黨詩語
輔導員在高職思政課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如果高校不重視輔導員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那必然會對思政教育工作的最終效果造成影響,制約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從當前的思政教育現狀來看,高校越來越重視輔導員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輔導員需堅持與時俱進原則,及時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模式方法,同時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憑借先進的教學手段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意識和思想認知。
一、高職輔導員管理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是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的主要場所,加強學生的思政教育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輔導員扮演著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對教育效果有重要影響。
(一)統一思想,提升認識,端正學習態度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引導被教育者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高職輔導員要利用豐富的教育手段,更正學生的錯誤認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統一的思想認知。高等職業教育中,學生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高職輔導員是開展此項工作的主體之一。思政教育是升華學生思想、提升學生認知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政教育對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僅靠課堂教學有時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而高職輔導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時間更多是在課后,課后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更多。輔導員在管理工作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夠為學生管理工作注入活力,擴大思政教育的范圍,使學生時刻都在接受思政教育,并結合生活實際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重要性有更加明確的認知。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思想意識,而且對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樹立責任意識,培養職業道德
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社會輸送專業能力強、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優秀人才,因此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各環節應側重對基層工作崗位人員的培養。對于社會生產體系而言,數量龐大的基層勞動者是重要組成部分。而基層崗位勞動者良好的責任意識、職業道德能夠使其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所以,高職輔導員在管理工作中融入思政教育能使這些未來的基層勞動者形成較強的責任感,激發其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使其感受到職業道德的重要性,為優秀人才的培養提供支持。
(三)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較多,其中之一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高職教育要從“立德樹人”的角度出發,在每個教育環節,都要教育學生先學會做人。部分高職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還未成熟,當受到外界一些不良因素的干擾時,容易在道德判斷標準方面產生偏差。有些高職學生不能自覺約束自身行為,倘若失去輔導員的監管,就會對學習產生松懈、懶怠,不規范行為也會頻繁出現。久而久之,他們就很難養成自律性,容易忽視規則要求,在未來就業時與社會需求產生矛盾,無法與工作崗位相匹配。而思政教育和學生管理的融合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思政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融合能引導學生在充滿正能量、充滿愛的環境下學習與發展,為了自身的理想而不斷奮斗。既能促使學生做到自主學習,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推動學生實現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高職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現狀
(一)輔導員隊伍配備不足,思政教育工作難以深入細致地開展
目前,部分高職更重視的是學校的教學特色、特色化發展,教學中更多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提升,忽略了學生職業素養、思想品質和政治意識的形成。雖然有部分高職已經開始順應課程改革,將注意力放在學生思政教育上,但一方面并沒有注重輔導員隊伍的配備,沒有按照規定設置輔導員和學生的比例數;另一方面沒有關注輔導員個人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
(二)輔導員職責模糊,承擔較大工作壓力,思政教育缺乏實際意義
高職輔導員雖然不直接授課,但平時的工作任務一點也不少,學生的衣食住行安排、學校指示的下達、學校內部活動的組織、學校和外部機構的合作等,皆是輔導員所負責的事項。各類事務性工作擠占了輔導員的時間和精力,導致輔導員精疲力竭,壓縮了和學生談心的時間、開展專題教育的時間。多數輔導員因工作任務較為繁重,很少再去思考學生的思政教育與實際生活的融合,降低了思政教育實效。此外,調查發現,高職輔導員并沒有明確自身的思政教育職責。部分輔導員甚至認為這是學校思政教師所要思考的事情,不會考慮學生的思政教育,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功能。另外,新形勢下雖然提出輔導員應該用心深入鉆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實際上不少輔導員并沒有樹立起全新的教育理念。因為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準則,導致輔導員弱化了指導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學生的思想狀況日趨復雜。
三、高職輔導員思政教育能力提升的方式策略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切實解決學生問題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新階段優化教學方式的重要手段,解學生之難,扮演好學生成長路上引路人的角色。學生也要樹立尊重教師、理解教師的理念,能夠主動與教師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明白教師的良苦用心;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作為思政教師,更應該帶領學生增強法治意識,幫助學生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學校應該重視師風師德建設,定時開展教師培訓,強化教師的理論基礎,重視教師的品行。具體而言,在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時,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尊重學生的觀點,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在課堂交流時,有些學生會提出一些非常規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要急于否定學生的想法,而是要耐心傾聽,給予學生表達的機會,尊重學生的觀點,并給予適當的建議。
第二,注意自身的品行,發揮帶頭作用。教師作為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的人之一,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很大影響。品行端正的教師,他們的言行舉止會如春雨一般,潛移默化地滋潤學生的心田,助力學生進步。
(二)強化以移動終端為主體的傳媒平臺的運用
在“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使用移動終端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這也意味著移動終端將會在今后成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調查顯示,有65%以上的大學生每天會花費3 小時在手機上,有超過30%的學生每天會花費5 小時在手機上。由此可見,玩手機已經占用大學生的大量時間。移動智能終端使用便捷,學生和輔導員也都容易掌握,因此將移動終端變成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新陣地是切實可行的。在實踐中,高職輔導員可以結合院系的教育特點,開通專門的微信公眾號,讓學生關注微信公眾號,輔導員可以針對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服務等方面進行宣傳,幫助學生了解這些內容,并借助這些內容來引導學生更好地面對“互聯網+”帶來的挑戰,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人生觀、價值觀。此外,高職輔導員還需要加強對校園網絡的監督,規范學生的網絡使用行為,借助網絡手段來與學生交流互動,幫助學生成長成才。
(三)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升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高職要引導輔導員加強學習,提高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質。高職對輔導員的定位需明確、準確,要求輔導員不僅要重視學生日常管理工作,還要加大對學生思政教育的力度。高職應鼓勵輔導員既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又要積極進行思政教育的實踐。要引導輔導員關注時事要聞,了解先進的思政理論知識,掌握開展思政教育的先進方法。其次,高職院校需組織輔導員參與多種形式的專業培訓,了解思政教育工作的內涵與流程。比如,高職院校可以開展“課程思政”課題研究,舉辦師生座談會等。要通過相關活動的影響,使輔導員領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感受思政教育對學生的影響。高職院校還需針對輔導員實施思政教育的結果進行評價,及時公布評定結果,將評定結果作為教師評職稱的參考指標,并與教師的進修學習掛鉤。
(四)高職應當構建網絡話語體系
在互聯網中,新媒體平臺能夠凝聚萬千網民的智慧,激發其創造積極性,為網絡話語注入新的生命力。在此情況下,高職輔導員也應當積極接受新生事物,了解網絡話語并吸收其中的精華,用以構建自身的網絡思政教育話語體系,拉近師生距離。在網絡思政教育中,高職輔導員應當將政治話語有機融入網絡話語中,使中國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說法都能與網絡話語相融合。同時,也可以將學術話語融入網絡話語中,使高校不同學科的優勢都能在網絡思政教育中發揮作用。在此基礎上,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積極探索學生興趣所在,同時采用形象化與立體化的表達方式為切入點傳達網絡思政教育理念,傳遞對學生的關心與幫助。
(五)創設合理的思政教育評價體系和工作激勵體系
提升高職輔導員思政教育能力的前提是創建合理的思政教育評價體系和工作激勵體系。思政教育評價體系方面,應當建立考評小組,由考評小組對科學的考評標準進行制定,依據考評標準合理評價輔導員。此種考評不僅針對輔導員日常的工作內容,還包含輔導員的思政教育能力。只有開展公平合理的考核評價,才能激勵輔導員,促使其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在輔導員工作激勵體系方面,高校應該想方設法全面完善輔導員工作激勵機制。比如,以思政教育能力作為輔導員薪酬福利、獎金發放、人員轉正和職稱評定的關鍵性考評標準。借此最大可能地激發出輔導員的能動性和個人價值,使其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通過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能力提高思政教育效率。
四、結語
總的來說,高職輔導員思政教育能力包括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能力、收集學生思想信息的能力、捕捉思想政治教育機遇能力、正式實施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職業傾向診斷能力。雖然高職教育中,思政教育占據著重要地位,但目前高職輔導員的思政教育還是存在專業不對口、輔導員能力較低、思政內容不夠豐富、未曾組織實踐活動、信息技術應用較少等問題。針對此,高職輔導員應根據思政教育現狀創新方式、加大培訓力度、應用先進的教學技術,提升個人的思政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