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娜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形成的,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一種綜合性的能力。進行教學實踐探索,結合初中地理學科特點,有效開展大單元教學實踐。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師要以大單元教學為基礎,創新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和技能,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如觀察力、問題解決能力、合作能力和信息素養等。本文以初中地理大單元教學實踐為切入點,探究如何在核心素養導向下進行初中地理大單元教學實踐。
一、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
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是指培養學生能夠將多個知識和技能組合運用,進行綜合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運用多學科知識和方法,進行問題分析和解決的一種綜合能力。采取大單元教學模式,以大單元為核心,將相關學科知識與地理知識有效整合起來,使學生能夠對多學科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如在講授“氣候與天氣”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以“降水與地形”為主要學習內容,采用大單元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大單元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和框架,將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為其后續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幫助學生培養和發展綜合思維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從多個角度綜合考慮問題,并提供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二、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只有學生主動學習才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學生主動掌握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單元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探究。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或項目,讓學生自己思考和探索。作為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指導和資源幫助學生開始他們的探究。這可以包括提供背景知識、學習資源以及指導的問題,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及時幫助和指導。比如在講到“河流”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河流是什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從生活中找出答案,比如河流是由雨水匯聚而成的,而且河流會流經許多不同的地形,所以河流會形成不同的地形。
三、應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有效開展地理大單元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如在教學初中地理《地球的形狀》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我國的地形、氣候、河流等內容,并將圖片和視頻結合起來,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地形、氣候等。在講解我國地形時,可以讓學生看一看我國地勢圖和地形圖,然后讓學生思考: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是什么原因?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分析我國的地勢圖和地形圖。在講解完地形和地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有關地形的視頻,如青藏高原的地貌、青藏高原的氣候、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還能幫助學生掌握地理知識。
采用大單元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全面發展。同時,教師要結合課堂實際情況,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在初中地理大單元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課程進行深度整合,創設符合實際的大單元教學情境,豐富教學內容;還要借助問題引導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在實踐中獲得全面發展。總之,教師要積極創新初中地理大單元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在開展大單元教學時要以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為導向,采取多種教學策略來優化初中地理大單元教學實踐。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全面發展和鍛煉,從而不斷提高地理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