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力,杜東博,劉春萍,矯 瓏
(吉林省標準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22)
北京向世人展示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奧林匹克盛事,北京冬奧會的順利舉行,使冰雪事業跨越了山海關,走向了全國,開創了一個新的冰雪運動紀元。北京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申辦和主辦期間,建成了一大片高質量的冰雪場館,開展了一系列大規模的體育比賽,全國冰雪運動參與總規模在2021年10月達到3.46億人。發展冰雪運動是我國冰雪產業蓬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后奧林匹克運動的背景下,中國雪上運動的發展,特別是在今后的奧林匹克運動中,促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已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冰雪產業是我國體育產業的一個主要產業,同時也承擔著新的產業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能,成長為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為了保證我國冰雪產業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必須從長遠的角度進行研究,建立科學的規范是保證行業發展的最大保證。
2020年8月6號,《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市場規則》獲得了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會議的批準?!兑巹t》對于2022年北京冬奧會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對于規范冬奧會市場秩序、促進冬奧會的正常運行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在后冬季奧運會的背景下,對冰雪產業的標準化要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加強對冰雪產業的標準化,制定符合行業發展要求的標準;②促進國際上對冰雪產業標準化的聲音或主導地位的制定;③推進冰雪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發展,增強冰雪產業的綜合競爭能力;④推進冰雪產業的一體化發展,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⑤推進國際和國內的冰雪產業。
中國滑雪業發展迅速,《2018中國冰雪產業發展報告》顯示,預計到2022年,中國的冰雪產業將實現1.27兆元的增長。從發展冰雪產業的途徑來看,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北京為首的全國冰雪工業系統,冰雪旅游、冰雪金融等方面的冰雪產業發展格局正在逐步完善。在各個方面,冰雪產業發展勢頭很好。比如北京,截止到2020年末,北京市共有室內冰場50座,滑雪場20家。
目前,我國的冰雪產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市場規模在逐年擴張,內涵也在逐步充實,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目前,我國的冰雪產業發展面臨以下問題:①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的冰雪運動發展不均衡、不協調;②不同地區不同層次冰雪產業的標準水平低,差異大;③行業有關部門間缺少協作和標準;④我國目前開展的冰雪體育市場還不夠開放,其行業聚集和輻射作用相對薄弱。針對以上問題,亟待建立統一、規范、適用范圍廣泛的冰雪產業標準化制度。而在后冬季奧運會期間,冰雪產業與科技、教育、金融等各方面的融合發展,伴隨著數字化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冰雪產業深度融合將成為常態,冰雪產業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為加速國家和地區的冰雪產業標準化,在國內進行了以提高行業標準為重點的相關法規的專題調研和制定。
規范是維護我國冰雪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根本和保證。目前,國內的冰雪產業標準化工作還處于初級階段,行業標準也不健全?!度珖┊a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指出,要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冰雪產業標準,為今后的冰雪產業發展戰略制定工作奠定基礎;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召開給有關國家和地區的有關標準的制定與執行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所以,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順利舉行以后,要盡快推進國家的冰雪產業標準化,提高整個行業的整體實力,推動和提高冰雪產業的發展,提高冰雪產業的市場競爭力。為此,必須建立國家、省、市、縣、企五級標準,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政策為引導、服務為依托的新的冰雪產業標準體系。
加強對行業標準執行的監管,對提高我國行業標準的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加強行業內的協作與交流,加強行業之間的協作,保證行業規范的執行;加強對標準化工作的監管和監管,明確有關方面的責任和義務,并加強對標準實施的監管和檢查;加大對監測的宣傳,提高市民對行業規范化的認識;健全社會參與的監管體系,構建多種形式的社會參與和監管,加強對標準實施過程的監督。如果沒有按照規定執行標準,或者標準發布后沒有按照規定執行,沒有按照規定進行整改的,可以按照規定進行相應的處罰或者采取必要的行政強制手段;對于在執行中出現了重大問題而未能完成相應工作的單位和企業,應當立即進行處置;并將舉報熱線、郵箱等信息公布給公眾。同時,要進一步建立健全企業標準化主體責任的實現制度,充分利用當地政府、行業組織的力量,促進公司履行標準制定主體責任、執行主體責任,健全企業自主制定冰上運動項目技術標準體系。
目前,國內已經基本建立了與世界標準相適應的行業規范,以此為依據,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行業標準,將有利于提高行業的國際影響力。在加強改進發展冰雪產業的基礎上,加強改進發展冰雪產業的國際標準。同時,應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化工作,組織全國范圍內的各種高峰論壇、全國范圍的標準化工作,并為世界范圍內的標準化工作提出中國的解決辦法。
目前,我國的冰雪產業發展比較滯后,還需要改革現有的滑雪專業技術人員。冰雪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主要有:有關冰雪專業的行業標準建設人員、冰雪專業教育人員、冰雪管理人員等。高校是冰雪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應該通過聯合培養、項目培訓和繼續教育等途徑加強對冰雪產業的培訓,提高職業技能水平;要培育和儲備冰雪產業工作經驗、掌握專業知識、掌握外語的合格冰雪產業管理人員;要在規范化建設的基礎上,建設標準化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和實習基地,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規范化工作水平。通過崗位技能培訓、崗位實習等形式,強化培訓教師隊伍,以提高專業素質、綜合素質的規范化培訓。
當前,我國工業標準已無法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急需進一步加強行業內部的統籌、協調和聯系,使各個行業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一方面,要強化行業之間的協調與交流,尤其是在區域合作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當地的主導作用、企業主體作用以及民間組織的作用。同時,要重視運用標準化的理論和技術的研究,對制定國家產業標準進行深層次的探討和論證,使其在發展中起到基礎性、支撐性的作用。同時,要通過多層面的協作,與有關部門溝通與協作,更好地利用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能和優勢,推動行業的標準化建設,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比如,推進全國冰雪產業標準化試點、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制定和執行符合我國國情和行業發展要求的相關國家標準。
提出由國家標準化研究院、國家體育科學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相關研究單位組成的專家組成員,圍繞國家冰雪產業標準化工作的需要,統籌協調各方資源,形成協同創新、共建共享的推進機制,圍繞高水平、高效益等領域,積極開展冰雪產業標準化建設研究,重點研究國內外冰雪發展經驗及趨勢,構建更加完善的冰雪產業標準體系。在規范化體制上,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專家參與的行業標準化工作。一是通過構建多方面協作的標準化工作,充分利用各方面優勢,制定、發布或修訂一系列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等,對冰雪產業的行業行為進行規范。二是要積極探索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行業標準,充分利用地方的資源,加強標準的協調執行。三是要強化行業的規范化管理,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
強化整體發展計劃,加大對地方政府的扶持,吉林省牽頭,組織三個省份,制定《國家標準》,以彌補行業標準的不足。以“中國冰雪經濟研究所”“國際滑雪協會”為核心的“吉林省冰雪產業發展狀況與研究”為基礎,以“標準化+冰雪旅游”技術平臺,從內部質量控制、服務流程、服務監管等方面,加強冰雪旅游標準體系建設,規范冰雪旅游發展。
結合實際需求,組織編制和印發吉林省急需的有關冰雪產業的地方標準,并在有關方面加強協調,彌補地方標準的不足,為吉林省冰雪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標準的力量。完善冰雪旅游產業鏈。以吉林北大壺景區、萬科松花湖景區、長白山國際三個主要的旅游景區為基礎,不斷完善“賞雪、泡溫泉、游名鎮、品美食”的服務體系,清理冰雪旅游市場死角,強化娛樂項目、住宿餐飲、醫療服務等服務標準的制定;積極完善導游、教練等工作人員的工作規范;積極推進在冬季冰雪場館的安保、安全等方面制定相關規范。與國家質檢部門共同努力,把吉林的標準提升到國家標準,爭取在全國范圍內爭取到更多的發言權。
深化冰雪“標準化+冰雪”工程,堅持創建、培育、儲備的原則,加強冰雪組織標準化示范試點工作,以標準化理念培育一批冰雪機制示范試點項目,著力在確立“新理念”、開展“新活動”、策劃“新營銷”“新環境”的策劃,順應人民群眾的多樣化、個性化、舒適的需求,培育競技冰雪、大眾冰雪、冰雪文化娛樂于一身的冰雪機制示范區,探索冰雪標準推廣應用模式,積極發揮示范試點引領作用,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優質服務模式和管理經驗,為全民上冰雪提供廣闊陣地,越來越多的市民和游客更加主動地來感受冰雪帶來的魅力,助力吉林省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
利用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建設吉林省的“冰雪標準化示范中心”,推進東北老區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制定完善的冰雪產業行業標準體系為支撐,以制定相應的行業標準體系為抓手,順應消費升級需求、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將冰雪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富民優勢,推動冰雪經濟創新性發展和冰雪標準創造性培育,實現冰雪經濟歷史性飛躍發展。
在體育強國建設中,標準化發揮著基礎支撐作用,在體育產業發展中,標準化是引領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手段。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帶動了我國冰雪產業蓬勃發展,為進一步推進冰雪運動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我國冰雪產業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今后隨著中國經濟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冰雪產業對外開放不斷深入、冰雪產業與其他行業融合更加緊密、“一帶一路”加快推進等因素的影響,在不久的將來國內冰雪產業將會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希望通過對有關標準體系研究,以進一步推動我國冰雪產業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為我國發展成為冰雪強國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