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銀華,蒲 波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41)
在世界貿易活動中,科學技術的交流日益頻繁,而行業標準作為各個領域諸多事宜協商的基本參照,已經是各界人士的共識。行業標準的一系列規范性文件是行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必要前提。按照使用范圍的不同,在我國產業標準可以細致劃分為企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國家標準。其中,國家標準的適用范圍最大,企業標準適用范圍最小僅適用于自身內部管理。21世紀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時代,隨著人工智能、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相關領域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競爭的制高點。作為創新發展重要驅動力之一的電子信息行業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并從戰略高度制定了一系列標準要求。從行業的發展趨勢層面看,電子信息正處于高速發展期,產業上升空間依然很大,技術革新正在不斷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多學科交叉融合的領域,其相關標準的制定與發展方向成為了研究的重點。另一方面,產業標準化不斷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向好發展,布局搶占關鍵技術領域的規則制高點。當前,在芯片研發、操作系統開發等領域我國依然處于劣勢,這也是未來我國行業發展面臨的較大挑戰??辞咫娮有畔a業的發展的趨勢,在國家政策扶持的良好背景下,不斷探索技術創新,不斷研究標準化方向,為搶占21世紀科技制高點而努力?;诖?,文章就如何構建電子信息標準化管理體制展開深入研究。
電子信息產業在我國擁有重要的支柱地位,主要涉及信息、電子和計算機科學等息息有關的領域,廣泛適用于各行各業。該功能包括:信息的采集、傳輸、接收、處理和再次加載。完成加工成型的全過程,主要涉及的任務是建立堅實的硬件基礎設施。軟件開發和相關服務性功能是知識密集型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義跨越二三產業的界限,具有獨特的特性和發展規律,使其成為一個全新的產業領域。電子信息是一種綜合性的IT和電子技術,旨在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處理和加工成品信息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是許多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傳統產業面臨著雙高、產品迭代和競爭雙重壓力等挑戰,這些因素對其發展至關重要。應該充分利用其產業特色,實現對經濟的有效聯動。
當前,電子信息產業的標準體系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電子信息產業的標準工作面臨著許多挑戰,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世界各國都在加大對電子技術的投入。伴隨時光的推移,信息產業受到越發多的關注,并積極實施優先發展政策。近年來,韓國三星電子、美國蘋果公司、我國華為等一大批知名電子公司迅速崛起。隨著信息產業的發展,企業之間的技術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標準是一種衡量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它們相互認可并互相促進實施。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誰能夠掌控標準的制定,誰就能在發展中脫穎而出,超越競爭對手一籌。因此,許多國家和企業都在采取行動,制定相應的戰略來實現進步。通過規劃和投入大量資源,將在前沿技術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制定識產權和關鍵標準是其戰略布局的核心,這是至關重要的。
當前,我國在國際信息技術標準中占據著主導地位,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中文編碼和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制定相對較少。除了少數IT領域的標準被納入國際標準外,其他領域的標準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在這個領域中,我國只能被動地依賴國外或國際信息來獲取知識和信息。隨著信息技術標準的不斷完善,我國電子信息標準化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通過標準化的實施,我國電子IT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是相關標準的制定卻跟不上,使得整體發展落后于時代的步伐。技術的進步得益于我國有效的管理體系,這是其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由于體制、運行機制等相關程序和體系尚未及時完善,導致了許多問題的出現。改進和創新是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動力。標準的提升速度雖然不是很快,但卻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整體水平的提高。隨著技術標準的不斷更新和完善,電子行業信息產品的競爭力正在不斷提升。
我國的標準化事業在促進國際交流和合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在這一領域的投入還有不足,落后于其他領域的發展水平在ISO中,但承擔著重要的責任。秘書工作僅在187個技術委員會中占據一席之地,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視;在標準化組織召開的會議上,我國派出了眾多代表參加了討論和交流。通常情況下,參加會議的人很少,因為語言障礙會影響他們的表達能力。交流不暢,對國際標準的規則缺乏深入了解,國際合作受到了限制。由于機構數量有限,只能成為會議的觀眾。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機制、資金和人才投入,以確??沙掷m發展和社會進步。通過及時跟蹤國際標準的最新發展趨勢,可以更好地保持領先地位。無法從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中獲取有益的啟示,因此無法有針對性地借鑒其優點。
在制定電子行業信息國家標準時,中國公司正在努力推動這一進程。由于業務習慣于采用粗放式發展模式,通常缺乏嚴格的標準來規范和管理。企業缺乏積極性,無法實現標準化管理。相比之下,發達國家的企業積極參與制定標準,提升其競爭力和影響力,以擁有標準化的制定權作為公司發展的核心戰略。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鼓勵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企業在進行技術R&D時,應該重視技術創新、標準制定和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通過將IP戰略與企業主導相結合,可以推動企業的發展。因此,在電子信息產業中,重要的是技術標準和IP戰略。在高新技術領域,誰能夠掌握產業技術標準,成為領導者,誰能夠把握競爭的核心,并在市場上占據優勢地位。
建立和實施產業標準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領域廣泛,僅憑個人努力很難完成,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和支持。政府部門應當共同統一策劃、組織、管理和協同各自的工作,以確保有效的實施。政府應該提供有力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同時企業也應該發揮引導作用。由質量監督部門與相關產業部門共同努力,促進行業的廣泛參與。建立有效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流程,制定并執行有效的管理措施,以確保有效的運作。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激勵措施,促進和規范發展。運行和監管標準體系,并通過相關科研來促進其發展。團體如機關、大專院校、檢驗管理機構和行業學會等在促進行業發展方面起到著重要作用。
通過動態管理和持續改進,可以實現更高的效率和質量。建立和實施國際標準制度是一種變化的過程。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需求的變化,必須不斷調整和適應這些變化。通過持續的管理和改進,不斷采用和更新新的標準,以提高效率和質量。為了避免過時和落后的標準,必須建立適當的工作流程。采取有效的機制,進行組織協調和明確職責分工;根據體系架構,組建相應的技術委員會和專家小組,以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負責建立和維護各個子體系或門類,以確保其有效運行; 通過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機制,及時評估體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確保其可持續發展。通過對效果的評估,為繼續完善管理體系提出科學的根據。
電子信息標準體系覆蓋了許多不同的應用領域,如通訊、電商、金融業等應深入探索、抓住關鍵、前沿、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以獲得更大的成果。展示潛力的產業,集中精力,緊跟最新發展趨勢,實現突破性進展。通過及時跟蹤行業動態,不斷完善和修訂相關標準,以提升行業的競爭力。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標準,使產業發展與時俱進,并引領產業規范化、有序化。
根據可量化水平,精心挑選出最佳的指標。建立一個能夠衡量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以促進其可持續發展。通過對相關概念的界定、文獻回顧和邏輯構建,既考慮了電子學的特性,又兼顧了其他因素。信息產業的發展情況可以通過三個方面來評估:資源、轉換和效益。將創新要素、產業結構等作為一級指標,構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的可靠標準。第一個維度是資源層。這一維度主要涉及創造性和可持續發展。新的要素、產業結構和協調能力是構成這一過程的三大要素。眾所周知,創新是至關重要的。新的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的必要條件,因此應該開展創新活動??梢哉f,它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根本性的推動力,促進了產業數量的增長。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從量化到質量化。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強弱是決定密集型產業發展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第二層次是轉換層。這一層次大致包含:成果轉化速度和能力是評價的成功與否的重要依據。力量是電子信息產業化的關鍵因素,它能夠促進企業的經濟增長和發展。企業的社會效益得到全面提升,這是它們立足的基礎,并且應該從長遠來看待問題。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是一個需要轉變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第三個維度是效益,它涉及到產品和技術的各個方面。技術和轉換旨在為企業帶來更高的效益。隨著對發展質量新要求的提出,效益的概念也不再僅僅局限于特定的領域。通過評估成果,可以擴展經濟效益和市場效益。公司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有價值的指標,而關注效益則可以幫助從根本上解答公司的痛點難題,進而調動公司的內部主動性,促進發展。
綜上所述,文章通過分析目前電子信息行業標準化體系現狀,從強化領導力、統一組織,實施動態管理,著重攻破把握要點實現創造性發展,構建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四個維度提出了構建行業標準化體系,實現產業全面升級的策略,希望對行業有所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