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
(新疆大學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實現鄉村振興需要切實解決三農問題,這是我國政府的重要戰略和重要工作。鄉村振興的根本是促進農村產業升級,推動鄉村經濟繁榮發展。我國農村地區普遍缺少第二、第三產業,可盈利產業較少,而鄉村旅游產業可以促進農村產業順利轉型升級,快速推進鄉村經濟發展。鄉村振興體育旅游融合了鄉村旅游和體育休閑運動,是一種全新的旅游形式,有利于深入挖掘農村地區旅游新功能,提高鄉村體育旅游產業的經濟效益,實現農村產業快速升級和共同富裕的發展要求。我國鄉村振興體育旅游發展較晚,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鄉村振興體育旅游市場的客戶定位普遍以附近城市居民為主,產品單一缺少創新。體育旅游產品賣點單一,主要以當地鄉村性特點為主,文化內涵和創新意識不足。在鄉村振興體育旅游建設規劃與設計過程中存在同質化現象,建設模式千篇一律,而且項目管理和營銷方式類似。體育旅游項目和鄉村特點不符,體育運動項目和鄉村自然環境聯系不緊密,造成體育旅游產品普遍缺少區域特色,同時不能突顯品牌個性特點,顧客黏性和發展后勁不足。大部分鄉村體育旅游建設沒有充分融合鄉村特色文化和旅游產品,對鄉村文化的重要作用缺少足夠認識,忽略了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造成體育旅游產品缺少文化內涵,同時也影響了鄉村文化傳承,不利于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培養鄉村體育旅游特色品牌。鄉村振興體育旅游項目對游客文化、精神需求缺乏了解,產品設計創新意識不足,忽略了游客的個性化運動需求,導致參與體育休閑運動活動的游客體驗感和滿意度較差,游客在目的地停留時間較短,游客很少會進行第二次消費,這在一定程度了限制了鄉村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
我國鄉村地區普遍基礎設施不完善,發展鄉村體育旅游的配套基礎設施不健全。由于農村地區社會發展水平較低,而且一些體育旅游建設投足資金不足,普遍存在交通設施、體育配套設施不健全、道路狹窄且質量不好、缺少停車場等。另外,鄉村體育旅游環境簡陋,衛生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比較嚴重,游客餐飲、住宿、交通不便,這都限制了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水平的提高。鄉村振興體育旅游設施應滿足游客體驗需求,但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大部分體育旅游配套基礎設施不足,會直接降低旅游產品對游客的吸引力。鄉村振興體育旅游項目建設過程資金困難,導致配套設施落后或不完善,旅游目的地可達性不強,大大降低游客的滿意度和興趣度。難以改善的交通、環境、衛生等問題,限制了鄉村體育旅游服務水平的提高。為滿足游客高層次需求需要全面改善鄉村體育旅游配套基礎設施,以促進農村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提高,造成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農村年輕人大都選擇在城市工作生活,農村地區發展嚴重缺少年輕人和專業人才。目前鄉村振興體育旅游行業發展水平和參與者的整體素質息息相關,參與者專業水平不足,造成整個行業發展停滯。鄉村振興體育旅游行業發展需要大量專業人才支持,旅游項目運營需要的是體育專業、特殊類型人才,但鄉村地區因為老齡化和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缺少青壯年人口和經濟發展動力。體育旅游建設主體是投資方和經營者,但鄉村體育旅游的經營者普遍缺少研發能力、投資人資金投入有限、游客回頭率較低。投資方和經營者的體育旅游意識和整體素養,對體育旅游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影響較大。目前,我國鄉村振興體育旅游行業的建設主體普遍專業水平不足,一些體育旅游項目產品規劃、設計缺陷較多,同時他們的旅游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另外,一些體育旅游項目管理方式為粗放式,投資方經常盲目決策或進行無效投資,造成嚴重資源浪費問題;經營者專業素養不足,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一般,游客體驗滿意度較低。因此,專業人才不足嚴重制約了振興鄉村體育旅游建設水平。
我國大部分農村對體育旅游產業缺乏足夠認識,忽略了該產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一些人認為體育旅游就是在農村開展體育鍛煉項目,未能將體育旅游進行產業化發展,體育旅游在鄉村地區宣傳力度不足,行業高質量發展氛圍不濃厚。雖然我國鄉村旅游熱度較高,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各地都在大力提倡鄉村旅游建設,但是鄉村振興和體育旅游的融合程度不夠,體育旅游規劃缺少系統性,相關宣傳力度不足,傳統宣傳模式大大影響了該產業的發展氛圍。社會對鄉村振興體育旅游高質量發展認識不足,營銷意識和宣傳模式過于傳統,在追求旅游產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忽略了生態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沒有意識到實現體育旅游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鄉村體育旅游可以顯著提高農村旅游經濟效益和農民收入,但也存在一些負面影響。體育旅游項目建設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擠占了一部分農村居民的生活空間,雖然從事體育旅游工作的農民可以得到一些經濟收益,但不能彌補體育旅游項目經營活動對農村地區自然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也限制了民俗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農村居民難免對體育旅游項目存在一些抗拒情緒,而且農村地區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貧富差距問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體育旅游發展。利益分配不科學會逐漸加大貧富差距,造成農村居民之間矛盾,影響社會和諧和社會公平,不利于農村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大量資本流入鄉村地區體育旅游行業,產業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歸于項目投資方和開發商,而農村相關從業者享受的紅利較少,不利于實現鄉村共同富裕。
鄉村振興體育旅游是一種新型的獨特鄉村旅游項目,兼有運動休閑和娛樂活動的優勢。基于鄉村振興戰略進行體育旅游建設,在農村地區開展體育休閑活動,結合農村田園風格和自然環境特色,為城市居民提供鄉村體育旅游服務。大力發展旅游體育可以加快鄉村產業升級,促進鄉村經濟繁榮發展。鄉村田園風光、運動項目、休閑養生等對城市居民具有獨特吸引力,游客在節假日參與體育旅游活動,不僅可以參與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還可以欣賞自然風光、愉悅身心,同時體驗休閑、娛樂、健身等多種體育旅游服務。因為鄉村自然風光、民俗文化等優勢明顯,可以充分滿足游客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鄉村體育旅游項目比城市體育項目的游覽性更強。另外,鄉村體育旅游項目還具有冒險色彩。鄉村振興和體育旅游的融合建設有利于人們親近、融入大自然,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鄉村振興體育旅游建設不僅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還可以促進全社會發展體育運動,提高全民身體素質。
第一,體育旅游助推三農工作,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可以促進農村經濟快速增長,提高居民經濟收入,盡快縮短城鄉發展差距。傳統鄉村旅游的游客消費以餐飲、購買土特產為主,傳統旅游模式的消費為低價值形式。鄉村體育旅游項目的游客消費以參與娛樂活動為主,軟性消費較多,明顯提升了產業整體的經濟效益。例如,鄉村體育旅游建設規劃與設計中加入滑雪項目,游客在參與之前需要滑雪培訓、租用購買相關服裝設備等,參與一個體育項目可以帶動多項消費。在體育旅游項目規劃與設計過程中,可以綜合考慮相關培訓、體育裝備銷售、餐飲、住宿、旅游等要素,不斷豐富該產業鏈內容,擴大產業覆蓋范圍。在鄉村體育旅游發展的同時助力農村發展,解決三農問題,形成鄉村旅游產業的新形態;
第二,鄉村振興體育旅游不僅最大程度地開發和利用了農村地區旅游資源和體育資源,還助力全民體育運動的發展,切實提高了人民身體素質。該產業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全面發展體育運動,引導全民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增強全社會身體素質。游客在觀賞鄉村美麗自然風光的同時,體驗到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帶來的運動樂趣,提升了人們體育鍛煉效果,有利于游客的身心健康。旅游目的地鄉村居民,是鄉村體育旅游的經營者也是體驗者,可以認識到體育旅游產業和體育運動的重要價值,改變農村居民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
為確保鄉村振興體育旅游項目的人性化,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進行體育旅游景觀、建筑的規劃與設計。在設計過程中結合鄉村運動環境,確保游客和鄉村體育旅游項目的良好互動,同時滿足游客的觀光和運動需求。以人為本的原則,可以提升體育旅游產品特色和品牌個性,促進人、自然環境和旅游景觀的和諧統一,在游客和體育旅游景觀互動過程中突出了游客的主體地位。
在體育旅游建設規劃設計中遵循地域性原則,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在體育旅游項目中加入地方人文要素,傳承和保護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和傳統文化。將鄉村人文文化和自然景觀應用在體育旅游項目中,在旅游景觀和建筑中充分體現鄉村地域特點。將體現歷史文化底蘊的鄉村民族特色體育運動項目應用在新農村建設中,成為體育旅游項目的宣傳亮點和農村經濟的新增長點。
鄉村振興體育旅游建設需要重視產品的個性化,應結合體育項目的不同特點和不同年齡游客愛好,在規劃和設計過程中重視體育旅游景觀、體育配套設施、建筑等色彩設計和功能設計。個性化原則可以體現體育旅游產品的獨特性,強調旅游產品設計的獨特性,提高游客參與體育旅游、體驗體育項目的興趣。
鄉村振興體育旅游建設需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在規劃與設計中不僅應確保體育旅游項目的經濟效益,還要充分考慮旅游產品的生態效益和社會價值。體育旅游項目不是孤立發展、建設的,在建設過程中應協調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強化農村地區和周邊城市的聯系。體育旅游建設規劃應以游客和城鄉環境和諧共生為主,以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實現鄉村體育旅游的科學發展。
體育旅游建設規劃與設計應結合鄉村旅游資源和游客旅游需求,創新體育旅游產品設計,不斷提升產品品質,以滿足游客高層次的體驗需求。游客參與體育旅游項目的需求主要包括安全需求、精神需求和體驗需求。第一,滿足游客安全需求。應合理設計體育旅游產品的景觀分區和運動功能,保證游客在觀光同時安全進行體育運動,設計人性化的欣賞鄉村美景的交通方式和線路,提升游客體驗鄉村生活和體育鍛煉的滿意度;第二,滿足游客精神需求。結合鄉村體育旅游愛好者的勇于挑戰自我的冒險精神,規劃設計社會青睞的體育旅游產品,提高游客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和快感,讓游客在體育旅游產品中滿足高層次的精神需求;第三,滿足游客體驗需求。游客在體育旅游項目中參與體育運動不僅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體質,還受到了體育教育,體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促進了身心健康。鄉村振興體育旅游有利于游客身體健康、開闊眼界,在體育旅游產品中提升了游客的審美和情趣,其精神需求得到滿足和提升。
完善鄉村振興體育旅游配套基礎設施,需要結合建設成本和游客容量進行科學規劃,避免體育旅游項目千篇一律、游客容量超載等鄉村旅游開發常見問題。高質量的體育旅游配套基礎設施規劃,可以為項目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基礎,結合鄉村體育旅游發展目標,整合、平衡鄉村旅游產業中自然資源、旅游市場及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降低鄉村體育旅游發展風險,促進行業高質量穩定發展。鄉村旅游高質量的規劃以確保生態效益為基礎,結合區域文化特色和市場需求,創新體育旅游產品,科學規劃與設計相關配套基礎設施,促進鄉村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水平的提升。體育旅游配套基礎設施規劃與設計應追求體育景觀與自然環境的統一,結合游客需求進行科學規劃,體現配套設施的功能價值和審美價值,提高鄉村地區建設水平,改善鄉村環境。體育旅游配套基礎設施不僅要體現區域文化特點,還應保持和諧統一的關系。
鄉村振興體育旅游高質量發展,需要大量專業人才為基礎。體育旅游發展質量提升的關鍵是人才,我們可以通過培訓機構、學習、網絡等教育資源,對體育旅游行業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全面提升從業人員專業水平和整體素質,提高體育旅游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最大程度地滿足游客高層次需求。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發展體育旅游,需要提升鄉村地區干部綜合素養,定期組織培訓學習,不斷拓寬鄉村干部發展眼界,為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服務。引進專業人才是體育旅游快速發展的有效路徑。完善人才引進機制,為人才提供全面的福利優惠政策,是促進鄉村體育旅游產業規模擴大和發展的有效方法。
鄉村體育旅游產業具有強大的帶動功能和造血功能,在體育旅游建設規劃與設計過程中,需要積極融合旅游業和其他農村產業,在深層的融合設計后,不斷提高鄉村旅游資源利用效果,并不斷豐富體育旅游產品體驗模式。鄉村體育旅游產品綜合效益的提高,有利于提升體育旅游建設文化內涵,實現旅游行業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體育旅游技術積極融合農業旅游和文化旅游,提升體育旅游建設內涵,作為旅游產品創新手段。鄉村體育旅游建設規劃與設計需要立足于農業,農業旅游和體育旅游的深度融合可以加深游客旅游印象,鄉村文化資源是體育旅游設計的重要要素,深度挖掘鄉村區域文化和民俗特色,可以快速打造體育旅游亮點,建設鄉村振興體育旅游特色品牌。
為減輕鄉村振興體育旅游的負面影響,在該產業規劃與設計過程中應多發參與、科學發展。體育旅游發展需要尊重鄉村居民意愿,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加強環保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負面影響。加大宣傳力度,改善鄉村居民對體育旅游的認識,改變當地居民對其抵觸情緒。鄉村居民認識到體育旅游的對社會發展重要作用和經濟價值,會積極參與到體育旅游建設中。完善參與機制,在體育旅游運營中共建共享,不僅要提高鄉村經濟發展水平,還應切實增加當地居民收入,提高從業人員的積極性。以靈活多樣的形式鼓勵多方參與,促進鄉村體育旅游科學發展。以鄉村政府為主導,旅游企業、鄉村居民、個體等多發參與,規范鄉村體育旅游市場,構建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為體育旅游愛好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鄉村體育旅游產業的利益群體保持和諧共生關系,有利于減輕對鄉村地區的負面影響,營造鄉村振興體育旅游高質量發展氛圍。
體育旅游產業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鄉村地區是我國城市居民旅游的熱門選擇。鄉村體育旅游作為一種新型休閑運動方式,逐漸得到社會關注和大眾青睞。鄉村振興體育旅游建設規劃與設計具有復雜性和多學科性特點,對其理論研究可以引導人們重視鄉村傳統文化傳承和生態環境保護,在提高農村地區經濟收入的同時,推動了鄉村體育旅游產業的繁榮發展,引導全民參與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