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宇楊
(上海市同濟醫院,上海 200065)
醫院基本建設工程是圍繞醫院發展需求,對醫院固定資產進行擴大再生產的活動,主要包括對醫院房屋建筑的新建、改擴建、修繕及相關設施設備的工程配套。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健康中國”等國家政策的落地推廣,人們對醫院診療環境的要求也隨之增加[1]。為更好地滿足醫療、教學、實驗需要,改善患者就診條件,提升醫院建設管理水平,醫院建設項目的規劃和建設的重要性逐漸突出,逐漸成為現代化醫院建設的基礎。
醫院基本建設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項目,其涉及學科眾多,開展的工作內容包括建設工程招標、建筑設計、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合同及成本管理、建設運維管理等[2],管理人員除了需要了解工程管理專業知識外,還需要掌握相關醫療基礎知識及培養較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此外,盡管我國綜合醫院基本建設管理模式不斷完善,但管理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本研究將結合工作實踐經驗,探討綜合醫院基本建設工程管理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為提升醫院基本建設工程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醫院作為特殊的功能場所,不同于其他類型的工程項目,其建筑特點具有開放性、私密性、一次性與不可逆性[3]、可持續發展性等特點。舉例而言,醫院建筑需要為患者提供快速的就診渠道和供良好的診療環境,同時也需要確保醫生能夠及時出診,在前期設計過程中需要保證建筑的開放性和私密性;其次,一般而言,醫院建筑一經建造完成就很難再改變其原有的使用功能及用途,所以,前期設計和工程施工的協調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綜上,醫院基本建設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需要綜合考量其建筑特點,依據醫院發展規劃及實際發展需求,配備專業的管理團隊進行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醫院基本建設工程管理特點主要包括以下3 點:(1)資金投入大。醫院基本建設工程建設主要目的就是改善醫院整體的醫療環境,加快建設設施的更新迭代。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管理難度較大。(2)工程質量要求高。醫院建筑作為特殊的公共建筑,不僅要滿足醫院整體的功能需求,還要滿足美觀得體的建筑外觀及室內裝飾效果,這也對醫院基本建設工程質量控制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從而確保安全性和美觀度。(3)工程周期短。對于醫院內部建設的改建及修繕工程,為了不影響醫院正常的診療服務,需要合理壓縮工程周期,從而增加了施工難度。(4)工程設計難度大。醫院工程管理要求按醫院的實際需求進行設計。根據不同的病房、醫技科室及其他活動區域的實際功能,實現適應及功能性的設計內容[4],以滿足未來可能出現的不同功能需求。同時,醫院工程管理中也要嚴格注意資源和能源的節約,這也意味著在新建醫院或改造原有醫院時,應重視節約能源的設計,考慮采用市場上最新的節能設備,并強調節能及綠色施工。在這個過程中涉及管理部門和設計單位、管理部門和臨床科室、設計單位和臨床科室的溝通協調,整體設計難度較大。
醫院建筑的特殊性決定了工程項目前期設計階段工作內容的復雜性。一棟醫院大樓通常包含門急診、醫技、住院、辦公和實驗室等功能,涉及臨床、后勤、行政等部門和科室。一旦開展新的項目建設工程,需要了解多個部門的使用需求,結合科室專業特性開展前期的方案設計,溝通時間久、協調難度大[5]。其次,新建項目在項目擴初批復至項目實際開工的間隔時間較長,不確定因素較多,易出現工程方案、設計變更等問題,同時可能存在招標文件缺項漏項,導致項目總投資超概算金額。同時,前期設計過程中還容易出現設計深度不夠、醫療流程和平面布局不合理、專項系統內容缺項漏項等。
施工過程中的項目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環節,在醫院,基本建設工程項目涉及不同專業單位的配合合作,如凈化工程、屏蔽工程、醫用氣體工程、弱電工程等。根據醫院建設經驗及文獻調研發現,醫院基本建設工程施工階段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施工組織設計不夠全面,施工進度難以保障、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流于形式,導致后期施工過程中方案變更、工程成本糾偏措施落實不夠徹底、專項工程單位專業深化設計滯后,影響施工工期等。
在工程竣工驗收階段,因設計規范和驗收規劃存在變差,經常會出現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后需要進行二次施工的情況。同時,醫院基本建設項目工程竣工驗收后都是將各系統移交給醫院后勤保障科室,如總務處、信息處等,易造成檔案資料缺失、各部門協調不到位等問題。
因醫院基建工程的專業性要求,從事工程管理的人員需要掌握工程管理專業知識外,還需要熟悉醫療業務流程、具備較好的溝通交流和協調能力。然而目前綜合醫院的后勤管理人員有較多人員都是非專業出身,缺乏醫院基建工程管理經驗及基礎的醫療知識儲備,專業水平不足,影響工程項目的成本、進度、質量及安全。
其次,醫院基本建設工程管理往往需要在完善、系統的管理體系下開展,包括健全的組織架構及完備的管理流程和規章制度。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施工及管理人員組織架構不明確,沒有完善的管理體系及健全的規章制度做支撐,人員分工及責任落實不具體的現象常見,給項目建設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和管理風險。
在前期階段尤其要加強設計環節的重視程度,確保勘察設計單位獲取資料的準確性和全面性,為醫院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設計提供完備、可靠的數據支撐。其次,初步設計過程中,醫院基建管理人員應配合設計人員共同去科室調研,全面了解不同臨床科室對醫療流程、空間布局及大型設備設施布置的規劃需求,在結合實際使用需求的基礎上進行專業化方案設計,最大限度地發揮醫療建筑的功能性。例如,靜配中心、病區藥房、放射科、病理科等醫技科室有較多大型醫療設備,如對這些科室進行新建或改造,需要全面了解各科室大型設備的用電量及重量,設計人員需要根據設備荷載判斷樓板承重是否存在問題,是否需要進行樓板加固等。同時,在前期設計中還需要預留醫院未來的空間發展需求,預留強弱電、信號線,增大用水、用電、網絡等負荷,有效控制建設項目工程造價。
在施工階段,為有效確保建設工程項目高質量開發,醫院作為業主單位需要對施工單位和參建單位提出建設目標及專業人員配置要求,選擇經驗豐富且有醫院工程項目建設實際經歷的施工作業團隊,進行相應的崗位培訓后再開展施工。在施工管理中尤其注重工程進度、質量、安全和成本管理,充分發揮監理、代建的監督管理職能[6]。實際施工單位需要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設計要求,嚴格依據設計圖紙規定及要求按圖施工。
一般而言,工程進度管理的首要任務是督促施工單位制訂科學可行的施工進度總計劃,作為醫院工程項目建設的目標及參考。其次,在總進度目標基礎上拆分進度計劃,制訂每月、每周的月計劃和周計劃,進行動態的計劃調整,確保項目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工程的質量管理包括質量管理目標的制定、管理過程中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按時推進、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質量控制、關鍵部位的施工質量檢查等,需要與監理單位、代建單位和施工單位密切配合,確保項目完成質量驗收標準。作為建設單位,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定期組織安全檢查,根據制定的施工規范及安全生產檢查程序,約束規范相關施工人員行為,確保施工安全;同時督促施工單位配備專職的安全員,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及安全交底記錄,形成突發事件下的應急預案。成本控制是管理施工成本的重要環節,需要關注成本的動態控制。建設單位應和財務監理做到嚴守投資總額、跟蹤審定分部分項工程工程量及報價清單、嚴格審核設計及施工過程中的簽證變更,將投資規模有效地控制在項目總概算內。
在竣工驗收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竣工驗收、不同專業的管理系統移交,應編制完備的移交清單和記錄文件,確保建筑設施和設備在質保期內的運維服務及后續的維保工作的開展,促使項目全過程管理工作得到提升。
加強醫院基本建設工程管理,還需要提高醫院整體的管理水平,完善規章制度、優化組織架構。規章制度包括項目定期例會制度、績效考評機制、監督管理機制、責任到人機制等,以完善的可遵循的規則,約束和指導管理人員職責。其次,還需要選拔優秀專業的管理人員組建項目組織架構,如成立分工合作、技能互補、多層次結合的項目籌建辦,形成以院領導為指導,綜合醫院基建處、信息處、設備處、采購中心、臨床科室為重點的管理團隊,在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工作環境下,根據項目需求推進項目進展,打造高質量的醫院工程建設。
醫院的基本建設工程管理涉及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歸根到底是一種組織和管理行為,需要醫院加強對基建管理流程和組織架構的優化完善,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斷總結及借鑒同行其他醫院的管理經驗,持續優化完善現有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探索有利于醫院基本建設發展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保障醫院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