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雷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23)
大數據、云處理、電子硬件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推動了人工智能化的發展。尤其對于現階段的企業管理而言,各種電子信息設備以及自動控制設備的應用代表著企業的生產管理進入信息化的時代,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各種電子設備以及智能設備的投入。比如一些工廠企業中,通過運用PLC 智能化控制系統可以實現流水線自主化的生產和操作,代替了傳統模式下的人工工作。現在的一些人工智能開始朝著智慧思維的方向發展,具有一定的邏輯推理及思維能力,可以代替人類進行復雜的運算?,F在企業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中,所要處理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多,數據量變得越發龐大,傳統的管理手段已經難以實現管理的需要[1]。無論是財富的管理,還是人力資源的管理中應用人工智能管理系統已是大勢所趨。
在各類的企業生產活動中,人工智能設備應用的已經越發普及。PLC 智能控制系統可以與自動化生產線進行有機的融合。通過中央計算機控制所有的自動化設備的工作狀態,實現對整個流水線的生產管理,有效地解放了人們的生產勞動力。特別是一些高危險或對精度、生產環境要求較高的生產工序,基于智能化控制系統可以實現整個生產線的高效運轉,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無論是對于企業的發展還是對于社會生產力的進步,都是有積極作用的[2]。
一些礦產開采企業中基于人工智能技術所控制的智能化開采掘進機和開礦車可以進行遠程操作,并且基于終端掃描系統自動識別礦產所在位置,對礦產進行掘進開采,由于不需要工人工作在開采的第一線,因此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員的作業風險,提高了生產企業安全管理的效率。一些流水線工廠已經開始逐步進行智慧工廠的建設,通過對中控PLC 控制系統的編程優化,可以使中控系統實現對產品的生產質檢和二次修復功能,從而達到智慧工廠、智慧化生產管理的目的,在整個流水線體系上實現更復雜的執行操作命令[3]。中控系統可以控制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執行每一組的操作命令,對產品進行生產,在質檢環節基于終端傳感器或掃描端口對產品的生產質量進行掃描檢查,相對于傳統的人工生產,其檢查的速率更快而且更準確。不合格的殘次品會進行二次加工處理,比如一些焊接生產線的焊接機器人,焊接完成之后便可立即進行探傷檢測,相對于傳統的人工質檢,效率更高更準確。
人工智能在應用到生產企業之后可以實現對于生產設備的智能化管理,基于智能化控制系統對設備運行狀態的潛在風險進行評估預測,保證生產設備能夠在生產活動中保持正常的運轉[4]。比如傳統模式下需要人工定期地去檢查生產設備的狀態,但有些設備剛出現問題或即將發生隱患時操作人員難以發現,但基于自動化控制系統可以實時監測設備的轉速、溫度以及各項的指標,當設備發出異常時會及時地發出警報提示維護人員進行維護,進一步保障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設備成本[5]。
在傳統模式下,當設備體系出現損壞時需要維護人員進行現場維護和維修。但智能化生產設備體系可以實現遠程的維修和處理。廠家人員通過互聯網便可診斷出整個生產體系的故障區,根據工廠的實際需要對生產系統進行升級或排除故障。
人工智能在企業的經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資料管理中也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傳統模式下,企業一些資金的支出或小額款項的申請還需要多層領導人工審批[6],效率較低,可能會影響到整個企業的正常運轉,但基于智能化控制系統便可以在同一個工作平臺內發出電子申請,由相關責任人員進行電子審批簽約,提高了審批的效率?;谌斯ぶ悄芟到y還可以實現員工的終端電子打卡,使員工上班打卡定位更準確,同時可以將打卡信息直接同步到企業員工的個人績效管理體系中,為企業員工薪酬的發放提供績效材料。也可以實現各種材料資料的管理數據化,打破傳統紙質材料的局限性。
當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應用人工智能之后,可以使用電子發票代替傳統的紙質文件。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財務溝通和交流基于企業內部的管理平臺即可實現?,F階段我國關于電子簽名效力的相關法律法規也開始逐步完善。電子簽名、電子簽章也開始逐步取代傳統簽字和簽章的法律效用。電子發票和電子簽章的應用可以打破傳統模式下各種手續辦理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性[7]。比如在傳統模式下,紙質發票必須定期送到財務管理部門,由財務管理人員逐張核對驗證真假之后方可報銷。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量比較大且容易出錯,但基于智能化管理平臺可以實現對所有發票的自動核驗歸類以及總結,有效地減少了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量,還減少了紙質發票的使用,符合我國低碳環保綠色發展的相關要求。現階段電子支付也變得廣泛普及,電子發票的推廣也是為了迎合新時代的發展。比如基于微信終端和支付寶終端都可以針對自己支付的款項申請相關發票,整個流程更加的便捷高效[8],也減少了傳統模式下紙質發票管理和存檔過程中因管理不當而導致流失的各種問題。
傳統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中需要有相關的專業人員負責財務資料的整理和上報,由于紙質材料比較大且有很多票據寫得比較混亂,因此該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管理人員管理不當或方法不合適容易導致部分財務數據出現遺失或混亂。但對于大型的企業來說,整個財務資料量比較大,這就對相關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企業在引入現代化人工智能管理體系之后,智能管理系統可以將企業在各階段各部門運轉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財務資料整理成電子檔并存檔。根據事先設置好的相關要求進行分類保存,使原本零碎化的財務信息變得規整起來。當需要相關資料檢索時,只要輸入關鍵詞變更進行材料的提取和查詢,有效地提高了企業財務核算的效率,避免財務信息出錯,保證了財務數據的真實性,避免了傳統模式下人為統計疏忽導致的一些經濟損失[9]。
同樣智能化系統還可以針對所整理的各種財務數據提取相關信息,并形成各類的企業經營報表,有利于企業管理層獲得更全方位的財務信息,并以此為基礎,優化企業的經營管理。比如管理層可以定期收集企業支出匯總報表,了解企業在運營管理中主要的支出類目以及支出的數額,通過PDCA 管理的方式分析導致企業經營成本較高的因素,優化企業運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F階段智慧財務管理系統在各大企業運營管理中的運用也變得越發普及,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智慧財務管理系統功能也會變得越發強大。
現階段人工智能性能不僅可以代替人類從事一些簡單的管理或數據處理工作,同樣高端的人工智能在經過算法優化和既能學習之后,也可以形成相關的專業系統。基于該專業系統實現對圖片、語音、面部識別等多種資料的自動化處理,比如現階段歐美國家所研制的智能AI 人工系統,該系統會自動從網上學習大量的資料,基于數據系統通過與人類的交流不斷的交互式學習,可以自主實現對相關理論體系或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正朝著制度化的方向發展。
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人工智能主要是用于人工的考勤和打卡以及人力資源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傳統模式下的打卡機考勤或其他的考勤系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無法對員工工作時的狀態進行考勤。但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并可實現對人工靠近的全方位監控,尤其是一些在線工作崗位。傳統模式下,員工“上班摸魚”是難以被發現的。但基于智能管理系統可以實時監控員工的IP 狀態以及電腦的使用情況,對員工的工作狀態有著更好的把控,包括一些操作性的崗位,也可以通過車間的監控系統分析每一位員工的狀態,對員工的工作情況做出一個合理的評估,為后期的績效考勤及企業激勵措施的落實提供相關的基礎資料。
其次,人工智能在企業的人才管理及招聘和培訓管理中也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人工智能管理系統可以根據企業現階段經營管理以及未來發展的人才需求制作出相應的人才需求報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可以根據需求報表進行專業化人才的招聘。同樣,當企業招聘員工之后,進行員工培訓考核和打卡時,也可以基于智能管理系統進行實現,比如智能管理系統,可以實時地監控每一個新員工的每日在線學習時間以及考核情況,保證了員工入職培訓的效果。同時根據應聘人員的信息以及企業內的崗位特點需求為應聘者匹配最合適的崗位,使企業人才的招聘和發展更具有針對性。
若想實現企業的智能化管理,首先要加大對于智慧管理系統的建設工作。注重對智慧管理系統的引進和適用?,F階段國內外智慧市場上的企業智能管理系統產品非常的多,每一種管理系統的功能性和實現的功能目標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企業的經營特點也是不同的,因此企業在建立社會管理系統的時候應結合企業的具體需要選擇對應的管理模式,比如有些生產企業社會管理系統要能夠與企業生產的產品的質檢、銷售、行業分析、工人管理相匹配。有些現代化企業智慧管理系統要注重對每一個員工的業績考核、工作質量的評估以及日常業務的處理,確保智慧管理系統的采購和應用與企業的發展相符合。再高端的智慧管理系統都離不開各種硬件體系設備的支持,因此企業還要加強對于相關硬件系統的建設工作,比如根據企業經營的需要,完善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終端監控系統,對現階段企業所用的計算機、內部局域網進行必要的升級,提高企業的防火墻水平。
企業智能化的管理自然離不開各種基礎數據資料的支持,這就需要企業適當地加大企業內部數據庫的完善工作,進一步構建企業的數據庫系統。有些企業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由于業務的特點導致各項業務時間跨度比較大,所涉及的數據內容相對復雜。有些企業在傳統的業務管理中只是注重業務的辦理,卻忽略了對相關資料數據的保存,導致很多關鍵的業務信息并沒有進行存檔。有些數據信息對于智慧管理系統功能和資料的升級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也就需要加大對企業數據庫的建設工作,注意對于各種數據資料的收集和處理。
在企業智能管理中加入專家系統,專家系統已經是人工智能當中發展較為成熟的一項技術,企業專家系統指的是通過計算機集成某種領域之內的各種專家的認知體系、思維過程、專業判斷,用計算機模擬專家意見與決策系統,對相關問題作出科學的指導。目前也有許多企業已經在智能管理當中引入了專家系統,例如在云南的玉溪煙廠在銷售環節中就運用人工智能當中的專家系統來對全國玉溪煙的營銷情況進行實時分析,并根據市場變動及消費者需求做出智能判斷。
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下,企業可以實現科學的財務管理、精細化的生產管理、人性化的人力資源管理,雖然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已經日趨成熟,其價值也被許多公司所認可,但與人工智能有關的研究仍存在許多不足,人工智能不是萬能的,它始終是企業管理的輔助技術,因此企業管理者要客觀地對其進行應用,不能過分依賴,要在應用的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前提下,促進公司發展,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