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俊龍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近年來,山西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惠民力度只強不弱,惠民實事只多不少山西向全省人民莊嚴承諾,集中精力辦好12件民主實事
中央指引、省里重視、群眾期盼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近年來,山西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惠民力度只強不弱,惠民實事只多不少
山西向全省人民莊嚴承諾,集中精力辦好12件民主實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四次親臨山西考察調研,在考察調研過程中,深情指出我們黨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山西省委、省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不負期望,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生問題的重要論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惠民力度只強不弱、惠民實事只多不少,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持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山西省委書記藍佛安多次批示指示,突出實事實效,推動民生工作,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省長金湘軍先后三次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調度督辦,有力高效推動目標任務落地落細落實;各位分管副省長積極領辦、精準舉措,狠抓分雷領域民生實事;省政府辦公廳領題調研,強化綜合協調、要素保障、督辦服務,力促落實提速提質提效。
目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人民群眾來說,最關心的就是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問題。今年年初,山西省省長金湘軍在山西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莊嚴承諾,集中精力辦好12件民生實事。這體現出我黨的初心和使命一一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山西省委、省政府要做的12件民生實事都是什么?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就業方面:公益性零工市場縣縣全覆蓋;教育方面:城區小學生"放心午餐"全覆蓋、實現20萬人口以上的縣特殊教育學校全覆蓋、技殘助學圓夢工程、公辦示范性綜合距育機構縣縣全覆蓋;醫療方面: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工程、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配置提速工程;養老方面:城鎮社區幸福養老提速工程、提高城鄉低保家庭高齡者年人生活補貼。
此外還有文化方面的免費送戲下鄉進村惠、民工程、生活方面的既杳住宅自愿加裝電梯提速工程和"三農"萬面的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提質工程。
這12件民生實事,不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拍腦袋"定下來的事情,而是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和深入的探訪了解,依據民生需要而定的。就業關乎國民經濟的發展與進步,沒有充分的就業,人民群眾的收入就無法提高,也就失去了消費的可能,產日滯銷了,服務沒有了對象,經濟就會陷入無法解決的矛盾。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手段和途徑,沒奇人才就發展不了科技,經濟勢必落后。醫療和養老是每一個人都離不開和必須面對的問題,必須正確處理、認真解決。
截至目前, 12件實事總體進度好于預期、快于序時進度。其中, 8件己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其余4f牛快于預期,穩健推進。已經完成的8件中, 2件實現應補助盡補助,分別是提高城鄉低保家庭高齡老年人生活補貼、技殘助學圈夢工程j 3件超目標完成,分別是免費送戲下鄉進村惠民工程、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工程、農村寄遞吻流服務全覆蓋提質工程j 3件實現全覆蓋,分別是20萬人口以上的縣特殊教育學校全覆蓋、城區小學生"放心午餐"全覆蓋、公益性零工市場縣縣全覆蓋。快于預期且處于穩健推進中的4件事,分別是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 配置提速工程、城鎮社區幸福養老提速工程、公辦示范性綜合托育機構縣縣全覆蓋、既有住宅自愿加裝電梯提速工程。
公益性零工市場縣縣全覆蓋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數量
迭戲下鄉滿足人民群眾精神需求
就業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中央提出的"六穩" "六保"政策的第一條,都是就業(穩就業、保居民就業) ,可見這個問題在黨和國家領導人心目中的地位。目前,山西省靈活就業人員已經超過300萬人。零工的作用是填補臨時"空缺",既滿足用工者的不定期需求,勞動者也能夠靈活地支配自己的時間。為使招聘雙方需求有效對接,必須建立零工市場。勞動者最怕的就是遇到"黑中介",還有勞動之后拿不到報酬;用工單位也怕勞動者言而無信,帶來不必要的糾紛,這都是零工市場存在的必要性。
剛從北京回到大同市云州區就在零工市場找到工作的路紅梅說"很多招聘軟件上發布的招聘信息,不是過時,就是虛假。要不是奇零工市場牽線,真不知道怎樣才能找到現在的工作。"截至目前,山西省117個縣(市、區)零工市場均已建成,實現了"縣縣全覆蓋"的目標。公益性零工市場陸續運行以來,累計提供零工崗位9.3萬個、服務零工7.5萬人次,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很多既有住宅由于建造過旱沒有電梯,尤其是住較高樓層的中老年人、兒童、孕婦和殘疾人深感不便。為此,山西開展了自愿加裝電梯提速工程。這種做法需要住戶支付必要的費用,因此出現一些矛盾。有些地方高刷卡乘梯的規定,可是如果有訪客前來還需要樓上的人下來攘,也存在一些問題。此外,也曾發生過因為加裝電梯占用公共活動空間而造成糾紛從而導致項目叫{亭的情況。針對可能出現的類似問題,山西省出臺了《山西省平安建設條例> (以下簡稱《條例> ) ,提出"各級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對事關經濟社會發展、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會公眾切身利益、容易引發社會穩定問題的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和重大活動決策前應當開展社會穩定風險分析與評估,提出風險防范化解預案"0 <條例》為化解矛盾、解決糾紛創造了法治環境。截至目前,山西省全省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己開工564部,超額完成年度計劃數量。
文化生活是人民群眾較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山西省為此開展了免費送戲下鄉進村工程。不僅為一些文藝愛好者搭建了展示的舞臺,還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到精彩的表演。截至8月27 日全省已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共免費送戲13329場,完成率為133.29% ,累計惠及群眾近7∞萬人次。
城區小學生"放心午餐"全覆蓋
專項補助助力更多殘疾少茸兒童接受教育
"扶殘助學圄夢"工程讓殘疾人實現大學夢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幾乎是全國人民的共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既要送孩子上學,還要讓孩子吃得好,營養豐富。但是,有些地萬卻把小學生的午餐當成了一門賺錢的生意。深圳市某小學午餐費每餐18元,受到家長的質疑。家長認為, 18元的午餐費足夠一個成年人吃飽,更何況是小學生。學校給出的理由之一是換了新的餐盒,讓人有些哭笑不得。事實上,學校午餐出現的問題還不止這些,價高質劣、食材變質的事情都曾在新聞報道中出現過。為了杜絕類似的情況,城區小學生"放心午餐"全覆蓋成了山西省委、省政府12件民生實事之一。
雙東小學是太原市迎澤區首家開展"科學餐飲進校園"的公立小學,餐廳后廚內懸掛著4塊電子監控屏幕,通過屏幕可以看到后廚的運作情況,保證了食昂的安全與衛生。迎澤區東崗小學和小店區育英小學則采用企業配餐的方式,專業的營養師團隊會根據學生的年齡、體質等特點設置菜譜,一周一換,每日提供兩葷一素一主食一湯。從菜品出鍋到運送至學都有嚴格的時間規定,保證食物入口前保持在70 t:以上。
目前,全省284所城區小學已全部完成建設政造及相關設備采購任務,其中115所通過食堂供餐的學校己全部完成食堂建設改造, 169所企業配餐的學校也己全部完成供餐企業招標。
辦好特殊教育是學育所教、弱奇所技的托底保障,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內容。"十四五"期闊,國家鼓勵20萬人口以上的縣辦好l所達到標準的特殊教育學校。山西省制定了《關于20萬人口以上的縣特殊教育學校全覆蓋工作實施方案> ,確定在古交市等9個20萬人口以上的縣(市、區)各新建l所特殊教育學校。山西省財政為此投入了36∞萬元專項補助經費,這9所特殊教育學校于今軍上半年陸續開工建設,利用暑期加快施工進度,目前各學校均已主體完工,正在進行功能區裝修及教學康復儀器設備配置工作。這9所學校建成后,全省20萬人口以上的縣將實現特殊教育學校全覆蓋,可以保障更多殘疾兒童少年在縣域內就近接受專業化的特殊教育。
目前,山西省還高武鄉、黎城、平J[質、中陽、方山、陽高6個人口不足20萬的縣也己建設了特殊教育學校。
殘疾人與健康人一樣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可是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由于殘疾問題造成經濟困難,在大學教育方面亟需政府救助。2023年山西省政府將"挾殘助學圓夢工程"納入民生實事,對符合資助條件的在校殘疾人大學生和困難殘疾人家庭子文大學生,按照研究生每人每年僅陰元、本科生每人每年2á陰元、大專生每人每年4C匯。元的標準給予全程資助。目前,全省5806名符合資助條件的大學生全部得到資助,發放資金2790.9萬元,實現了"應助盡助"的目標。
托育工程解決了年輕父母的后顧之憂
10949名殘接兒童獲得了搶救性康復救助
推動城鎮社區幸福養老提速工程
幼兒托育既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解除青年父母后顧之憂的重要措施。山西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1m!應新時代人口發展規律,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廣大家庭和諧幸福、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開展了公辦示范性綜合托育機構縣縣全覆蓋工程,項目建成后將直接增加1.2萬個普惠性托位。山西省托幼托畝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小象灣托育中心負責人孫加琴說"我們的教學活動與營養餐是以月齡段進行的,運營模式分為家庭端和機構端,這兩種服務就是家長可以把孩子送到我們托育中心來全天放、半天放都可以,同時老師也可以上門開展教學活動,滿足家長的服務需求。"目前,全省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117個縣(市、區)全部開工建設,開工率為100%; 其中主體工程完工40個,完工率為34% 。
醫療是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一件事情,山西省委、省政府格外重視,特別是對殘疾兒童的康復救助。在這一方面,山西給予了更多關注和幫躍。2017年至2022年,山西省政府連續6年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納入民生實事, 6年內累計為1.45萬名初篩陽性的。-6歲兒童提供了殘疾篩查診斷服務,為3 .76萬名殘疾兒童提供了康復救助,幫助他們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殘疾兒童家庭的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升。截至目前,己為10949 名殘疾兒童提供了搶救性康復救助,其中,7-15歲大齡殘疾兒童有3548名,完成率為109.49% ,實現了"應救盡救"的目標。
老年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也是能力減弱、需要妖助的階段。可是,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中青年人自顧不暇。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己這2.6億,我國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為此,山西出臺了《山西省基本養者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以應對全省人口老齡化。山西還開展了城鎮社區幸福養老提速工程,并采取了提高城鄉低保家庭高齡老年人生活補貼的措施。
截至8月25 日,全省l∞個城鎮社區幸福養老握速工程項目中12個巴率先完工,其中5個己投入運營, 88個正在建設中,總建設進度達73% 。省級補助資金己下達,市縣配套資金己全部落實。通過"城鎮社區幸福養老提速工程"的項目實施,不斷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提升老年人養老服務可及性、便利性,構建"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打通養老服務"最后一米",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專業化、多元化的養老服務。
省級低保家庭高齡老人生活補貼每人每月提高20元標準已全部落實到位。1-8月份累計發放補貼760422人次,補貼5746.72萬元。其中, 8月份發放93454人,發放金額702.98萬元。
山西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民生實事,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年年初,山西省政府將12件民生實事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向全省人民作出莊嚴承諾。各市、縣(區)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細化和分解任務,完成和落實了省政府提出的12件民生實事。各市按照"精細建賬、精進交賬、精J佳核賬、精確銷賬"要求,對12件民生實事件件實行掛圖作戰。強化省、市、縣、鄉"四級"一體貫通,政府統籌建賬銷賬、分管部門分頂核賬交賬,形成上下貫通、條抓塊統、統分結合的抓落實體系。
民生是一系列的"小事"組成的,但這些"小題目"在山西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心里卻是一篇篇的"大文章",他們認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讓群眾過得更幸福。" "城市建設水平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經濟實力、治理理念、市民素質,要堅持不懈抓下去。" "抓精神文明建設要辦實事、講實效,緊緊圍繞促進人民福祉來進行,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努力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山西抓好城市建設及文明創建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山西下一步將繼續見實見效抓好統籌協調、督促檢查,在確保今年12件民生實事如期實現、兌現承諾的基礎上,圍繞"群眾急需、發展必須、民生短板、工作弱頂"再謀劃一批民生實事項目,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老大難"問題,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