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 姚協豐 朱凌麗 羊杏平 徐錦華
摘 要:近年來,江蘇地區甜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為進一步提高甜瓜種植效益,延長甜瓜上市期,我們選用高品質甜瓜品種蘇甜碧玉開展了相關的雙季栽培技術研究,并從育苗、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對其配套高效栽培技術要點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蘇甜碧玉;哈密瓜;設施雙季栽培;技術要點
“蘇甜碧玉”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選育的高品質綠肉清香型哈密瓜新品種,具有容易坐果,肉質酥脆,甘甜多汁,耐裂果等特點,適宜江蘇地區保護地栽培,在省內東臺、興化、海門、浦口等地廣泛種植。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甜瓜等果品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展設施甜瓜雙季優質高效栽培,不但能夠顯著提高果實品質,而且能夠顯著延長哈密瓜上市期,增加農戶收益,本文綜合田間生產實踐,重點介紹了與“蘇甜碧玉”配套的育苗、定植、溫光控制、肥水管理及病蟲害綜合防控等技術。
1 播種育苗
1.1 播種期及育苗方式:春茬通常選擇在1月上旬至2月下旬播種較為適宜[1],采用“中大棚+小拱棚”覆蓋并鋪設電熱線加溫,育苗使用穴盤基質育苗方式,基質要求保水保肥能力強,疏松透氣,無病蟲。苗床使用50孔穴盤和純泥炭基質。秋茬通常選擇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種,播種前苗棚覆蓋遮陽網降溫并保持棚內通風,出苗后撤去遮陽網。
1.2 苗期管理:春季播種后至出苗前,保證苗床溫度30℃左右,出苗后適當降低苗床溫度,白天控制在25℃左右,夜間控制在20℃左右。晴天適當通風降低苗床濕度,減少苗期病害發生,同時注意早揭晚蓋,適當延長光照時間,遇連續陰雨天氣可人工補光。在移栽前1周適當加大通風并降溫煉苗。秋季播種出苗后,要嚴格控制澆水,保持通風,以水控苗,防止幼苗徒長及高溫高濕引發的病蟲害發生。
1.3 培育壯苗:春季育苗苗齡28天左右,植株達到2葉1心、子葉完整、白根盤缽、苗高10厘米左右時為壯苗標準;秋季氣溫較高,幼苗生長快,苗齡12天左右、1葉1心、子葉完整、白根盤缽、苗高10厘米左右為壯苗標準。
2 整地定植
2.1 施肥整地:選擇地勢高、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塊,3年內未種植過瓜類作物的地塊進行種植。
①春季定植前15天覆蓋棚膜,提高土壤溫度,每667米2施用1000~1500千克優質腐熟有機肥,25千克三元復合肥(N∶P∶K=17∶17∶17),10~20千克過磷酸鈣,翻耕均勻,做到深溝高畦,畦高20厘米,溝寬50厘米,爬地式栽培畦寬2米左右,立架式栽培畦寬1.2米左右,中央鋪設滴灌帶與透明地膜。
②秋季定植前每667米2施用800~1000千克優質腐熟有機肥,25千克三元復合肥(N∶P∶K=17∶17∶17),10千克過磷酸鈣,翻耕均勻,畦寬同春季,畦面鋪設滴灌帶與銀灰/黑色雙面地膜。
2.2 移栽定植
①春季定植前應保證“大棚+中棚+小棚”全部封閉,保溫保濕促進活顆,爬地式栽培種植密度每667米2? 800株,立架式栽培每667米2? 1400株。②秋季定植前要及時覆蓋遮陽網降溫,控制棚內溫度在35℃以下,緩苗期及時補水并查苗補苗,幼苗活棵后需降溫控濕,適當降低種植密度,爬地式栽培種植密度667米2? 600株,立架式栽培每667米2? 1200株。
3 田間管理
3.1 溫度控制:春季定植活顆后至留果節位兩性花開花期間,以提高棚內溫度為主,白天保持棚內溫度35℃左右,促進植株生長發育,并適當通風散濕,降低棚內濕度;果實膨大期至果實成熟階段逐步加大通風量,降低棚內空氣濕度。秋季定植成活后以降溫散濕為主,將棚溫控制在40℃以下,生育后期以保溫為主,兼顧棚內濕度控制。
3.2 水肥管理:春季植株開花期和膨瓜期需水量較大,可以少量多次澆水,同時追肥兩次,肥料隨水施用,在伸蔓期每667米2施用15千克均衡型水溶三元復合肥,在果實膨大期每667米2施用10千克硫酸鉀水溶肥。在果實發育后期停止澆水施肥。秋季植株水肥管理與春季類似。
3.3 整枝打叉:整枝應選在晴朗干燥天氣下進行,陰雨天濕度大,整枝打叉易使瓜秧感染病菌,整枝后應及時噴灑殺菌劑。
爬地式栽培采取雙蔓整枝方式,當植株主蔓4葉1心時摘心,子蔓發育至4~5片真葉時,選留2條健壯子蔓,發育至16節時摘心。子蔓第5~7節上伸出的孫蔓留2葉摘心作為結果枝,其余孫蔓留1葉摘心。
立架式栽培采用單蔓整枝方式,對植株主蔓保留25~30片葉摘心,頂部可以保留1條子蔓作為延長蔓,防止后期瓜秧早衰;在第10~18葉節上伸出的子蔓保留1片葉摘心作為結果枝,其余節位上伸出的子蔓全部抹除[2]。
3.4 輔助授粉:大棚栽培條件不利于昆蟲授粉,需采用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方式對甜瓜進行輔助授粉。春季栽培選于上午8~10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秋季栽培溫度較高,可適當提早授粉時間。
蜜蜂輔助授粉應于留果節位兩性花開放初期進行,每667平方米一箱蜜蜂。當幼果長至雞蛋大小時,按計劃留果數選留發育較好、果形端正優美的果實,其余果實全部摘除。
3.5 適時采收:大棚栽培的“蘇甜碧玉”哈密瓜開花后40~42天可采收,也可根據坐果枝功能葉枯萎情況(70%)進行采收[3]。春茬采收宜在下午2點后進行,秋茬采收宜在傍晚進行。采收時保留瓜柄上方蔓長8厘米左右,用剪刀剪成“T”字型,同時做到輕采、輕放,避免損傷果皮和果柄,有利于延長保鮮期。
4 病蟲害防治
4.1 防治原則與策略:哈密瓜在病蟲害防治上,應采用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策略。在種植前,可采用土壤深翻,利用高溫進行土壤消毒;在種植過程中可通過裝防蟲網、掛黃、藍板等措施減少蟲害。當病蟲害發生較重需用化學防治手段時,需注意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并嚴格控制用量與確保安全間隔期。
4.2 常見病害化學防治:哈密瓜栽培過程中常見的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蔓枯病。霜霉病可用精甲霜·錳鋅800~1000倍或醚唑·代森聯800倍進行噴施防治,每5天施用一次,連續施用2~3次。白粉病用嘧菌酯1000倍或者乙嘧酚·磺酯酯800~1000倍進行噴施防治,每5天施1次,連續施用2~3次。蔓枯病可用脒鮮胺或嘧菌酯1000~1500倍噴施防治,每7天施1次,連續施用2次。
4.3 常見蟲害化學防治:哈密瓜種植過程中需要及時防治白粉虱、蚜蟲、潛葉蠅。白粉虱用啶蟲脒+阿維菌素3000倍或螺蟲乙酯+氟吡呋喃酮3000倍進行噴治,每5天施用一次,連續施用2~3次。蚜蟲使用吡蟲啉+阿維菌素3000倍或吡蚜酮1500倍進行噴治,每5天施用一次,連續施用2~3次。潛葉蠅用滅蠅胺2000倍進行噴治,每7天施用一次,連續施用2次。
參考文獻
[1] 婁麗娜,徐錦華,姚協豐,等.晝夜溫差對網紋甜瓜蘇香蜜花芽分化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22,50(11):169-175.
[2] 張若緯,武云鵬,李肯,等.甜瓜設施栽培整枝打杈關鍵技術[J].天津農林科技,2021,No.284(06):26-28.
[3] 劉雪瑩,張靜,祝寧,等.春大棚越夏茬網紋甜瓜分批采收栽培技術[J].蔬菜,2021(S1):82-85.
基金項目:江蘇現代農業(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項目(JATS[2022]424);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BK20190263);2021年昆山市重點研發計劃(生態農業)(KN202110)。
作者簡介:
徐建(1990-),助理研究員;專業方向:甜瓜遺傳育種與分子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