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李偉

山里娃靠踢球能走出大山嗎?12 歲的鄧嫣語給出了她的答案。
今年8 月,通過在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中心學校的課后服務學習足球特長,六年級學生鄧嫣語被武漢市體??粗校脒x足球隊。目前,她正在武漢參加集訓。
鄧嫣語的經歷是索溪中心學校課后服務工作取得的成效之一,也是武陵源區課后服務由“全覆蓋”走向“高質量”的一個縮影。
自實施“雙減”政策以來,該區的孩子不用再奔波于各類補課班,取而代之的是快樂地享受著愈發豐富多彩的課后生活。“為有力有序有效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近年來,武陵源區聚焦課后服務質量提檔升級,不斷拓寬課后服務渠道、加強機制保障、強化經費兜底,實現參與學校全覆蓋、學生需求全滿足、校內減負監測指標全達標三個100%?!蔽淞暝磪^教育局局長李少軍說。
“好課程”讓學生全面發展
9 月27 日,夕陽劃過操場,軍地小學人頭攢動,學生在足球場恣意奔跑,在籃球場激情跳躍,在美術室手握畫筆盡情揮灑……在該校開設的30 多個課后服務社團課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管弦樂團”。
記者了解到,該樂團有60 人,由單簧管、雙簧管、長笛、薩克斯、小號、圓號、長號、打擊樂聲部組成。四年級學生宋雨馨是今年初第一次在學校課后服務社團課程上接觸打擊樂器,如今,她在樂團已是頗為專業的“聲部長”。
“樂團沒有招收特長生,成員大多數為‘零基礎的學生?!痹撔PiL向靈利告訴記者,雖然管弦樂團才成立一年多,但已多次參加各類展演活動,“他們的演奏曲目,總能給人藝術的震撼和高雅的享受。這源于學生對樂器的熱愛,也凝聚著孩子們的汗水和努力。”
管弦樂團負責人向紅老師說:“每次課后服務,管弦樂團的孩子都會早早來到教室進行口型、指法、長音等訓練,這樣的訓練不僅讓學生們受到了藝術的熏陶和浸潤,還培養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團隊協作精神?!?/p>
記者在該校課后服務課程中還看到了“非遺”美術社團。課堂上,社團負責老師覃江花正向學生講授“非遺”傳統扎染技藝?!拔乙堰@個技術傳承下去,讓更多人知道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四年級(119)班學生劉卿怡在白色布料上創造出了一片藍色海洋,她打算把這幅作品帶回家送給媽媽。
軍地小學的學生擁有快樂的課后時光,得益于學校全面摸排校內老師特長、專業素養,通過選聘校內優秀教師、聘請校外專業教師擔任輔導老師,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的需求。
如何在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的同時,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武陵源區夯實學校育人主陣地,堅持創新服務模式、創新師資來源、創新落實形式,豐富課后服務內容、優化服務質量。武陵源區倡導“1+1”服務模式,即一節課為課業輔導時間,一節課為拓展活動課。此外,鼓勵學校引入社會資源,開設特色課程,將本地特色文化、“非遺”等納入課后服務內容。目前,該區逐漸形成了“一校一品”的局面。
“好作業”讓學習輕負高效
“以前輔導孩子寫作業總是會引發了家庭矛盾,自從有了課后服務,孩子在學校就能把作業高質量完成,并且還能學習自己的特長。”索溪中心學校家長李女士對學校的課后服務十分滿意。
課后服務階段基本完成當天作業,是“雙減”重點聚焦的改革項目。索溪中心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戴曉鴻介紹,學校針對不同學情的學生,設計了不同類型的作業及評價方式,有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提升學習有效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為鼓勵“好作業”的設計與管理,武陵源區建立了中小學生作業管理平臺,落實作業總量審核、作業校內公示等制度;優化作業設計,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嚴格控制作業時量,實現“作業不出校門”。
此外,該區還積極探索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建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制度,將體育、藝術考查納入中考成績?!胺?減負”極大地減輕了學生課外作業負擔,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家長的作業輔導焦慮。
“好政策”讓農村娃更安心
“我可以在學校免費學習無人機,我覺得自己真是幸運?!蔽淞暝磪^二中李同學告訴記者。
“課后服務既沒有增加學生家長的生活負擔,又能讓農村孩子和城區孩子一樣發展興趣愛好、學習新的技能,老百姓對學校的滿意度越來越高了。”武陵源二中副校長李偉說。
“我們區為‘五類學生免除課后服務費用;農村學校的課后服務費用全部由政府買單。”李少軍介紹,為實現課后服務愿學盡學,武陵源區出臺“兩個政策”,強力為課后服務兜底,徹底解決家長和學生的后顧之憂,讓學生安心學習。
記者了解到,該區共有4 所農村學校,總共參與課后服務的班級為58 個班。為了切實減輕群眾負擔,2021 年,區委政府決定每年拿出255 萬余元用于解決全區農村學校課后服務經費,全力保障農村學校課后服務工作正常開展。
新時代、新征程、新作為。武陵源區積極響應人民群眾期盼,讓高質量課后服務之花在全區盛開,讓孩子們享受到課后的快樂時光,也持續提升了帶動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