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孟
摘 要:在城市化日益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帶動的園林綠化工程越來越多。園林綠化工程是城市環境建設與市政公用事業中的重要組成元素,以其豐富多樣的園林植物,廣闊的綠地系統,完善的設施,優雅的風景,優化了城市環境與生態,并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休閑,游覽,舉辦文娛活動等場所,讓人們身心愉快,增進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園林綠化工程還肩負著保護國家瀕危物種、繁育和研究珍稀物種等重任。良好的城市環境、優雅的綠化景觀可以起到促進旅游事業蓬勃發展的效果。優越的城市還可以吸引各大商家的投入。生態經濟以園林綠化工程為支撐得到提升,社會系統因城市綠化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園林綠化工程;生態;效益
現階段,園林綠化工程是城市環境建設與市政公用事業中的重要組成元素,它以其豐富多樣的園林植物,廣闊的綠地系統,完備的設施以及優雅的風景,優化了城市環境與生態,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休閑,游覽,舉辦文娛活動等場所,讓人們身心愉快,增進了身心健康的成長。同時,園林綠化工程還肩負著保護國家瀕危物種、繁育和研究珍稀物種等重任。
良好的城市環境、優雅的綠化景觀可以起到促進旅游事業蓬勃發展的效果,優越城市還可以吸引各大商家的投入。生態經濟以園林綠化工程為支撐得到了提升,社會系統因為城市綠化而煥發出生機和活力,城市園林綠化事業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而發展,其地位將越來越重要,并隨之帶來社會需求增加。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園林綠化工程已經成為一項龐大且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個專業學科與技術領域,所以需要具備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與方法來確保整體工程質量。本文以園林工程項目為主線,對當前國內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展開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對策與建議。
1 園林綠化工程的特點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并非一項簡單的任務,它由多個分支和分項工程組成,需要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操作實施。這些分支工程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和制約,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每個具體工作中,每道工序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若某一步驟出現瑕疵,將會對整個園林綠化工程造成不良影響,導致整體綠化效果和工程質量出現缺陷。做好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至關重要,必須從多個方面進行嚴格把控,確保每個環節質量合格。
首先,施工對象所具備的獨特性質。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不同于一般建筑工程項目,其不僅要考慮到美觀性和實用性等方面因素,還必須符合城市規劃要求。在園林綠化工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根據不同種類植物的生長習性,精選適宜當地生長的植物種類,并根據施工地區的氣候變化情況,搭配不同季節生長的植物,以發揮園林綠化對城市環境的調整作用。另外,園林綠化施工對象還存在季節性特點,因此要保證苗木能夠安全越冬。
其次,施工工藝展現出了獨具匠心的創新精神。由于園林綠化工程涉及到多種材料和工序,因此,施工單位需做好各階段工作協調,確保施工質量滿足設計要求,保證園林工程整體美觀性。園林綠化的本質屬性與藝術息息相關,施工人員需要根據工程設計方案,結合園林綠化工程周邊的建筑形態,以藝術視角為出發點,精心挑選植物類型,并在種植過程中巧妙地運用現有施工工藝,創造出獨具匠心的植物搭配方式,處理好植物與城市建筑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凸顯園林綠化審美效果的目的。
再次,綠化材料質量較高。最終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管理和監督。為了提高園林工程質量,必須重視綠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由于園林綠化施工所需的城市土地面積巨大,且部分施工區域分散,容易對居民出行造成干擾。需要施工單位重視綠化工程施工質量,合理運用先進技術提升施工進度,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在進行植物種植時,需要運用先進的機械設備進行土地開墾和種苗填埋,然而這一過程容易產生粉塵和噪聲污染,項目負責人必須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控措施,以降低施工現場對當地居民日常生活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搞好城市園林建設,必須提高園林工程質量,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2 園林綠化工程生態效益的關鍵作用
2.1 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園林綠化工程逐漸完善。而在城市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工業化建設腳步逐漸加快,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通過園林綠化工程建設,能夠很大程度上改善當前生態環境,充分發揮園林綠化工程的重要作用,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保障。同時,進一步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生態經濟效益也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需求,為城市建設與進步打下堅實基礎。
2.2 有效凈化空氣:環境大氣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對社會進步與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和阻礙。在節能環保理念不斷深入的過程中,通過對園林綠化工程的完善和優化,可以有效凈化當前空氣環境。同時,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吸收,不斷優化空氣質量。
2.3 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加強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能夠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對于城市發展來說,需要將城市文化和人文景觀融合到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同樣的,園林綠化工程也是城市發展的具體體現。因此,在強化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的時候,可以將城市發展具體情況得以展示出來,從而提高城市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益。
3 園林綠化工程存在的問題
3.1 園林綠化規劃缺乏協調性和合理性:許多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人員并不清楚工程項目的影響因素,在進行規劃建設時導致項目缺乏協調性和合理性。在建設中,也沒有根據施工場地的情況,考量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建筑物分布、人員活動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以至于建設場地的選擇不當,綠化方案存在矛盾。且某些建設單位缺乏遠見,只站在當下考慮問題。在園林生態建設中缺乏與城市總體規劃設計之間的串聯和聯結,以至于園林綠化建設的功能性和價值無法體現。
在城市中,存在著侵占綠地現象,導致土地資源分配不合理。有許多綠地被更改用途,某些建設單位為了能夠獲得更多利潤,將原本規劃的綠地進行房屋建設,以謀求更多利益,影響到土地用途,導致人們生活不便以及居住環境日益惡化。在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考量項目本身與人居環境發展之間關系,才能夠實現行業長遠進步。
3.2 基礎設施問題:經濟發展確定人群的思維模式和理想化能力,從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看,綠化技術足夠人才,設施水平更高,對實現園林生態化建設和綠化技術推廣也比較方便。對于比較落后和經濟發展不足的貧困地區而言,綠化技術變革和技術推廣工作很難實現,自然也并非是這些區域的居民在生態意識上的反響水平不高,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低,更無精力為綠化技術發展出力。貧困地區綠化技術推廣使用的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善和徹底,自然推廣時給予貧困地區應有的關照也應由推廣者負責,不要給基礎設施不完備的貧困地區過大壓力,要用寬容和諒解方式處理基礎設施落后狀況。在過去十年里,我國和全社會都具有保護環境和合理、有限度節制使用不可再生資源。逐步認識到生態園林建設對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性,對人類社會向文明社會邁進具有非同尋常的決定作用。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與人們環保觀念提升,生態園林作為一種全新園林設計理念已經被廣泛運用于各行業中,成為推動我國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3.3 施工人員技能水平高低不同:生態園林綠化工程相對城市建設工程,技術要求不是太高,使得一些施工人員覺得生態園林綠化施工比較簡單,沒有技術含量,只要對樹木花草進行修剪就可以。正是因為這一誤區,再加上生態園林綠化建設對施工人員技能要求并不高,導致施工人員技能水平良莠不齊。施工人員僅僅依靠自身經驗與圖紙進行建設與管理,致使工程最終效果不佳。為確保整個工程質量,需要加強對施工單位相關技術人員培訓力度,通過提升專業技術水平保障其能夠更好地為生態環境服務。
4 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生態經濟效益對策
4.1 提高園林布局合理性:為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生態經濟效益,需要就園林布局進行研究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提高園林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目前,很多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問題和不足較多。例如,人工雕琢過度、園林布局不合理等,對園林實際的建設和發展造成極大阻礙。這些問題的存在,對當前生態系統結構會帶來很多問題,阻礙園林綠化工程關鍵作用發揮。在園林綠化工程中,需結合實際情況,提高園林布局合理性和科學性,以生態環境建設要求為基礎,做好園林綠化工程中功能區域、自然生態系統區域等劃分工作,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對園林綠化工程布局與規劃可結合城市發展特性,加強城市特色文化融合,構建獨特的園林綠化工程,為城市發展帶來一定幫助。4.2 合理選擇植物:園林設計及施工過程中,植物合理選擇及有效搭配能夠形成最佳視覺效果,實際上,施工期間只對美觀度進行思考,并沒有對植物自身適應性加以關注,一旦園林中植物不適合本地生長,不僅會造成植物死亡,同時還會造成資源浪費。立足生態理念而言,園林設計以及施工過程中需要堅持因地制宜,依照地區溫濕度以及降雨量等情況對植物種類進行合理選擇,不僅可以促進其實用性以及觀賞性進一步提高,對于提高物種成活率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若觀賞性和實用性存在沖突和矛盾,需要依照當地現實情況選擇實用性較高植物。同時為了能夠切實將節約資源這一理念落到實處,不管是在植物選擇還是園林施工優化中,都需要以生態發展為主,并確保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有機結合,實現提高園林生態以及經濟效益目標。園林施工中,需要以現代化發展理念為主對植物進行科學選擇,將園林設計以及施工成本降到最低,實現促進其建設質量以及整體效果的進一步提高,同時建設期間需要將生態理念滲透其中,合理選擇植物,切實使園林整體效果獲得確保。
4.3 完善園林經濟管理制度:園林管理機構應提高園林經濟關注度,明確園林經濟具體功能,轉變傳統園林經濟觀念。園林管理機構應持之以恒學習有關理論知識,充分了解園林經濟,科學謀劃園林經濟發展道路,做到高瞻遠矚。城市發展建設進程中生態建設至關重要,為確保生態系統建設的質量,必須以人為本地進行園林規劃和建設進程,而不是過于一味地追求政府績效。抓住園林經濟未來前景,把園林綠化與經濟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因地制宜發展和建設園林,以小規模為發展試點并在取得成功之后進行大范圍推廣,可以有效減少風險和保證園林經濟不斷增長。做好園林綠化工作,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奠定良好物質基礎。
4.4 加強生態道德增強保護生態意識:生態道德和相關法制條例建立和完善是人們調節人與自然關系所需的共同行為準則。以多種方法宣傳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宣傳,向市民傳達景區和城市綠化保護理念,倡導生態價值觀。密切關注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基礎知識和普及教育,使廣大公眾能夠直接參與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提高居民對生態園林城市建設認識和參與意識。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廣泛普及綠色生態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知識,通過豐富多彩的創作活動,幫助公民形成正確生態生活觀和消費觀。生態城市建設是長期系統工作,需要各部門和公民不懈努力,使生態理念真正落到個人行動中,形成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和諧氛圍。
4.5 明確推廣原則
4.5.1 客觀性原則:國內外綠化技術推廣經驗有可供參考之處,但不同區域和工程對綠化技術要求有差異,盲目照搬照用其成功經驗顯然不能適應各地生態園林建設需要。在此基礎上,應加強綠化技術推廣客觀性,從實踐出發克服技術推廣中的困難,在新技術孵化,新植株馴化和新項目推廣等方面提供支撐。
4.5.2 效益性原則:一方面,生態園林建設綠化技術推廣需要取得收益,以預算管控為前提節省成本,讓技術推廣更集約,避免專項資金浪費。另一方面綠化技術推廣要有生態效益,改善區域性小氣候,減少水土流失,以植樹造林涵養水源,符合區域性可持續發展要求。除了高成本效益和生態效益外,還要加強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人文效益,運用綠化技術發掘生態園林建設受益潛力。
4.5.3 發展性原則:綠化技術推廣不能夠只顧此失彼,還要關注園林長線的發展要求,要求技術推廣要注意統籌規劃,確保階段性推廣目標有銜接性,讓綠化技術推廣能不斷向縱深方向發展。
園林綠化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協同配合,尤其要重視政府引導與企業參與相結合,才能實現園林綠化事業快速健康有序地向前推進。綠化推廣應以長遠眼光看待問題,將其納入到國家生態文明戰略框架之中進行統籌考慮,并堅持與時俱進。
4.6 優化園林結構:合理優化園林結構促進園林綠化工程效果提高,更好實現園林綠化工程經濟環境效益。①要合理規劃園林布局,針對園林內每一個景觀展開科學設計,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②具體園林規劃時應綜合考慮植被自身特點及土壤條件等因素恰當配置各類植被,不僅能體現出植被的園林價值,還能夠充分利用其生態價值實現提高大氣品質和降低噪音等作用。③在園林植物選擇上注重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適地適樹,合理搭配;要考慮園林植物觀賞性及觀賞期長短,選用一些具有較強觀賞價值的綠化樹種,更好滿足人們園林綠化需求。
4.7 科學選擇樹種:樹木選擇是園林風景效果的重要決定因素,我國綠化項目多千篇一律,無自身特色,相關部門為節省投資而在樹木選擇上簡單相似,使樹木搭配方式單一相似。一些研究機構為追求新奇而選擇不適合自然條件的植物,不僅影響植物存活,而且還會影響研究對象區域特色。
開展物種選材工作至關重要,為保證物種成活率,讓物種美學價值最大化,選材時應加以重視。①結合實際情況,充分尊重當地自然氣候、地質地貌等因素,選擇適宜當地的種類,唯有如此才能保證種類的正常生長,避免造成資源浪費。②考慮到美學問題,不應僅僅選擇生長速度較快的幾棵樹,而應從城市長遠發展出發,對樹木加以調配,使其觀賞性最大化。突出區域特點并選擇有區域特點的樹木使景觀形成其獨特的風格。③要充分考慮園林造園者的審美需求,合理選擇樹種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最大化,做到科學嚴謹,考慮各方因素,如地理位置,氣象水文等,避免盲目引種或過度引種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結語:為促進園林綠化工程可持續發展,需要結合當前生態環境實際,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及手段,強化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強園林綠化工程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圍繞綠色發展理念,通過不斷優化園林綠化工程,提高園林植被苗木生長效率,改善空氣質量,提升城市發展效益。在進行綠化施工建設時,要從長遠角度出發,注重生態環保意識培養與植物養護管理,確保植物健康茁壯成長,為人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推動城市經濟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少燦,吳鳳芝.輪作分蘗洋蔥對大白菜生長、品質及產量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5,12:131-134.
[2] 晉艷,楊宇虹,段琪,等.烤煙輪作連作對煙葉產量質量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04(21):267-271.
[3] 盧維宏,張乃明,包立,等.我國設施栽培連作障礙特征與成因及防治措施的研究進展[J].土壤,2020,52(4):651-658.
[4] 蔣旭平.新疆棉農連作行為分析——基于棉花替代作物可選擇空間的思考[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9,30(6):147-150.
[5] 譚雪蓮,郭天文,劉高遠.馬鈴薯連作土壤微生物特性與土傳病原菌的相互關系[J].灌溉排水學報,2016,35(8):130-135.
[6] 陳茂才.生態園林建設推動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20(7):147,149.
[7] 陳笑靜.生態城市理念下的園林綠化設計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21(2):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