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河北省平泉市是我國北方一年一季耕作區,玉米種植成為當前絕對主栽作物,致使玉米產量高,出現供大于求現象,導致當地生產效益和社會效益極其低下。2022年4月平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從山東省綠禾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引進雪蓮果優良品種,在平泉市南五十家子鎮大楊杖子村利用塊根進行播種和栽培試驗。通過試驗研究雪蓮果種植的可行性,帶動整個平泉市乃至整個承德市北方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逐漸改變當前生產效益低下的種植業結構。結果表明,雪蓮果在利用塊根繁殖的方法栽培,生長的生育期較短,產量較低,需改進栽植方式,精心管理,延長生長時間,爭取達到更高產量、品質,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雪蓮果;引進;試驗;研究
1 試驗材料(雪蓮果)概況
1.1 生產發展概況:雪蓮果原產于南美洲海拔10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脈,是土著印地安人傳統的根莖類保健食品,當地人稱它為“yacon”,音譯“亞貢”(神果之意)。當前雪蓮果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種植,種植歷史已有500多年。2001年我國云南省個舊縣(原紅河州州府)引種成功,相繼福建、海南、貴州、湖北、山東、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區引種成功。
1.2 生物學特征特性、營養成分及價值:雪蓮果屬菊科葵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稈直立生長,圓形而中空,呈紫紅色;葉對生,闊葉形如心狀,葉上密生絨毛,葉基部各著生一個腋芽。植株貌似菊芋,可長到2~3米高。花為圓盤狀頭狀花序,黃色,花徑2.5~3厘米,植株停止生長后從莖頂端抽出,簇生,每簇3~6朵,花序邊緣生有黃色舌狀花瓣,蒴果,不結籽。雪蓮果塊根形似甘薯,紡錘形,表皮灰白色,肉淡黃色。塊根果實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鈣、鐵、硒等微量元素,還富含多種維生素、纖維素、碳水化合物等營養,可為身體補充所需的營養成分,能夠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雪蓮果塊根既是蔬菜又是水果,果肉晶瑩剔透,脆、甜可口,十分解渴;可烹、炒、配菜,也是做湯的佳品,還可加工成果汁、果凍、果糕或提純果寡糖,它屬于天然高營養、低熱量的食品。專家研究證實雪蓮果寡糖含量是干物質的60%~70%,在各種水果蔬菜中果寡糖含量居首位。同時含有20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并含有較高的鉀、鋅、鎂等微量元素,果寡糖純度高,熱量低,富含水溶性食膳纖維,故具有潤腸通便,調理腸胃,血液,降低血糖、血脂、血壓,有效地控制膽固醇和糖尿病,增強機體免疫力的功效[1]。
雪蓮果全身是寶,枝桿、葉片和果皮可以加工成減肥、降壓茶;塊根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理作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重視,因此國際市場價格昂高不減。
2 試驗方法
2.1 試驗地基本情況:栽培地點為平泉市南五十家子鎮大楊杖子村,位于平泉市中南部,屬于內陸型、大陸性干旱過渡丘陵氣侯區。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7.5℃,年極端溫度最高42.1℃,最低-31.4℃,晝夜溫差大。栽培地為疏松肥沃砂壤土,地勢平坦,灌水方便,種植面積1000米2(1.5畝)。前茬作物為玉米。
2.2 栽培管理措施
2.2.1 播種雪蓮果:在4月中下旬開始播種栽植,種植采用種芽穴播栽培方法:先按1米距離在田間開溝(行距),溝深約20厘米,溝內勻施腐熟農家肥2噸/畝(整個試驗田施農家肥3噸),同時撒入10千克/畝多元素礦物質,對提高產量和商品性有較好的效果。隨后把土地起高壟,目的是加大土壤的日照面積,以增加積溫,促進果實膨大。起壟后即挖定植穴,種植穴拳頭大小即可,穴距60厘米左右(即株距),每畝種植1000穴左右。為防止有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危害,應在穴內施適量生石灰進行預防,每穴放1~2個塊根,播后覆土覆地膜。種植雪蓮果力爭適時早播,種植越早,產量越高。有條件的可支小拱棚,種植時間還可提前。
2.2.2 澆水與排澇:出苗時及時對地膜進行剪洞,利于幼苗長出。隨植株長高,特別6~7月天氣酷熱,溫度較高,適量多澆水,土壤濕度保持80%以上,地表溫度降到40℃以下。雨水偏多時要注意排水防澇。后期也應注意水分不要過大,以防裂果、爛果。
2.2.3 整枝管理:雪蓮果極易抽發分蘗枝,植株長到60厘米高以后開始出現分枝分杈,要及時剪除。實驗表明,過多分枝影響地下果實正常生長,不利通風透光,一般選健壯主枝留2~3個,其它全抹掉。土壤肥力越高、種植密度越大的少留分蘗枝,反之多留。
2.2.4 病蟲害防治:雪蓮果塊根極易引發蠐螬等地下害蟲危害,可在起垅時穴內撒生石灰防治或發現地下害蟲,穴內用40%辛硫磷乳油灌根防治;苗期和旺長期偶爾有蚜蟲、菜青蟲、螨蟲危害,可分別噴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1.8%阿維菌素乳油防治[2]。
2.2.5 采挖留種:雪蓮果地下果實成熟的標志是10月前后莖尖開出束狀小黃花,凋謝后,這時即可采挖。采挖時先清除地上部的莖枝,然后整株挖出,摘下塊根,分級貯藏。在上凍前采挖完后放室內或地窖內貯存,可像紅薯一樣保存。留種的根莖可整株放入地窖或埋于濕沙子里貯藏。
3 結果與分析
雪蓮果的引種試驗,由于多方面原因,使雪蓮果的生長期相對較短,產量很低。分析主要原因是:
3.1 種芽選擇不健壯:種植時種芽應飽滿完好,但2022年種植的雪蓮果種芽保藏不好,除了塊根有損傷外,個別種芽已腐爛變質,嚴重影響雪蓮果健壯生長。記住這一理論,細弱病苗是不會獲得優質高產的,純種壯苗才是豐產豐收的基礎保證。
3.2 種植經驗不足:以塊根方式栽培雪蓮果使雪蓮果的生長期相對較短,產量明顯偏低;另外,由于2022年下半年大旱,在雪蓮果的旺盛生長期時,未能及時澆上水,對雪蓮果的生長和產量也有一定影響[3]。
結束語:通過試驗示范改變雪蓮果種植方式、加強田間管理、北方地區種植雪蓮果同樣可獲優質高產,取得良好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李培之,李建永.雪蓮果的經濟價值及其引種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6(1):37-38.
[2] 吳亞京.雪蓮果引種擴繁與栽培技術的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4.
[3] 潘曉紅.雪蓮果引種試驗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12,58(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