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露
園林綠化促進城市文明的發展,展現城市魅力。園林建設者研究各種景觀的花草樹木,合理布局,使景觀具有立體美學,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園林綠化本身具有凈化空氣和水,減少灰塵功能,管理上的混亂,園林綠化管理存在諸多問題,其功能尚未完全發揮。
1 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價值
1.1 凈化空氣:隨著工業的蓬勃發展,城市周邊涌現出越來越多的依城而建的工廠,這些工廠每日產生大量廢氣、煤煙和粉塵,不僅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壓力,同時也對人民的健康造成了有害氣體超標的影響。目前我國多數城市已進入工業化后期階段,大氣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大氣污染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重視。許多城市相繼建立了各種環保設施,但效果并不明顯,有些還出現一些新的環境公害問題。在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中,多種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而樹木則具有稀釋有害物質的能力,從而極大保障了人們的健康。因此,城市園林綠化已成為現代城市規劃建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導致空氣的新鮮程度日益降低,因此需要依靠樹木來提供必要的氧氣。
1.2 溫度調節:近年來,我國城市人口不斷增長,工業發達造成城市大氣污染,城市建筑使用石頭、混凝土傳熱量少,這些現象均造成“熱島效應”,而這一現象也對人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園林綠化能對空氣中的溫度起到調節作用,植物能以水蒸氣形式再把表面水分散發到空氣中,從而不斷減少空氣中熱度,也能對空氣的濕度起到一定的舒緩作用。
園林綠化在夏季時能為人們提供更好的休憩和消夏場所,為人們帶來清新的空氣;冬季有植被覆蓋區域,能起到遮擋寒風,提升氣溫。另外,綠化還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降低大氣污染物含量,緩解污染問題。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綠地覆蓋率越來越高,但隨之而來的是城市綠地面積越來越少,導致城市環境日益惡化,同時由于城市發展過快,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
1.3 美化城市:城市的面貌和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城市綠化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因此,在提升城市市容方面,綠化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園林綠化不僅可以凈化空氣,美化環境,還對改善人們生活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和影響。園林工作人員以嫻熟的手法,將園林中的樹木修剪得錯落有致,呈現出令人賞心悅目的美感,為城市注入了無限生機。
如今經濟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提高,園林綠化成為現代社會建設中重要內容,不僅美化環境,對改善空氣質量有著積極作用。在不同季節的街頭巷尾、公園,園林每個角落都能欣賞到絢爛多彩的花朵相互輝映,為園林增添無限魅力。在美麗迷人的景色中,心情愉悅。森林中漫游、花海中徜徉,居民的情緒會在不經意間得到舒緩,從而培養出一種美好的生活心態。
2 影響園林綠化工程養護管理水平提高的原因
2.1 園林綠化管理缺乏規劃:在大量高樓大廈興建的同時,城市中自然綠地也在不斷減少,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已成為城市環境中至關重要因素,如果想更好完成城市綠化工程建設,對于園林管理來說計劃是前提,一旦計劃沒有做好,對于后期建設成果將產生較大影響。從當前形勢看,園林綠化管理規劃方面,因沒有合理、科學的理論指導,在以后實施過程中設計出來的規劃并沒有得到貫徹,最為普遍的情況是,計劃用于園林綠化建設的土地被企業或者個人侵占,使得園林綠化工作不能落實,使得城市生態建設同樣步履艱難,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沒有得到保證。
2.2 園林綠化管理體制不夠健全:園林綠化規劃、施工和管理要融為一體,相互之間要密切配合,使之環環緊扣,從而實現綠化工程的預定目的。但是從現狀來看,我國城市園林管理體制還不夠健全,管理中缺乏統一認識,全局觀念淡薄,未能統籌兼顧,并且管理體制不夠健全還會使各部門不能很好地合作,使得整體作用不能真正發揮出來,從而使得園林綠地遭到占用,園林樹木遭到破壞的情況屢禁不止。這一切不但給園林綠化事業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就連城市生態系統也不能夠保持均衡。
2.3 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法制不夠完善:在城市綠化問題上,國家已予以充分重視,中央及國務院頒布了許多與地方發展相適應的法規,并制定了有關方針政策。這都是當地真正意義上綠化建設所未實施的,而且未嚴格按要求進行建設,造成管理紀律松懈,秩序紊亂,職責不明等問題。另外,園林綠化工程的管理者不但不按法律法規進行規范管理,而且還建立起自己的處罰制度,以處罰代法律,對于違紀行為的員工,只給予單純的懲罰,這樣會使得員工法律意識不強,還會使得園林綠化施工出現較大隱患。
2.4 設計理念不盡合理:園林綠化建筑多注重廣場特點及景觀效益,忽略了某些樹種,樹,花均為建筑色彩。景觀追求的高覆蓋率對其社會與生態利益關注不夠。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人們忽視長期收益,重視短期收益,綠化物種與其生態系統融合不緊密。
2.5 綠化缺乏長遠規劃:景觀在城市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很少有相關理論研究和科學理論指導,景觀管理違背城市發展進程。景觀美化工作開展初期,水文學、地質學、生物學等總體生態環境研究欠缺。在園林綠化結構中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植物種類單一、立體感相對較差,資本投資、綠化等諸多問題也不成正比。
3 園林管理工作創新策略研究
3.1 發揮自身優勢讓園林綠化有效開展:強化重點路段園林綠化施工,采用先進園林設計理念,對花草樹木重要綠化植物作出合理規劃,不論從植物色彩還是形態融合方面均可達到統一,并且展現了園林最具觀賞價值的同時,也要確保其有關設施的完好與清潔,從而確保設計的整體效果。與此同時,還需要做好園林時長的養護,讓園林實現長久應具備的綠化效果,還需要及時整修設施,充分發揮出它應具備的價值。
定期對園林綠化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教授園林綠化管理先進技術,提高園林綠化管理養護水平,延長園林綠化使用年限。與此同時,既需要招聘學術背景高、專業知識精湛的相關人員,又需要擁有大量實踐經驗才能給園林美化管理工作注入新鮮血液,讓它擁有卓越的管理水平才能在技術方面有相應保障。
園林綠化管理工作中采取按崗定制、劃片分析等方式,不管是建設方面還是維護方面都對有關工作做了細致劃分,分攤給個體,讓苗木從移植、栽種和養護方面由專人負責。
3.2 建設城市園林數字化管理體系:傳統辦公形式,利用數字化手段管理園林,如可通過網絡搭建信息平臺發布有關行業信息,對行業管理結構及從業人員信息進行管理,使信息公開透明,便于市民及時掌握綠化工作的相關情況,激勵市民參與,提高市民“護綠”意識,這種數字化辦公方式與傳統紙質辦公相比,不僅節省了成本,而且能夠充分發揮輿論力量推動園林綠化事業發展。
當前,許多園林綠化項目在選擇和投資時主要根據相關經驗進行,科學性、實用性不強,若在管理決策時,根據數字化進行,便可全面分析園林綠化信息并獲得測評結果,為園林綠化工程投資與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并且還可在場地選擇及苗木種類選擇等方面,對其價值進行評估以達到利益最大化。
利用數字化實施監管,并通過信息平臺、現場監測設施等動態監護園林管理,掌握園林動態,及時發現問題所在并加以糾正,從而降低工作人員懈怠現象,還可以很好地處理園林突發問題。又可通過信息平臺直接發布指令來確保指令準確,同時使得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收到指令而不拖延施工進度。
3.3 加大管理力度:通過對園林管理與綠化管理創新過程中強化管理,公共綠地養護,檢測措施彌補植物損傷與缺陷,保證樹木不會裸露于土壤表面,使其成活率最大化。隨著地溫度逐漸上升,綠化施工最佳施工時間會縮短和減少,應創新園林管理和綠化管理,并縮短工期,從而有利于植物存活。
與此同時,園區工作人員也應提高工作效率,在施工管理方面應加強并確保工作質量,合理地進行園林管理以及綠化管理相關工作,為園林綠化管理以及高效地提高工作質量奠定基礎,同時為生態環境保護打下良好基礎。
3.4 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園林管理與綠化管理不斷創新進程中,人才對各行業經營與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應提升園林綠化與綠化管理水平。強化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的質量,并進一步引入有專業知識與經驗的管理人才改善該領域處理方式,以此吸引更多該領域人才,使得園林綠化能夠得到有效管理。同時,結合園林自身特色,帶動各行業發展,適當調整園林現有產業結構,并開發相關旅游資源,通過開發新興產業與工程,加強園林植物栽培,進而推動園藝可持續發展,為人民群眾營造更優質生活環境。
在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之下,園林綠化管理工作既有機遇又有挑戰,城市管理者和廣大人民群眾均需對城市綠化作用有足夠的認識,一起努力有助于改善并解決園林綠化管理中存在的有關問題,同時也可以糾正園林綠化管理中的問題,從而實現園林綠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