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鑫



天弘基金杯·第十九屆上海“十佳理財之星”候選名單新鮮出爐,11家金融機構的20名個人和20支團隊脫穎而出,獲得了決賽的入場券。
10月8—10日,天弘基金杯·第十九屆上海“十佳理財之星”評選活動組委會組織多位專家對參賽選手提交的理財方案進行了綜合評審,11家金融機構的20名個人和20支團隊脫穎而出,拿到了決賽的入場券,他們將為最終的榮譽而繼續拼搏。
2023年,在平穩度過疫情高峰期之后,中國經濟逐步步入復蘇軌道,但老百姓在理財時依然存在不少困惑:買銀行理財產品還會不會虧損?權益類基金能否帶來良好回報?房價是否會止跌企穩?本屆評選活動以“高質量理財,高品質生活”為主題,組委會希望參賽選手能運用專業的金融知識,為老百姓提供高質量的理財服務,讓他們過上高品質的生活。
本次大賽還首次設置了投資收益挑戰賽的環節,考察理財師對基金配置的實際操作能力。部分理財師采取了相對穩健的操作策略,兼顧了風險與收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些一味追求高收益的理財師,反而在挑戰賽中表現欠佳。
從參賽的理財規劃方案來看,理財師能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給出切合實際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財解決方案。評委普遍認為,今年的理財規劃方案在個性化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多數方案能夠針對客戶的具體情況,制定規劃,不再是千人一面的模板化方案。以前方案中較少出現的稅收規劃,這次出現的比例比較高,職業規劃、家庭規劃等非金融解決方案也越來越受到理財師的重視。
美中不足的是,部分理財師對理財的認知仍存在偏差,在方案中推銷產品的傾向較嚴重,沒有充分考慮客戶的需求。一些理財師對個稅的抵扣政策缺乏了解,計算不準確。
在未來的1個多月里,20名候選人和20支候選團隊還將通過網上形象展示、大眾投票、專家面試等環節,角逐天弘基金杯·第十九屆上海“十佳理財之星”和“十佳理財團隊”的稱號,最終結果將于12月揭曉。
上海“十佳理財之星”評選活動由《理財周刊》雜志主辦,自2004年首次舉辦以來,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18屆。多年來,上海“十佳理財之星”評選活動發掘了一大批理財明星,他們有的踏上領導崗位,有的成為公司的業務骨干,有的成功地走上創業之路。今年的評選活動還得到了天弘基金管理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