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佳瑞
(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華北電力試驗研究院,北京 100040)
旋轉機械作為工業行業的重要設備,在工業生產中應用廣泛。若旋轉機械發生故障會嚴重影響現場生產,甚至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1]。針對上述問題,對發生故障的旋轉設備進行人工智能診斷已成為研究的重點問題,由此可進一步提高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
目前人工智能發展迅速,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其中云模型和LSTM算法近年來也受到諸多學者的關注。如張寬等人[2]基于不同故障的標準云模型與改進D-S證據理論建立故障診斷模型進行故障診斷。趙榮珍等[3]將處理后的信號云化,結合集成極限學習機進行故障診斷。田松峰等[4]采用EEMD處理信號后,利用云模型理論進行特征提取,結合支持向量機進行故障診斷。高玉才等[5]將振動信號輸入Bi-LSTM網絡中,獲取振動信號深層特征,最終通過全連接層和Softmax層輸出設備故障診斷結果。呂云開等[6]利用孿生神經網絡與LSTM相結合的故障診斷方法,對原始振動信號進行特征提取,根據相似度判斷完成故障診斷。魏永合、宮俊宇[7]提出將卷積神經網絡、LSTM模型和注意力機制相結合的故障診斷方法,加強故障特征明顯的信息,以此提高模型診斷準確率。
由上述研究成果可看出云模型和LSTM算法在故障診斷中已開展研究,本文作者基于此提出云模型與LSTM算法相結合的故障診斷研究,分別利用云模型中逆向云發生器算法和LSTM算法的信息記憶能力,實現旋轉機械故障診斷,并與能量法、SVM模型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驗證新方法的準確率。
設定X是一個定量論域,C用來表示X的定性概念,X中的x是對C的隨機實現,x對C的隸屬度μ(x)屬于[0,1],則x在論域上的分布為云模型,即:
X→[0,1],?x∈X,x→μ(x)
(1)
在云模型中,x被稱為云滴。云模型可以表示由定性概念到定量表示的過程,也可表示由定量到定性概念的過程[8]。
云模型主要有3個特征參數[9]:期望Ex、熵En、超熵He,通過3個特征參數表征不同故障的定量特征。
期望Ex表征樣本的中心點,即最典型樣本點;熵En表征樣本不確定性,即熵越大表明樣本模糊性越大;超熵He表征熵的不確定性,即體現云滴的聚集程度。
云發生器主要是指云模型生成的算法,包括正向發生器和逆向發生器。文中主要采用逆向云發生器模型,故簡要介紹逆向云發生器。
逆向云發生器是將定量云團轉化為定性概念的一種云發生器,最終由云模型的3個特征參數表示,如圖1所示。

圖1 逆向云發生器
逆向云發生器算法有2種:(1)是有確定度,根據確定度信息計算;(2)是無確定度,文中采用第二種算法,已知m個云滴信息,通過以下公式進行計算[10]:
(1)期望Ex的估計值
(2)
(2)熵En的估計值
(3)
(3)超熵He的估計值
(4)
利用云模型基本原理,以振動故障數據作為云團云滴,構建逆向云發生器,通過振動數據擬化作云團,以此轉化為定性概念,利用3個數字特征表征故障特征,從而應用到故障診斷模型中。由于逆向云發生器計算得出的是特征估計值,故樣本數據越少,誤差越大。隨著云滴即故障數據增多,誤差會相應減少,進一步驗證云模型在故障診斷中的可應用性。
LSTM即長短期記憶神經網絡,是為了解決循環神經網絡(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在長序列樣本中存在的梯度消失、梯度爆炸等問題而改善的神經網絡。LSTM改進點主要是在RNN基礎上增加了3個控制單元:輸入門、輸出門、遺忘門[11-12],如圖2所示。
其中遺忘門可以保留上一刻重要的信息,一些不重要信息進行“遺忘”,數學描述[13-14]如下:
ft=σ(Wf·[ht-1,xt]+bf)
(5)
式中:Wf、bf分別為遺忘門激活函數的權重與偏置。
輸入門決定了t時刻的輸入信號和t-1時刻輸出信號中保留信息,數學描述[13-14]如下:
it=σ(Wi·[ht-1,xt]+bi)
(6)
(7)
(8)
式中:Wi、bi分別為輸入門激活函數的權重與偏置;Wc、bc分別為輸入門激活函數的權重與偏置;Ct為新得到的細胞狀態信息。
輸出門決定了下一層隱藏的信息,數學描述[13-14]如下:
Ot=σ(Wo[ht-1,xt]+bo)
(9)
ht=Ot×tanh(Ct)
(10)
式中:Wo、bo分別為輸出門激活函數的權重與偏置。
由于LSTM算法采用門結構,可以將之前輸入的信息較好地保留到最后,不會導致傳播中途部分重要信息丟失,具備良好的長、短時記憶能力。而在故障診斷過程中,需要將連續的故障信息向后傳播,保證信息可持續性,可提高故障診斷準確率,從而進一步驗證了LSTM算法在故障診斷中具備可應用性。
實驗數據通過Bently-RK4轉子實驗臺模擬得到,如圖3所示。實驗臺主要由轉軸、軸承、傳感器、鍵相、油泵、儲油槽、圓盤、碰摩螺釘固定塊等部件組成。
振動信號采集系統如圖4所示,此實驗模擬轉子4種故障實驗,包括質量不平衡、轉子不對中、動靜碰磨、油膜渦動,采樣頻率為1 280 Hz,采樣點數為1 024,轉子轉速為3 000 r/min。

圖4 振動數據采集系統
由于采集振動數據含有其他噪聲等干擾,且不同噪聲干擾對后續特征提取及故障診斷影響較大,故在特征提取前對不同振動故障數據進行統一處理。文中采用EEMD方法對振動原始數據進行提純[15],通過全體噪聲均值方法削弱噪聲,利用相關系數法提取分解的有效IMF分量,從而實現降噪效果,作為云模型輸入數據進行特征提取。
文中采用云模型與LSTM算法相結合的故障診斷方法,通過云模型的逆向發生器進行計算,獲取各類故障的特征數據,并將它輸入到LSTM算法中進行故障診斷。為了驗證該方法的有效性,引用特征提取中常用的能量法和少量樣本常用的故障診斷SVM模型,原始數據相同,采用云模型和能量法分別進行特征數據提取,輸入到LSTM算法和SVM模型中進行故障診斷,對比不同方法之間的故障診斷效果。下列實驗中采用4種不同故障分類:質量不平衡、油膜渦動、轉子不對中、動靜碰磨。
3.3.1 基于能量法與SVM的故障診斷
通過實驗得到4種振動故障數據,采用EEMD進行降噪處理,得到有效IMF分量后計算能量分布,公式為
(11)
(12)
式中:ci(t)為原始數據分解得到的第i個IMF分量;Ei為每個分量的能量。
由于計算中發現分量能量量級相差較大,故統一處理,采用能量熵定義,即每個分量占總能量的百分比進行表示,其定義為
pi=Ei/E
(13)
(14)
由上述計算可得出不同故障的特征數據,此次實驗模擬4種不同故障類型數據,每種故障數據共獲取80個樣本,訓練和測試樣本平均分開。部分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能量法提取部分特征數據
文中采用試算法,確定SVM中懲罰系數C為2,核函數采用徑向基核函數。將上述的特征數據輸入到SVM模型中,得到故障診斷結果如圖5所示,故障診斷準確率如表2所示。

表2 能量法與SVM的故障診斷準確率

圖5 能量法與SVM的故障診斷結果
3.3.2 基于能量法與LSTM的故障診斷
采用與第3.3.1節相同的原始數據,利用能量法得出不同故障的特征數據,每個故障訓練樣本40個,測試樣本40個。特征數據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LSTM模型中隱藏單元數目設置為100,求解器設置為“adam”,執行環境選“cpu”,設置mini-batch size為27,maxEpochs為100。將特征數據輸入到LSTM模型中,得到故障診斷結果如圖6所示,故障診斷準確率如表3所示。

表3 能量法與LSTM的故障診斷準確率

圖6 能量法與LSTM的故障診斷結果
3.3.3 基于云模型與SVM的故障診斷
通過實驗獲取4種故障數據,利用公式(2)—(4)計算不同故障云模型特征數據,采用相同數量訓練、測試樣本。部分計算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云模型提取部分特征數據
SVM模型設置與第3.3.1中相同,將上述的特征數據輸入到SVM模型中,得到故障診斷結果如圖7所示,故障診斷準確率如表5所示。

表5 云模型與SVM的故障診斷準確率

圖7 云模型與SVM的故障診斷結果
3.3.4 基于云模型與LSTM的故障診斷
特征數據獲取與第3.3.3節相同,每個故障訓練、測試樣本也相同。特征數據如表4所示。
LSTM模型與第3.3.2中相同,將特征數據輸入到LSTM模型中,得到故障診斷結果如圖8所示,故障診斷準確率如表6所示。

表6 云模型與LSTM的故障診斷準確率

圖8 云模型與LSTM的故障診斷結果
為了驗證基于云模型與LSTM算法的故障診斷準確性高,上述引用了共4種故障診斷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對比圖5—6的故障診斷結果可以看出:采用能量法特征提取對于動靜碰磨故障診斷準確率較低,由于動靜碰磨產生能量發散,故特征提取數據偏差較大;由圖7—8的故障診斷結果可以看出:云模型特征提取對于故障數據與健康數據期望值偏差較小時,特征提取數據會存在誤差,故在質量不平衡、油膜渦動故障準確率偏低;由表2—6診斷準確率中可以看出:組合LSTM算法的故障準確率較高,對比于SVM算法準確率存在明顯優勢,驗證了基于云模型與LSTM算法故障診斷的優越性。
文中采用基于云模型與LSTM算法相結合的故障診斷方法,通過實驗獲取4種故障診斷數據,引用能量法和SVM模型共4種故障診斷方法進行對比分析,最終驗證了基于云模型與LSTM算法的故障診斷優異性。文中采用實驗獲取故障數據樣本有限,但基于小樣本情況下足以驗證該方法可實用性,證明了此方法在旋轉機械故障診斷中具備良好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