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
胡修道,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1952年在抗美援朝戰爭上甘嶺戰役中,他作為一個剛入伍不久的新兵,在第一次實戰中就打退敵人41次進攻,創造了志愿軍戰史上一人斃敵280多人的最高紀錄。
熱血青年
1932年,胡修道出生于一個貧困農民家庭,童年時的他吃不飽穿不暖。父親在他年少時就已離世,母親帶著他到處打工,勉強度日。胡修道15歲那年,正值內戰爆發,他被國民黨抓去當修飛機場的勞力,目睹國民黨的腐敗和對老百姓的壓榨,下決心參加人民解放軍,保家衛國。
1949年12月底,成都解放。解放軍南下大軍橫掃國民黨軍殘余,成都東北面的金堂縣內處處歡呼雀躍迎解放。在縣城北面金龍鎮凈因寺村里,17歲的胡修道聽到解放軍到來的消息,滿懷喜悅,熱血沸騰。
金堂解放后,解放軍戰士和征糧剿匪工作隊一邊深入農村剿匪,一邊深入田間地頭和群眾打成一片,一起干活,宣傳土地改革,講授勞苦人民翻身的道理。解放軍戰士和工作隊紀律嚴明,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視窮苦百姓如親人,胡修道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敬佩解放軍部隊。
不久,胡修道家也分到了土地、農具和房子。第一年辛苦耕種勞作就換來豐收,過上吃得飽、穿得暖的日子,這讓胡修道第一次有了當家作主的自豪,他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爭取進步,做新社會一個有作為的青年。
1949年初,各地仍有暗藏的土匪伺機犯亂,征糧剿匪是當時的主要工作。一天,正在金龍鎮場鎮趕場的胡修道突然在人群中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胡德茂。此人過去是當地出了名的惡霸,橫行鄉里、魚肉百姓,胡修道對他印象深刻。解放軍到來后,對胡德茂進行懲戒和教育,但胡德茂不但不知悔改,還勾結土匪,繼續與人民為敵,拉幫結派,不時騷擾和偷襲征糧隊,解放軍早就想將其團伙一舉殲滅。
此時,胡德茂頭戴一頂草帽,身著一身補丁的土布衣服,故意裝成普通趕場群眾,實則是來偵察動靜,然而卻被心細的胡修道發現了。機敏的胡修道找到鄉政府,帶領駐鄉解放軍迅速出擊,當街緝拿了胡德茂。
參軍報國
1950年秋,侵朝美軍把戰火燒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全國人民同仇敵愾,紛紛用各種形式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剛滿18歲的胡修道同樣心情激憤。
胡修道告訴母親,他要去參軍,要到朝鮮戰場上去英勇殺敵。望著已經長大成人的胡修道,母親心中不舍。一邊是祖國召喚,一邊是親情難舍,胡修道撫去母親眼角的淚水,耐心勸慰:只有消滅“豺狼”守好家門,才能換來幸福美好的明天。母親一邊擦淚一邊點頭,她為兒子的決定自豪。
1951年6月,19歲的胡修道正式參軍入伍,成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二軍第三十一師九十一團五連的一名新戰士。
隨軍入朝前,胡修道和母親告別,舍不得兒子的母親此刻卻非常堅毅,叮囑兒子不用記掛家里,上了前線就要英勇殺敵,母親的話給了胡修道無窮的力量。到了朝鮮后,胡修道所在部隊的任務是在后方開山辟路,遠方隆隆的炮聲激起他的斗志,他真想早日投入戰斗中。
志愿軍部隊里不時會有戰斗英雄下到連隊,講述他們的戰斗經歷。一天,來連隊作報告的英雄叫劉興文,在著名而慘烈的樸達峰阻擊戰中,他和戰友多次打退敵人進攻,曾趁黑獨自摸到敵人側翼,突然出擊全殲敵人并獨自堅守陣地一晝夜,打退敵人11次進攻,斃敵百余人,榮立一等功,被選入中國人民志愿軍英模代表團,回國參加1951年國慶觀禮,受到毛澤東等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胡修道原以為這樣一位響當當的英雄,一定長得十分健碩高大、膀闊腰圓,當見到英雄本人,才發現只是一名身形和普通人一樣的戰士。胡修道當即受到深深的震撼;一個人的力量不在外形,而在內心強大,在誓死捍衛祖國的尊嚴和保家衛國的不屈信念上。
戰場錘煉
1952年秋,朝鮮停戰談判再一次遭到破壞,美軍談判代表叫囂“讓槍炮來說話”。1952年10月,位于朝鮮江源道中部金化郡的五圣山上空戰云密布。10月14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糾集兵力6萬多人,調集 300門大炮、170輛坦克、出動3000架次飛機發動了“金化攻勢”,目標就是要拿下五圣山,而五圣山前突部位的上甘嶺是該戰斗爭奪的焦點。在部署作戰任務時,中國人民志愿軍總司令彭德懷明確指示,五圣山是朝鮮的中線門戶,一旦失守,后退200公里再無險可守。
1952年11月5日,上甘嶺爭奪戰已進入白熱化,胡修道所在連隊奉命守衛597.9高地。這處高地位于上甘嶺右側,也是敵方攻得最猛的地方,主要由3個陣地組成,靠前一點是9號陣地,右邊是10號陣地,左邊是3號陣地。胡修道由班長李峰帶領,與另一名叫滕土生的新戰士一起負責守衛3號陣地。經過多次戰斗,該陣地上的固定工事早被炮火摧毀,山頭上全是彈片和塵土,唯一堅硬的是一塊豎著的大青石,它深深地插進土里,上半截已被炸飛,只剩下半人多高的下半截,胡修道和班長等3人就藏身在大青石后面。
這一天,美軍發動了號稱“一年來最猛烈的攻勢”。從早上開始第一波進攻,敵方的炮彈如暴雨般傾瀉在我方陣地上,胡修道剛上戰場,雖然設想過戰爭的嚴酷,但沒想到這么激烈,一瞬間地動山搖,炮彈爆炸掀起的塵土和硝煙彌漫在整個山間。胡修道剛想抬頭探一下情況,一股嗆人的硝煙隨著炮火的熱浪襲來,差點令他窒息。
班長李峰是個老兵,作戰經驗豐富,他吩咐胡修道和滕土生掩護好自己,沉住氣不要慌,一會聽他命令。果然,不一會“隆隆”的炮聲停了,李峰抖了抖肩上的塵土喊:“快進戰壕!敵人要上來了!”胡修道隨班長來到戰壕前沿,探頭往陣地前一看,果然,山下全是密密麻麻的敵人,正借著各種山石和彈坑的掩護,一邊射擊一邊往上竄。子彈“嗖嗖”地打在志愿軍陣地前,掀起的塵土嗆進鼻孔也辣了雙眼,胡修道還來不及反應,這時,班長大喊一聲“打!”隨即打出一串串子彈。胡修道也跟著扣動扳機,卻緊張得不敢往陣地前看,只是胡亂朝下掃射著。敵人迅速逼近,班長急得大喊:“快扔手榴彈!”胡修道根本看不清敵人在哪里,只顧埋著頭一個勁把手榴彈、爆破筒往下面扔,“轟!轟!”敵人被炸得鬼哭狼嚎,一個個抱頭鼠竄。
打跑了敵人,胡修道仍在緊張的情緒中,班長表揚胡修道和滕土生的作戰表現,第一次打仗就能勇敢面對敵人的炮火,還打退了敵人第一波進攻,鼓勵他們要敢于面對敵人的再次進攻。
很快,敵人又發起第二波進攻。這一次,敵人很狡猾,隊形散得很開,想分散注意力。已經打出膽量的胡修道通過對山下敵人的觀察,向班長提出“包餃子”的打法:班長打敵人的左邊,他打敵人的右邊,迫使敵人往中間靠攏,滕土生負責等待敵人在中間擠成一團時投擲手榴彈、爆破筒,將敵人“包餃子”,給敵人以最大殺傷。這一招果然奏效,不但大量殺傷敵人,還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班長和滕土生都高興得直沖胡修道豎大拇指。
一戰封神
戰斗進行到半晌午,在指揮所的連長突然呼叫班長李峰,要他趕去支援9號陣地。班長臨走時,叮囑胡修道和滕土生守好3號陣地,兩人都堅定地點點頭。很快,敵人又開始新一輪進攻,陣地上的兩人抓起身邊一切可用的武器,或射擊或擲彈。突然,敵人發射的一枚燃燒彈在陣地前爆炸,胡修道的棉帽子被燒著,背上也著火,火焰燎得他的頭發“吱吱”作響,背上也陣陣灼痛。滕土生見狀連忙一把搶下胡修道著火的帽子扔掉,又用塵土撲滅了胡修道背上的火苗。此時敵人已經朝陣地前涌來,情勢非常緊急,就在這時,只聽“呼呼”炮彈掠過頭頂的聲音,那是我方觀察哨呼叫炮兵發射的炮彈,準確無誤地在敵群中開花,打得敵人四處潰散。胡修道完全忘記了身上的灼傷,端著槍還在一個勁掃射,直到看見敵人撤退,才從忘我的作戰狀態中清醒過來。
整整一上午,胡修道和滕土生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中午時分,旁邊10號陣地上的槍聲突然零落下來,觀察哨大喊10號陣地沒人了,要胡修道快去支援。胡修道急忙拿著武器趕過去,發現10號陣地只剩下一名重傷員,而陣地前已經有敵人攻了上來。胡修道立刻扔出兩顆手榴彈,又端著槍一陣猛射,硬是把敵人又打了回去。
這時排長郭三旦也從9號陣地趕過來支援,可他剛到10號陣地,敵人的一顆炮彈就在他身邊爆炸,郭排長一下倒在血泊中。胡修道忍著悲痛,一個人守在10號陣地上,獨自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下午時分,前來增援的戰友趕到10號陣地,胡修道剛想松一口氣,觀察哨突然大喊,3號陣地沒人了,要胡修道趕回去守衛。原來,堅守3號陣地的滕土生負了重傷,剛剛被抬了下去。
胡修道重新趕到3號陣地,發現敵人這一波進攻較之前的更為猛烈,10多輛坦克在山腳一字排開,對著山頭陣地猛轟,不一會兒,一群又一群的敵人向陣地上沖來,守在陣地前的胡修道把身邊所有的手榴彈、爆破筒全扔下去,顧不得自身安危,端起一挺機槍,探出身子“嗒嗒嗒”的左右掃射,打得敵人成片倒下。隨后,敵人數次沖鋒又都被胡修道憤怒的機槍和后方支援的炮彈打了下去……
黃昏時分,硝煙散去,戰斗結束,陣地前堆滿敵人的尸體,597.9高地仍牢牢地控制在志愿軍手中。戰斗結束后,志愿軍觀察哨很快統計出了戰果,由胡修道守衛的陣地,這一天一共打退了敵人41次進攻,斃敵280多人,創造了志愿軍戰史上單兵作戰的最高紀錄。
胡修道過人的膽魄和英雄氣概,給敵人以極大震懾,給志愿軍指戰員以極大鼓舞。為表彰胡修道的英勇事跡,中國人民志愿軍軍部授予他“一級戰斗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和“金星獎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