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曦
石榴,是千屈菜科,屬落葉灌木或喬木。葉子常對生,呈紙質狀,較薄,為矩圓狀披針形。花大,花瓣大多為紅色,漿果為近球形,肉質外種皮為淡紅色至乳白色。
人們借石榴多籽,來祝愿子孫繁衍,家族興旺昌盛。石榴樹是富貴、吉祥、繁榮的象征。
據西晉張華的《博物志》中記載:“漢使臣張騫出使西域時,得涂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安國”是現在的布哈拉,“石國”是現在的塔石干,都是中亞地區,所以稱石榴為“安石榴”。
東漢末年,蔡邕在《翠鳥詩》中寫道:“庭陬有若榴,綠葉含丹榮。” 這是現存古詩中最早提及石榴的作品。
建安詩人曹植有詩:“石榴植前庭,綠葉搖縹青。丹華灼烈烈,璀彩有光榮。” 直接將石榴紅花綠葉的絢麗燦爛比作女子的美貌,這是文學史上首次以石榴花比喻女子的作品。
南北朝詩人何思澄在其《南苑逢美人》詩中也有兩句:“風卷蒲萄帶,日照石榴裙。” 用石榴裙暗比心中的女子。
到了唐代,由于武則天的酷愛和推崇,石榴的栽植蔚然成風,并很快形成了“榴花遍近郊,城郊栽石榴”的盛況。
宋代時期,石榴的種植已遍布村村寨寨,有“安石榴為村客”之稱。宋人陳深《題錢舜舉寫生五首》之一的《石榴》開創了題畫石榴詩的先河,以石榴為吉利寓意的經典畫作《榴開百子》《三多》《華封三祝》《多子多福》等,表明這時期以石榴為題畫的熱潮逐漸興起,并一直延續到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