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倩倩
豫商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剖析豫商文化的價值意蘊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創新和中原文化的建設都提供了有力支撐。本文在厘清豫商文化所包含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著重闡釋了其在大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等方面的教育價值和實現方式,以利于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和愛國情懷。
中原文化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是中華文化的母體和主干。豫商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豐富、影響深遠、與時俱進,相較于其他的晉商、徽商等商幫文化,它所具有的獨特價值意蘊影響著豫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學術界不少學者紛紛對豫商文化展開研究。許慶賀(2019)梳理了當前弘揚與傳播豫商文化的績效現狀,認為豫商文化的弘揚與傳播呈現出成績與問題同在、效益與不足并存的矛盾狀態,體現在傳播主體多元化但缺乏融合效應;傳播媒介多樣化但缺乏輻射效應;傳播樣態多型化但缺乏品牌效應,提出了進一步優化傳播績效的政策建議。彭博(2020)追溯了豫商文化的起源和由來,以豫商代表康百萬家族和其“留余”家訓介紹了豫商文化的精神內核和對財富傳承的啟示,告誡人們要從豫商文化中汲取力量,又要以發展的眼光全方位地對企業進行規劃管理。李銳東(2020)從豫商文化對全球價值鏈的影響和全球價值鏈對豫商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兩個維度闡述了豫商文化和全球價值鏈的關系,并提出通過建設新型企業文化、拓寬傳播渠道、發掘國際市場需求等措施促進豫商文化融入全球價值鏈。
盡管學術界關于豫商文化展開了一系列探索,但總體來看,大多數文獻仍停留在價值內涵和如何有效進行傳播的層面。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高等院校肩負著知識灌輸和價值觀引導的重要任務,有義務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特別是豫商文化引入校園,為優秀人才的培養添磚加瓦,但鮮有學者研究豫商文化的教育價值及在高等院校如何有效傳播這一課題,因此本文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研究。
一、豫商文化的精神內核
豫商是河南商人的統稱,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豫商指的是在河南省內或其他區域從事商業活動的河南籍商人,而廣義的豫商在范圍上還包括在河南省內從事商業活動的非河南籍商人。在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了很多豫商的代表人物,如先秦時期的范蠡和呂不韋,兩漢時期的樊重,明清時期的康百萬家族以及當代的胡葆森等人,他們的事跡均被世人稱頌且對于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豫商在長期的商業活動中積淀了很多優秀文化。物質文化是指豫商在商業經營過程中生產的商品和實物,如商品款式、建筑和景觀等,精神文化是指豫商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表現出的價值觀,包括規章制度、風俗習慣、人文道德等。
二、豫商文化的教育價值
豫商文化內涵豐富、影響深遠,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強大的思想基因,而大學生正處于文化素質養成的關鍵時期,應該積極汲取豫商文化所具有的價值內核,豫商文化針對大學生群體的教育價值主要包括:德育價值、智育價值、體育價值、美育價值和勞育價值。作為人才培養主陣地和大學生主要活動場所的高等院校,更有責任將科學知識和文化知識進行融合,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以達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
(一)豫商文化的德育價值
豫商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無一不表現出熱愛祖國、鉆研進取、遵紀守法、誠信為本、樂善好施的優良品格,這種優良品格與當代大學生需要踐行的愛國、誠信、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全契合,豫商文化的傳承對于大學生道德品質、愛國情懷的培養及精神風貌的塑造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豫商文化的智育價值
豫商在商業經營活動中表現出重商、尊商的態度。豫商留下的產品設計工藝、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建筑景觀、規章制度等都凝結著豫商的智慧,如河南鞏義的康百萬家族之所以能夠經歷400年而不衰,依靠的就是獨特的經商之道以及對子女后代教育的重視,康氏家族從事商業及人際交往所遵循的“留余”思想也為后人所傳頌和借鑒。
(三)豫商文化的體育價值
豫商文化中的吃苦耐勞、腳踏實地、重視合作、善于競爭的精神對于當代人來說具有重要的體育價值。如康百萬家族的相公制和柜先制都體現了康氏家族善于團隊合作的特點,正是由于東家和職員的高效合作才能使康家的商業不斷壯大,經久不衰。
(四)豫商文化的美育價值
豫商文化的美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物質層面的美,體現在產品設計、景觀設計、住宅建造等方面,如瓷器、年畫、泥泥狗和汴繡等豫商產品,如康百萬莊園、商水葉家大院、滎陽秦家大院等豫商建筑;另一個是豫商的精神美,如著名豫商商標“三全、宇通、建業”等都蘊含著特殊的寓意且具有設計之美。
(五)豫商文化的勞育價值
豫商文化的勞育價值除體現在豫商的吃苦耐勞,還表現在勇于拼搏、敢于創業的精神。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豫商也發現并積極探索創業的途徑,具有敢為人先和勇于創業的精神,如胡葆森就是創業成功的典范。
三、豫商文化在高校的傳播路徑
由于豫商文化對當代大學生具有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等方面的教育價值,在負有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命的高校開展豫商文化教育既順應了優秀文化傳承的時代潮流,又豐富了其傳承的具體內容。
(一)激發學生汲取和弘揚豫商文化的熱情
豫商文化傳播的初期可以通過政府和高校聯合舉辦的多種宣傳活動實現,目的是使豫商文化出現在學生的課外活動中,成為高校學生可接觸的內容之一。在傳播中期要保證相關傳播渠道常態化,形成良好的豫商文化傳播氛圍。具體而言,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政府可聯合高校舉辦以“豫商文化進校園”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可采用校園宣講、社團展示、藝術表演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對豫商文化的學習興趣。校園宣講是指在各高校舉行以豫商文化為主題的校園展覽,通過展出豫商產品、景觀模型等帶動學生走進并認識豫商文化的實體。社團展示是指委托相關文化傳播社團開展以豫商文化的傳承為主題的活動,通過社團活動帶動更多學生加入社團,從而加入豫商文化傳播群體。藝術表演是指通過獎項激勵的方式鼓勵在校大學生進行真實豫商故事的敘述和情景再現。通過以上多種形式的結合可有效促進豫商文化在校園里的傳播。
(二)加強豫商文化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在學生學習豫商文化的過程中,教師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教師的業務水平、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培養質量的高低。高校可定期組織豫商文化知識的培訓,拓寬專業教師的知識面;在豫商文化宣傳活動中,學校可以組織豫商文化的研討會,方便教師互相評議、交流經驗;也可以定期選派教師外出訪學交流,促進豫商文化師資隊伍的層次提升;還可以開展“豫商文化教育優秀教師”評選活動,來進一步激發豫商文化師資隊伍的工作熱情。
(三)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應當著力建設以豫商文化傳播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可在原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增加案例教學,如設置豫商故事、豫商企業文化、豫商精神等模塊,使學生在理論上了解更多關于豫商文化的知識。此外,還可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到現代成功的豫商企業去參觀學習,使學生真切感知豫商文化的魅力所在,除了“走出去”還可以“引進來”,通過邀請企業相關工作者或研究豫商文化的學者走進校園作專題報告,也可以通過學校和企業共建課程的形式給學生講授豫商文化知識,形成教學效果的良性互動。此外,學校應當有效發揮實踐教學基地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資源開展體驗式教育,可以與各地博物館等單位合作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調研、參觀和工作人員的引導講解,使學生們切身感受豫商文化的魅力。
(四)建立豫商文化教育資料庫
高校圖書館可以根據在校學生的興趣方向有針對性地搜集、管理、儲存關于豫商文化和豫商事跡的圖書資料,建立完善的豫商文化教育資源信息庫。一方面可以方便學生檢索相關資料進行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定期從信息庫中推送案例或信息給學生,提升豫商文化的傳播效率。學校還可以建立豫商文化研究社團,鼓勵在校學生積極加入,定期進行研討、宣傳,同時科研部門可配合設立校級的豫商文化研究項目,將學生的研究成果納入教育資料庫中永久保存。
結語:
豫商在商業經營活動中形成的豫商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具有較高的德育、智育、體育、勞育和美育的價值。高校作為知識和文化傳播的主陣地,應肩負起弘揚和傳播優秀豫商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