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漾檬 趙俊伊
(青島市李滄市政工程建設養護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100)
排水管道作為市政排水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管道性能與施工質量直接決定著管網總體運行工況。原有市政排水工程經過長時間的運行,管道使用性能下降,排水管網運行期間常出現滲漏、堵塞、變形等故障問題,排水效果并未達到預期要求。因此,應重點分析排水管道管材選用問題,采取科學的管道施工技術,建設高品質市政排水工程,保證管網運行順暢。
1.1.1 混凝土管
混凝土管是在模具內現澆混凝土與綁扎鋼筋,等待混凝土固結成型的一類管道,根據管道內徑或承壓能力來區分種類,可分為大直徑管、中直徑管與小直徑管,也可分為壓力管與低壓管。同時,混凝土管接頭型式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具體可配備承插式、平口式、企口式等接頭型式的混凝土管道。根據實際應用情況來看,混凝土管有著成本低廉、易于安裝的優勢,但耐腐蝕性能略有不足,不適用于現場分布鹽堿地帶的市政排水工程,且管道內水流速度緩慢,容易出現細菌滋生、管道堵塞現象。如果最終選用混凝土排水管道,需要沿途每隔20~30m設置一處檢查井,在管網投運使用期間定期開展維護清淤作業[1]。
1.1.2 金屬管
市政排水工程常用的金屬管分為鍍鋅鋼管、鑄鐵管兩種。1)鍍鋅鋼管,以熱鍍鋅鋼管為主,提前做好鋼管清理作業,依次放入氯化銨溶液槽與熱鍍鋅槽內處理,高溫條件下逐漸在鋼管表面形成合金層,有著抗壓能力強、鍍層均勻、耐腐蝕、使用壽命長的優勢,但采購價格較為高昂,當前主要用于特殊場景下的市政排水工程,管內粗糙系數在0.013左右,實際排水速度較慢;2)鑄鐵管,鑄鐵在高溫條件下經過澆鑄成型管道,采購價格較為低廉、抗腐蝕性強,使用壽命長,適用于采取埋地敷設形式的市政排水工程。同時,普通鑄鐵管存在質地脆、抗拉強度低的局限性,優先配置新型球墨鑄鐵管,并采取承插連接方式,以此來提高管道韌性與延伸率。
1.1.3 塑料管
塑料管是以合成樹脂等作為原料,添加多種添加劑,后續采取擠壓工藝制成管道,有著質地輕、無異味、耐腐蝕的優勢,管道使用期間基本不會出現堵塞、積垢現象,但在高溫、低溫條件下容易變形。在市政排水工程,主要使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PVC-U硬聚氯乙烯管兩種塑料管道。1)HDPE管道,采取平滑內壁與環狀波紋外壁結構形式,設置橡膠圈承插接口,有著易于施工、基礎要求寬泛、耐腐蝕性強的優勢,可以適應惡劣環境,主要使用雙壁波紋管,如果排水管道管徑值超過1200mm,則選用結構壁管;2)PVC-U管道,此類管道不但具備常規塑料管道各項特性,還具備密度高、耐腐化的優勢,管徑值普遍不超過600mm,最大管徑值為1200mm,如果對排水管道的抗壓能力有著嚴格要求,不推薦使用此類管道[2]。
1.1.4 復合管
復合管結構由工作層、支承層與保護層三部分組成,以水泥材料或是環氧樹脂作為管道內襯,摻加多種金屬材料制成,具體包括玻璃鋼管、鋼塑復合管、塑覆銅管、鋁塑復合管等種類。以玻璃鋼管為例,由玻璃纖維、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等原材料制成,有著抗腐蝕、高強度、摩擦阻力小、電熱絕緣性好的優勢,適用于設計年限在50年左右的市政排水工程。
1.2.1 水力條件
在相同施工條件下,所選用排水管道的水力條件越好,則市政排水管網的實際排水能力越強,可以在短時間內把城市廢水排放至污水處理廠,并在間接層面上起到強化城市洪澇災害抵御能力的作用。以混凝土管、鋼塑復合管兩種管道為例,在相同管道規格情況下,兩種管道的水力坡度保持一致,鋼塑復合管的排水流量、排水流速明顯超過混凝土管道,所承受荷載也略大于混凝土管道,有利于強化市政排水管網的排水能力。例如,在兩類管道的管徑值均為200mm時,水力坡度均為0.8%,混凝土管道的流量與流速分別為1024L/s和0.905m/s,鋼塑復合管道的流量與流速值為1303L/s和1.152m/s。
1.2.2 溝槽回填斷面
在管道尺寸一致、溝槽內管頂覆土厚度一致的情況下,溝槽開挖量與回填量取決于管道種類,如果盲目選用排水管道,會增加額外工程量與造價成本。以普通混凝土管道和鋼塑復合排水管道為例,二者均采取方溝形式,普通混凝土管道的溝槽回填斷面面積較大,砂礫墊層換填土方量更多。而鋼塑復合管道由于壁厚值較小,可以在相同管徑條件下適當減少管道溝槽開挖量與回填量,這有利于控制造價成本與縮短工期時間。
1.2.3 施工難易程度
不同種類排水管道的施工難度存在差異,普通混凝土管道由于自重量較大,需要配備專用運輸工具把管道轉運入場,并采取起吊安裝方式把管道平穩放置在管道基礎結構上,整體工序流程較為繁瑣,中途容易出現管道碰撞、開裂、破損問題。而鑄鐵管、鍍鋅鋼管等金屬管道同樣存在自重大的問題,管道不易安裝,還需要增設管道除銹、預變形等額外步驟。在不考慮管道使用壽命、采購成本、力學性能等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優先選用自重較輕、易于安裝的塑料管道。同時,確定管道管材后,盡量配備圓形排水管道,圓形管道具備直接下管敷設條件,可以進一步降低施工難度。
1.2.4 造價成本
不同種類、不同管徑的排水管道采購價格有所不同,需要結合市政排水工程實際情況,以管道管徑要求作為管材選擇依據。例如,在排水管道管徑值不足DN400時,普通混凝土管道的采購成本最為低廉,但由于此類工程建設規模較小,也可選用HDPE等其他管材,總體造價成本不會發生明顯變化。而在排水管道管徑值超過DN400時,在管道鋪設長度小于1km時選用PE鋼肋復合纏繞管,鋪設長度超過1km時優先選用普通混凝土管道。如果工程設計使用年限較長,或是對管道力學性能提出嚴格要求,再挑選其他種類管道。簡單來講,需要綜合考慮各類排水管道的總體使用成本,包括運輸費用、安裝費用、基礎鋪設費用、后期維護費用等[3]。再結合管道使用年限,在滿足市政排水工程建設標準、設計要求的前提下,配備平均使用成本最低的排水管道。
2.1.1 溝槽開挖
在溝槽開挖環節,提前確定排水管道敷設位置,在現場標記溝槽開挖軸線與邊線,探明地質情況與地下水位,如果分布地下基礎設施,對既有設施進行遷移處理,或是調整排水管線路徑。而在地下水位偏高、周邊匯集地面積水時,則開展降排水作業,溝槽邊線外側設置臨時排水設施,沿開挖軸線兩側對稱設置若干座輕型降水井點,抽采地下水與攔截地表徑流。前期準備完成后,采取機械開挖方式,分層向下開挖溝槽,定期檢查開挖深度與開挖邊坡坡度是否達標,開挖至底部設計標高上方0.2m后,切換人工開挖方式。最后,清理溝槽底部,保持槽壁垂直、槽底平整狀態,檢查開挖深度與底部壓實度是否達標,如果存在超挖、欠挖問題,分別采取人工補挖與回填夯實處理措施。如果開挖期間遇到不良地質問題,暫時停止開挖作業,判斷既定施工方案是否適用,重新確定方案后,再繼續開挖溝槽,并在開挖完畢后立即進入管道基礎施工工序,避免因溝槽長時間暴露出現各類問題。
2.1.2 管基施工
在管道基礎施工環節,提前做好地質勘察工作,判斷溝槽底部天然地基承載性能是否達標,對底部進行夯實處理,如果存在軟弱地基等不良地質問題,則根據地層種類采取恰當的軟基處理方式。隨后,在溝槽底部標記管道基礎位置,采取混凝土基礎型式,支設模板與現澆混凝土,使用強度等級超過C25的混凝土材料。待混凝土澆筑、振搗完畢后,開展養護作業,以保持混凝土濕潤狀態、控制混凝土內表溫差作為養護重點,到達養護時間后檢測試塊強度,強度達標后即可拆除模板,檢查混凝土基礎外觀質量與修補破損部位。最后,為改善管道受力狀態,在基礎結構成型后,沿管道安裝軸線在基礎上鋪設中粗砂墊層,墊層厚度控制在0.2m左右,把墊層夯實整平,墊層壓實度不得低于90%。
2.1.3 管道安裝連接
1)在排水管道安裝環節,提前檢查管道外觀質量與規格尺寸,清理壁面附著物與內部掉入異物,涂刷防腐保護漆層,修補砂眼、裂縫等破損部位。對于金屬管道,額外采取防銹處理措施,清除殘留銹跡與涂刷防銹漆層。隨后,重復檢查管道基礎結構,以基礎結構位置、墊層厚度、溝槽底部與結構頂部標高作為檢查內容,確定無誤后,即可正式安裝管道。最后,采取起吊安裝方法,設置吊索吊具,在各處吊點位置加鋪橡膠墊層等緩沖防撞材料,各節段管道上設置數量不少于2個的吊點,把管道起吊至溝槽上方后平穩下落在基礎結構上,調整管道水平位置與高程,檢查安裝偏差是否超標,保持管道中心點與軸線重合狀態。以DN1000排水管道為例,要求高程偏差不超過±10mm[4]。
2)在排水管道連接環節,根據管道材質來選擇連接方法,包括卡箍連接、柔性機械連接、焊接、粘接為例。以卡箍連接為例,適用于金屬管道,提前對準相鄰節段管道管口,清理管道內外層,保持管道表面潔凈狀態,在接口下面直管位置套設卡箍,把卡箍上半部向下翻轉,再把直管插入橡膠密封套內部,調整位置后復位橡膠密封圈,外側設置卡箍,保持卡箍螺栓交替鎖緊狀態。待管道連接完畢后,管道頂部覆土,控制覆土厚度,用于臨時固定管道位置,避免后續在溝槽回填期間出現偏位、錯位情況。
2.1.4 閉水試驗
在閉水試驗環節,提前完成檢查井清理與修補缺陷、檢查沖水閥門與排水閥門、設置水位觀測標尺、封堵全部預留孔洞、清理溝槽內部積水等準備工作。在管徑值不足700mm時全段開展閉水試驗,管徑值超過700mm時挑選1/3以上管段開展試驗[5]。隨后,向管道內部注滿水,關閉全部閥門,分級把管道水壓提升至工作壓力,持續12h,同步記錄管道滲水量,始終保持試驗水頭恒定狀態,最終把補水量、管段長度、觀測時間等數據導入計算公式,求解管道實測滲水量,再根據管道種類來判斷試驗質量是否合格。如果未通過閉水試驗,則找出滲漏點,分析滲漏原因,修補管道滲漏部位。
2.1.5 溝槽回填
在溝槽回填環節,為避免管道一側承受過多土壓力而偏位,要求施工人員沿軸線兩側對稱、同步回填溝槽,提前清理溝槽內部積水,檢查回填土質量,篩除直徑超過40mm塊石,對含水量超標的回填土進行翻曬晾干處理。隨后,分層回填溝槽,單層回填高度控制在0.2m以內,同步開展夯實作業,檢測回填層壓實度達標,再重復上述操作,直至回填層頂面標高到達設計標高。同時,搭配采取機械回填與人工回填方法,以排水管道基礎兩側、管道頂部上方0.5m以內區域作為人工回填范圍,剩余區域作為機械回填范圍。
2.1.6 質量通病防治處理
在排水管道施工期間,難免出現管道偏位、檢查井變形、管道滲漏等質量通病,施工人員需要了解問題成因,提前采取防治處理措施,并在問題出現后立即進行返工處理,避免遺留質量隱患。以管道偏位為例,形成原因包括管道基礎沉降、測量誤差、外力碰撞管道、溝槽單側回填,需要采取保護測量成果、復核檢查、檢驗管道基礎質量、兩側對稱回填溝槽等防治處理。如果仍舊出現管道偏位情況,則重新開挖溝槽,把管道復位校正后,再行回填夯實溝槽。
早期市政排水工程采取管道開挖敷設技術,在工程現場開挖溝槽、制作管道基礎與鋪設管道,再把溝槽進行回填處理,土方開挖與回填量較大,還會對市政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造成影響,存在工程量大、工期時間緊張、造價成本高昂的局限性。對此,在敷設小管徑排水管道,或是排水管道對標高水頭、流向無特殊要求時,可以應用導向鉆施工技術,在現場地層內鉆設孔道與回拉管材,在管道周邊注漿嵌填,即可在不開挖情況下順利完成排水管道施工作業。
2.2.1 工作井及出入土坑施工
測量人員參照施工圖紙,在現場標記導向軌跡、出入土坑與工作井位置,對測量成果進行復核檢查。隨后,對工作井、出入土坑位置的現場地面或是道路路面進行開挖破鑿處理,采取人工挖孔方式來分層開挖土方,定期檢查井底、坑底標高值。確定出入土坑與工作井的開挖深度到達排水管道底部標高下方0.5m處,即可結束開挖作業,清理坑內雜質異物,保持坑底平整、硬化與干燥狀態,禁止匯集積水[6]。
2.2.2 鉆機就位
在鉆機就位環節,施工人員把鉆機轉運布置在現場指定位置,檢查鉆機水平位置偏差是否超標,鉆機底部墊設墊塊來維持平穩狀態,并把鉆機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5%以內,布置就位后進行調試檢查。隨后,根據現場地質條件來選擇鉆頭品種。例如,在現場分布粗粒砂層時,選用硬質合金鉆頭,此類鉆頭具備耐磨性,使用壽命較長,導向鉆進期間基本不會出現鉆頭破損、掉落情況。而在工程現場分布致密砂層時,配備小尺寸錐形鉆頭,此類鉆頭可以維持較高推進速度,有利于控制導向鉆進方向。
2.2.3 泥漿制備
在泥漿制備環節,根據市政排水工程現場情況、施工要求來確定泥漿性能指標。正常情況下,要求泥漿pH值保持在8~10以內,泥漿在一般地層中的0.5h失水量不超過15ml,泥漿在易坍塌松軟地層中的0.5h失水量不得超過5ml。確定泥漿性能質量達標后,施工人員在導向鉆進期間持續向孔道注入泥漿,根據擴孔階段來調整注漿壓力與泥漿流量,通過循環注漿來清理鉆屑,在孔道表面形成保護性泥皮,預防孔道坍塌等施工問題出現。同時,為節省泥漿耗用量,在現場修筑泥漿沉淀池,把廢棄泥漿輸入沉淀池內靜置一段時間來恢復狀態、去除鉆渣,處理后的泥漿再次投入使用[7]。
2.2.4 管道連接
在管道連接環節,優先選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材質的排水管道,檢查管道密度、短期彈性模量、抗拉強度、環向剛度等性能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并清理管道表面灰塵污漬與毛刺,保持管道切割斷面平整、光滑狀態。隨后,采取熱熔連接方式,保持相鄰節段管道接口對準狀態,使用夾具固定接口位置,把管道保持在相同軸線上,錯邊量控制在3mm以內、不得超過10%管道壁厚值,對管道接口進行加熱處理,高溫條件下出現熔化現象,勻速把熔化狀態的接觸面相互粘結,采取翻邊措施來形成凸球。最后,靜置一段時間等待管道接觸面自然冷卻至室溫,檢查連接部位是否存在氣孔、裂縫、鼓泡等質量通病,重復上述操作連接剩余節段排水管道。同時,對排水管道的連接部位力學性能進行檢測,隨機抽取少數連接點作為樣品,排水管道接頭數量低于200個時挑選1組接頭進行檢測,排水管道接頭數量較多時從每200個接頭挑選1組進行檢測。
2.2.5 導向鉆進
在導向鉆進環節,提前做好檢查電源、盒內裝入探頭、鉆桿上固定安裝探頭盒、清理鉆頭噴嘴內部堵塞物等準備工作,把鉆頭頂角與深度調整就位,根據現場情況采取回轉鉆進或是造斜頂進方式,沿途標記若干測點來顯示鉆進軌跡。隨后,把鉆頭鉆進至設計深度,調整鉆頭鉆桿水平位置與朝向角度,調節完畢后開展水平鉆進作業,嚴格控制鉆進速度,分段依次完成鉆孔作業。如果鉆進距離較長,需要中途加接鉆桿,加接完畢后重復測量調整鉆頭鉆桿位置。最后,待導向鉆進完畢后,取出鉆桿鉆頭,停止輸送鉆進液,檢查成孔質量是否達標,立即進入下道工序,避免因工序銜接不到位而出現塌孔等施工問題。
2.2.6 分級擴孔與管道回拉
在分級擴孔環節,根據孔道直徑要求來確定擴孔遍數,施工人員卸除導向鉆頭,更換反擴鉆頭與安裝分動器,以孔內鉆桿、擴孔鉆頭、分動器、后續鉆桿作為連接方式。待首次擴孔結束后,施工人員卸除反擴鉆頭與分動器,把鉆機鉆桿和后續鉆桿相互連接,重復開展擴孔作業。最后,完成全部擴孔作業后,保持鉆桿與擴孔器、反擴鉆頭連接狀態,通過分動器連接排水管道,在孔道內朝指定方向拖動管道,直至全部管道鋪設就位后,測量調整管道水平位置與管底標高,保持管道中心點與安裝軸線重合狀態,即可拆除鉆桿,回填工作井與出入土坑,結束排水管道施工作業。正常情況下,使用全站儀、水準儀等儀器設備來檢測管道安裝質量,要求排水管道中線平面位移偏差值不超過100mm,管道內底標高偏差控制在-80mm到40mm以內。
綜上所述,為保障市政排水工程順利交付,盡量預防管道滲漏、變形破裂等質量通病出現,使得市政排水管網發揮出應有作用。施工單位必須提高對排水管道施工活動的重視程度,根據工程建設標準、設計要求來選擇管道種類,掌握開挖施工、導向鉆進施工兩項技術的正確工藝做法,全程把控排水管道現場施工質量,樹立質量預防意識,編制面向典型質量通病的防治處理方案,為工程建設質量提供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