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梓恩
11月4日,2023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平谷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圓滿閉幕。據了解,為期三天的大會定位農業科技創新高端國際盛會,并以“創新農業共享未來”為主旨,圍繞“糧食安全與未來農業”主題,邀請來自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具有影響力的科學家、教育家和企業家參會。
據悉,大會舉辦了近20余場論壇活動,近800位國內外嘉賓齊聚一堂,共話世界農業科技創新領域前沿話題,共享最新農業科學技術成果,進一步推動產學研合作與成果轉化,培育全球農業發展新動能,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當前,全球糧食和營養安全是人類持續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據聯合國最新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7億,為人類提供營養和可持續的食物是各國的首要任務。業內人士表示,農業食物系統成為推進食物安全與營養安全保障的重要載體,未來全球各國的農業食物系統都需要向更營養健康、更綠色低碳、更高質高效轉型,而科技創新發揮著關鍵作用。
本次大會上,農業科技創新成為“關鍵詞”之一。與會代表指出,科技創新對于提升食物供給能力、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韌性、催化農食產業變革以及提供營養安全的膳食有著重要推動作用,是實現農業食物系統轉型的關鍵途徑,更將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未來農業領域高質量發展勢必需要通過創新來實現。而作為農業科技創新重要驅動者之一,企業家和民營企業正持續為行業貢獻更多創新技術與解決方案,這對農業科技創新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與此同時,他們在技術領域的不斷研發創新,也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持久驅動力。
一個鮮明的例子是,在我國,禾豐股份率先實現了肉雞飼料抗生素的零添加。通過疫苗的免疫,提高環境衛生水平,加強生物安全控制和飼料營養,禾豐的肉雞發病率極低。近年來,該公司白羽肉雞業務發展迅猛,目前已成為國內白雞行業舉足輕重的龍頭企業。據悉,該公司2022年入選WATT國際傳媒發布的全球TOP肉雞生產企業榜單,排名第5位。而實現上述成果的主要原因,則無疑與該公司在技術研發領域的精耕密切相關。
近年來,伴隨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業科技創新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業生產效率等得到顯著提升。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下,農業領域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也有了更為廣闊的施展空間。
農牧業觀察人士指出,對于農業食品企業而言,結合實際業務,加強農業科技基礎研究、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創新,并引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是提升自身生產效率與質量、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所在。
“研發是禾豐創新的基本手段,我們非常關注創新。”禾豐股份董事長金衛東在本次大會前的“WAFI大咖對話”上說道。據了解,該公司已在飼料、禽產業、豬產業、生物添加劑技術等領域建立集產業養殖技術、飼料產品技術、生產加工技術等“多位一體”的科研團隊。并且早在2006年,公司就與具有百年歷史的荷蘭皇家DeHeus公司合作,通過借鑒全球先進技術資源,在飼料“安全優質”“精準高效”“無抗環保”“原料替代”等方面始終保持技術領先優勢。2023年以來,其更在肉禽飼料、豬飼料、反芻飼料、智能喂養與數字管理等多個領域實現不同程度突破。截至上半年,公司已累計獲得授權專利250項,其中發明專利69項,并獲得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豐收獎一等獎、近20項省部級科技獎勵。不僅如此,據其最新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禾豐股份研發費用達0.71億元,同比增長17.38%,為研發創新提供充足動力。目前該公司在科技創新領域一系列舉措成效顯著,為自身及行業發展進一步奠定了技術根基。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指出,在科技方面,要強化農業科技,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頂層設計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農業領域企業的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而就企業發展而言,加強農業科技研發創新水平,推動科技與生產、經營、管理的深度融合,將為農業領域企業賦予更廣闊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