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蘋妮 任寶祥 張佳強 王蕾
[摘 要] 技能型軍士是軍隊作戰訓練、教育管理、裝備操作和維修的重要力量。基于CBE教育理念,明確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培育目標,確立軍士學員能力培養體系,構建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的專業體系課程教學目標矩陣和培養步驟,采用發展性評價和能力評價量表對培育效果進行評價,探索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有效提升軍士人才的職業勝任力和持續發展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 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培育;CBE
[基金項目] 2022年度空軍工程大學教學成果培育項目“基于CBE理念的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培育”
[作者簡介] 劉蘋妮(1981—),女,陜西咸陽人,碩士,空軍工程大學空管領航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軍士職業教育和航空集群技術研究;任寶祥(1973—),男,河北承德人,碩士,空軍工程大學空管領航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軍士職業教育和航空集群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32-0138-04 [收稿日期] 2022-09-20
軍士是部隊戰斗和裝備操作維修的骨干,新形勢下更需要大批技術高超、經驗豐富、作風過硬的高素質技能型軍士人才,即技能型“工匠”。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以達到某種職業從業能力為教學目標,以職業綜合能力培育為基礎,以勝任崗位要求為出發點,強調崗位任職需求和學員的主體作用,注重職業勝任力,具有鮮明的職業針對性和崗位實踐性[1]。
一、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培育目標
依照CBE理念,以軍士人才持續發展為出發點,確定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培養目標,使教員和學員都明確“學員要學什么,怎樣學”“教員要教什么,怎樣教”,同時能清晰地判斷“學得怎么樣”,從而為院校教育教學確定標準,也為軍士人才能力的評價提供標尺。職業勝任力是軍士學員在完成相應學段、學時的學習任務后所要達到的人才培養標準和要求,也是院校教育活動的基礎。面向崗位任職需求和軍士人才長遠發展要求,從理想信念、職業素養和知識技能三個方面,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分為“匠德”“匠心”和“匠術”三個層次[2]。
1.匠德:理想信念。引導學員堅定理想信念、強軍志向,發揚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激勵當兵打仗、獻身國防、建功立業的昂揚斗志,不斷強化敢打必勝、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
2.匠心:職業素養。養成“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品質,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職業素養,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品質,積極樂觀的心理素質,精益求精、求實創新的職業追求。
3.匠術:知識技能。立足崗位,精武強能,刻苦鉆研,爭當業務尖兵、技術能手、強軍工匠。在其專業領域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嫻熟規范的操作使用技能,常見故障的診斷和有效處置技能,規范的組訓和管理能力等。堅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職業素養,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實踐操作技能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的體系。
二、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培育
1.確立軍士學員能力培養體系。以任職崗位職責為基礎,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的培育可細化為針對特定職業崗位或專業所需的綜合職業能力,以專業崗位任職能力需求和個人可持續發展路徑為基礎,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的能力體系映射關系如圖1所示,能力體系包括三個維度,八個范疇,二十五個能力觀測點。(1)勝戰能力。由于所從事工作的特殊性,隨時都準備處理一些復雜的工作或突發情況,所以技能型軍士必須具有“能打仗、打勝仗”的勝戰能力,包含思想政治素質和軍事基礎技能。(2)可持續發展力。包括認知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快速適應能力和有效處置能力等,以及將所學知識、技能和思想轉移或運用到另外一個相近專業或崗位中,能夠完成多種類型工作的技能。(3)職業勝任力。在軍士能力體系中,職業勝任力是基礎,是軍士學員通過教育應該掌握的基本能力,包括本專業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勝任崗位所需的技術、操作實踐能力和組訓管理能力。
2.構建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的專業體系課程教學目標矩陣。院校教育是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培育的精神孕育和有效塑成階段,充分發揮課程教學在軍士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依據軍士學員任職需要,對標能力指標點,制定合理的課程教學目標矩陣,分階段分層次將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的“匠德”“匠心”和“匠術”培育映射到各門課程的教學中,使得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目標與課程教學目標相輔相成,從而逐步實現技能型軍士學員綜合職業能力培育目標。
3.制定技能型軍士學員“工匠精神”培養步驟。軍士學員“工匠精神”培育過程是職業綜合能力不斷培育和強化的過程,可以從學員入學時的專業導學和水平評估,制定符合職業能力生成和個人特點的學習計劃,進而通過課程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進行綜合培育。(1)專業導學。學員入學時,通過講座、座談等方式,了解未來的崗位職責、職業發展路徑、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學習方法、能力培養目標和考核方式等。從而明晰學習目標和未來職業發展路徑,增強學習信心和動力。(2)水平評估。在入學時,依據專業崗位需求和成長路徑,從政治思想、軍事技能、文化知識、專業能力、信息技術、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測試,綜合分析學員能力。也可在教育的不同階段,對軍士學員的職業能力和綜合能力進行測評,為后續制定學習計劃和能力培養提供支撐。(3)制定學習計劃。根據測評結果,在教員指導下制定學員個人學習計劃和職業規劃,包括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專項技能和個人特長發展等,作為個人階段性學習評估的依據。在學習的過程中,由專業導師對學員學習和成長進行全程指導和適度督促。(4)課程學習。充分發揮課堂在育人中的主陣地作用,依據軍士學員的能力生成特點,以崗位任職能力為基礎,以典型任務為依托,構建學習氛圍,激發學員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鼓勵學員進行實踐、探索、討論、歸納和總結,掌握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不斷完善其專業認知結構,從而達到知識、技能和素養的正向遷移。同時增強職業使命感和榮譽感。在潛移默化中,鑄牢理想信念,修正價值觀,強化職業素養。(5)多項實踐活動綜合培育。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需要從多個方面、多個層次進行綜合實踐和培育。可利用實習、參觀見學、學科競賽、社團活動、興趣小組、科研項目等多種形式全面培育軍士學員的溝通交流、自我調節、組織協調、團隊協作、分析解決問題等能力。通過積累和熏陶,在自我感覺、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反思中,強化自身心理素質、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等。(6)構建新型師資隊伍。與部隊專家和廠家技術人員建立聯合育人的長效合作機制,形成一支由教員、學員隊干部、部隊專家和廠家技術專家組建的“四維一體”高素質、高水平的復合型培育隊伍。從“匠德”“匠心”和“匠術”三個層次共同培育技能型軍士的理想信念、職業素養和知識技能。
三、探索“5E”教學法在專業課程教學的運用
通過“5E”教學法的五個步驟對技能型軍士學員“工匠精神”培育過程中教員的“教”和學員的“學”形成正向反饋[3]。
1.吸引(Engagement)。以任職崗位的典型工作為基礎,構建教學單元,以典型案例和任務想定為依托,構建任務場景和學習氛圍,激發軍士學員學習興趣,以及解決問題的使命感,提升學員勇于擔當,敢于作為的革命精神,強化“工匠精神”中“匠德”的培育。
2.探究(Exploration)。以任務為牽引,引導軍士學員進行思考,幫助其建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維。通過“合作學習”相互激勵,提升學習的主動性,不斷豐富和修正自己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做中學,學中做”的協作式操作訓練,不斷提升其專業技能。同時,通過規范操作,培養學員遵規守紀、團結協作的職業品質,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職業追求。通過任務牽引的反復訓練,培養軍士學員處置各種突發狀況,樂觀向上、善于調節自我的心理素質,以及刻苦鉆研、練就過硬本領的革命意志。在夯實“匠術”的同時,強化“匠心”的培育。
3.解釋(Explanation)。引導軍士學員對問題分析解決和實踐操作進行分析、探討、總結和歸納,深化對知識的認知和經驗的總結積累,培養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從而提升軍士學員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攻堅克難的革命精神,進而提升“匠德”和“匠心”的培育。
4.遷移(Elaboration)。引導軍士學員深化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應用技巧,并關聯先驗知識,梳理并擴充知識體系,同時提升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通過實踐操作練習和測試,深化學員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達到知識、方法和技能向“專業能力”“綜合能力”和“職業能力”的遷移,從而,在練就“匠術”的基礎上,培塑“匠心”,進而強化“匠德”。
5.評價(Evaluation)。對照專業體系課程教學目標矩陣,對技能型軍士學員“工匠精神”培育的評價可在課程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的基礎上,靈活運用“能力評價量表”進行有效評價,從而對教員的“教”和學員的“學”形成“正向反饋”,實現學員“綜合職業能力”螺旋式提升達成教學目標。最終完成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初級階段“匠德”“匠心”和“匠術”的綜合培育。
四、培育效果評價
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養是人才培養的三大要點。基于CBE理念的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的評價以促進學員全面發展為宗旨,采用發展性評價和“能力評價量表”兩種方式進行綜合評價。
1.發展性評價。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培育中,運用“過程與結果并重,教學與評價緊密結合”的評價思想,進行多樣化考核。采用“學中帶考,考中有學,學考結合”的思路,在學員知識技能考核的基礎上,對學員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自我認知能力等進行全方位的考核。有效發揮評價的改進和促進功能,從而引導學員更加注重平時的過程學習,促進學員潛能、個性和創造性的有效挖掘和發揮,使得教、學、考有機融合,使能力考核和評價貫穿于教學和人才培養的全過程[4]。及時發現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而進行有效指導和人文關懷,實現對學員思想和行為的正向引導。
2.能力評價量表。通過查閱資料、問卷調查、實踐調研以及理論分析,對照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培育的能力指標體系,建立軍士學員“能力評價量表”,分為“專項能力評價量表”“綜合能力評價量表”和“職業能力評價量表”三個層次。可以運用SPSS軟件對“能力評價量表”建立過程中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并進行信效度檢驗,通過模糊綜合評價法對“能力評價量表”實證結果進行定量分析[5]。
結語
依照CBE教育理念,結合我國軍士學員職業教育特點,在技能型軍士學員“工匠精神”培育上,從專業崗位的職業和發展藍圖上構建“工匠精神”要素體系、培育策略和評價方法,為培養適應部隊發展“知識面寬、技能好”“能力強、素質高”“上手快、后勁足”的高素質軍士人才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何云峰,郭曉麗.能力本位教育:地方農業院校的探索與實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6:48-50.
[2]劉蘋妮,任寶祥,張佳強,等.技能型軍士“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實踐課程中的培育方法研究[J].高教學刊,2021,7(32):171-174.
[3]祁淑楠.5E教學模式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20.
[4]羅海燕.農業高職院校涉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廣州:華南農業大學,2017.
[5]楊萍.CBE教學模式在貴州省中職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養中的應用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9.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the Skilled Sergeants Craftsman Spirit Based on CBE Concept
LIU Ping-ni, REN Bao-xiang, ZHANG Jia-qiang, WANG Lei
(Air Traffic Control and Navigation School,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51, China)
Abstract: The skilled sergeants are an important force in military combat train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Based on the CBE concept,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the skilled sergeant craftsman spirit is studied, the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of the skilled sergeant officers is established, the professional system curriculum teaching objective matrix of the skilled sergeant craftsman spirit is constructed, the training steps are formulated, and the training effects are evaluated by the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and the ability measurement scal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the skilled sergeants craftsman spirit,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skilled sergeants.
Key words: skilled sergeant;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C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