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祎嬌 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

從最初的人工醫學檢驗到半自動化臨床實驗室,再到如今的全自動化實驗室,我們見證了醫學檢驗技術的發展與轉變。在科技不斷進步的新時代,醫學檢驗技術正朝著微量化、超微量化、自動化和實驗室信息化等方向快速發展。例如:基因診斷技術是利用有效的遺傳標記,如特定的基因序列或基因表達產物,來診斷遺傳病和散發性疾病。為方便更多青少年朋友了解當下醫學檢驗的重要性,本文將從醫學檢驗的基本過程入手,對其進行介紹。
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肢體語言是由大腦中的運動神經元和感覺神經元相互作用的產物,這些神經元通過復雜的神經網絡連接在一起,形成了肢體語言的生理基礎。
肢體在做某些動作時,可以將一些情感、想法表達出來。比如,在交談中當頭部微微側向一旁或向前時,可能表示對談話內容有興趣;頭部向后則可能表示遲疑、驚奇、退讓。在醫學診斷中,肢體語言的辨識也具有重要意義。比如,消化系統疾病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惡心等癥狀,患者可能會用手捂著肚子,夾緊雙腿;呼吸系統疾病可能會出現咳嗽、咳痰、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患者可能會用手捂著胸口,并且氣急咳喘。
但以上這些肢體語言的表現僅是提示性的,并不能單獨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例如: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精力旺盛,如果某天突然感覺惡心并出現腹瀉,便想當然認為不過是吃壞了肚子,過幾天便會好了。殊不知惡心、腹瀉很可能是因腸道感染引發的,也可能是患上急性胃腸炎、急性膽囊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因此,青少年切不可對此類現象疏忽大意,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和診斷,根據具體病情開展針對性治療。
醫學檢驗是醫學中的重要學科,其工作核心是運用現代檢測技術對患者的血液、體液等進行化學、免疫、細胞學等方面的檢測和分析,為臨床醫生提供診斷疾病的依據,以便為治療提供方案。醫學檢驗主要包括樣本采集、樣本處理、實驗操作和結果解讀4 個方面。
作為醫學檢驗的第一步,樣本采集要求操作規范、無菌、避免污染。根據疾病的癥狀和體征,選擇特定的樣本類型,如血液、尿液、糞便、組織等。
樣本處理主要指對樣本進行預處理,如離心、抗凝等,以提取出其中包含的生物信息或進行后續的實驗操作。醫學樣本處理主要概況為以下幾個步驟。
去除雜質:除雜的過程包括對樣本進行離心、過濾、洗滌等操作,以去除不需要的雜質或其他成分等。
溶解與還原:對于固體樣本,可能需要將其溶解在適當的緩沖液中,以便后續的實驗操作。對于某些需要保持還原狀態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質或DNA,則需要使用還原劑進行處理。
純化:對于需要去除特定雜質或提取特定成分的樣本,需要進行純化操作。
濃縮:對于稀疏的樣本或需要減少體積的樣本,可能需要使用濃縮方法。如蒸發去水法、反向透析、超濾濃縮等。
標記與檢測:為了便于后續的實驗操作和檢測,可能需要對樣本進行標記和檢測。標記方法包括放射性標記、熒光標記等,檢測方法包括光譜分析、色譜分析等。
醫學樣本處理主要是為后續的實驗操作提供高質量的樣本,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實驗需要不同的處理步驟,通過對醫學樣本進行處理,可以提取出特定生物分子或雜質,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在進行醫學檢驗的環節中,醫生會根據不同的檢驗項目而采取不同的檢驗措施,但基本原理包括利用各種儀器和方法,對樣本中的各項指標進行分析、測定和評估,并出具相應檢驗項目的數據與檢驗結果。
根據檢驗結果進行解讀,方便醫生基于實驗數據和患者的臨床表現確定個性化診療方案。由此可見,醫學檢驗在疾病診斷和治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整日忙于學業,忽視了自身的身體狀況,對患病的先兆也并未太過上心,導致小病未能及時發現而引發大病。
通過醫學檢驗可以及時發現疾病的線索,對疾病進行早期診斷及治療。例如:對于感染性、遺傳性或免疫性疾病,醫生可以借助醫學檢驗和其他檢查結果進行早期確診,盡早治療。尤其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積極到醫院進行醫學檢查不僅可以幫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及時發現隱患,同時也有助于提前采取措施,預防或減少慢性疾病、傳染病和其他疾病的發生。
從采集病人的樣本,到最后的檢測報告,醫學檢驗在整個過程中都需要做好標準化管理。而檢驗科醫生在這個流程中,需要與各科室醫護人員密切協作,一絲不茍地做好工作,保證檢測結果科學、準確,為青少年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