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輝 上海仁樹門診部
弱視,也稱為“懶眼”。弱視指在視覺系統發育階段,由于視覺刺激不足或者眼睛的功能障礙,導致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低于相應年齡應該有的視力標準(3 ~5 歲正常視力≥0.5,6 歲以上正常視力≥0.7);或兩眼視力相差2 行及以上,視力較低眼為弱視。如果不及時干預和治療,弱視可能會對兒童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持續的負面影響。針對兒童弱視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居家訓練方法,輔助正規的醫療矯治,提高兒童的視覺功能和視覺體驗。本文將介紹一些兒童弱視的居家輔助性訓練小妙招,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挑戰,擁有更明亮的視界。
常見的弱視癥狀包括視力模糊、視力差異、眼睛偏斜等。弱視的原因有屈光不正、屈光參差、斜視、屈光介質混濁(如角膜瘢痕、先天性白內障)、上瞼下垂等,這些原因造成在視覺發育的敏感期,感光細胞和大腦處理刺激和信號的能力太弱,導致大腦功能性的視覺發育障礙。弱視的治療靠堅持,但預防才是關鍵。了解癥狀和原因有助于患者有針對性地訓練,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問題。
創造良好的用眼環境是兒童弱視居家訓練的基礎。首先,必須確保室內光線充足,避免過暗或過亮的環境,因為光線不足或過強都會對視力產生影響。其次,要特別注意避免過度用眼,定期讓孩子進行視覺放松,讓眼睛得到適當休息。為此,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用眼習慣,如遠離書本或屏幕,凝視遠處的事物,或眺望綠色植物等。
眼保健操是預防和改善兒童弱視至關重要的一項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適合兒童的眼保健操,并建議他們每天進行多次練習。眼保健操對于兒童眼健康有著多重好處。首先,它有助于增強眼球的協調性,幫助孩子更好地控制眼球的運動,這對于提高視覺的穩定性和準確性非常重要。其次,眼保健操還可以促進眼周的血液循環,確保眼部組織得到足夠的氧氣和養分供應,良好的血液循環不僅對眼睛本身有益,還能防止因過度用眼而引發的身體不適。

視具是弱視矯治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工具。無論是在醫療機構還是在家庭訓練中,兒童都應該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來正確佩戴和使用矯正視具,以確保治療效果最大化。眼鏡是最常使用的矯正視具之一,通過針對弱視眼的屈光不正進行精確調整,從而改善其視覺表現。此外,還有遮蓋眼睛的眼罩及各類弱視治療儀器和軟件,刺激弱視眼的感光細胞和神經發育。

家庭閱讀對于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促進親子關系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此外,家庭閱讀還能幫助兒童改善弱視問題。首先,家長要確保書籍與孩子的眼睛保持一定距離,可以有效降低眼睛疲勞和不適感。其次,控制孩子閱讀的時間,避免其過度用眼,有助于保護視力健康。最后,選擇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是成功培養閱讀興趣和能力的關鍵。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閱讀水平,選擇內容生動、有趣的圖書,讓孩子能夠輕松地理解并樂在其中。

對于患有弱視的孩子來說,增加弱視眼的視覺刺激是非常關鍵的。家長可以采用一些簡單的方法來模擬視覺刺激,以促進視覺恢復。例如:讓孩子在視力較好的眼睛上佩戴全遮蓋眼罩,使暴露的弱視眼被迫更加積極地參與視覺任務。這種做法在醫學上被稱為“遮蓋療法”,旨在促使弱視眼接受更多的視覺輸入,以幫助其逐漸增強視覺功能。
長期患有弱視的兒童,往往容易產生自卑、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因此,在弱視的治療過程中,需要家長用持之以恒的耐心,陪伴兒童進行弱視治療和居家訓練。更重要的是,家長應該保持樂觀和積極向上的態度,避免過度焦慮和給予孩子過大的心理壓力。鼓勵孩子積極參與視覺訓練,及時發現并肯定他們的進步和努力。家長的支持、鼓勵是孩子克服弱視治療困難的重要動力。此外,家長要帶孩子定期復查眼睛,在醫生的指導下制訂適當的治療計劃,并個性化地動態調整治療方案。
弱視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兒童眼病,重在早發現,早干預。在實施居家輔助性訓練之前,應先去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專業的眼科檢查和醫學驗光,排除眼部先天性的器質性疾病,充分了解導致弱視的原因,在正確醫學矯治的前提下,適當進行居家訓練,并創造良好的用眼環境。值得強調的是,弱視存在一定的復發率,中華醫學會制定的弱視治愈標準是:矯正視力不低于0.9,立體視銳度不大于60°,且需要有正常的雙眼協同工作的能力,穩定3 年以上才算是真正的治愈。因此,弱視治療是一個經過醫療和家庭的雙重努力,需要長期堅持、可能出現反復并不斷調整治療方案的過程。
前述這些居家訓練方法僅為輔助性的措施,在進行弱視治療時,仍需專業眼科醫生的指導和監督。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可能患有弱視,請務必及時就醫,接受專業治療。相信每一個孩子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都能夠戰勝弱視,享受明亮、清晰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