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美芳 梅州市第二中醫醫院
青少年的身心尚未發育成熟,應對自然災害、意外險情的能力較弱,是意外傷害的高發人群。其中,跌倒、墜落、交通事故和溺水等意外傷害是導致青少年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
體育運動傷害包括扭傷、拉傷、韌帶損傷及骨折等。運動傷害急救的基本原則包括止血、骨折固定等。現場急救時,受傷者需立即停止運動,迅速對傷情進行初步評估,及時尋求專業醫療救治。預防是最好的治療,進行體育運動前,須規范運動技巧,正確使用器材和配備防護裝備。
交通事故傷害包括汽車碰撞、摩托車撞人等事故導致的頭部損傷、骨折等。在發生交通事故的緊急情況下,未受傷者需首先確保自己和受傷者的安全,其次是保護現場并及時撥打救援電話。對于傷勢嚴重導致昏迷者,應盡快進行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家庭和學校應對青少年加強安全教育,規范其交通行為,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交通安全習慣。
家庭中常見意外傷害包括跌倒、燙傷和切傷等,廚房、洗手間等地則是青少年在家遭受意外傷害比較多的地方。家庭急救技巧包括處理創傷、止血和燙傷后的應急處理等。預防家庭意外傷害可以從加強家庭安全教育入手,如注意用電安全、銳器與藥品妥善放置等。
現場急救的主要目的是在專業醫生救治前,盡可能地采取一些急救措施,防止傷情進一步惡化。意外傷害發生時救助人員應根據傷情對傷員進行分類搶救,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先近后遠。

(1)檢查傷者的呼吸、脈搏、心跳等生命體征情況。對于出現呼吸困難、窒息或心跳驟停的患者,需迅速將其頭置于后仰位,托起其下頜,使其呼吸道暢通,并立即對其進行心肺復蘇等急救操作。
(2)患者因外傷出血時,需盡快幫其止血,如采用止血帶止血或加壓包扎止血等,避免傷者流血過多休克。包扎前要充分暴露傷口,然后在傷口上加蓋無菌紡布,以避免傷口感染影響愈合。
(3)對疑有骨折的傷者,可以用樹枝、木板等材料對骨折部位進行臨時固定;開放性傷口合并血管損傷者,應在固定前進行局部消毒、近心端綁扎止血。根據受傷的部位和傷情,采取適當的方法搬運傷者,對脊柱損傷患者避免單獨搬動其頭部、頸部、腰部等。
(4)燒燙傷后需立刻脫離熱源,脫去創面處的衣物,若衣物與傷口粘連,可用剪刀剪開。若無破潰可使用流動清水對創面進行沖洗,降低局部溫度緩解疼痛。可用無菌紗布輕輕固定于傷口表面,切忌涂抹有顏色的藥水,避免影響醫生對燙傷的觀察與判斷。
(5)對于出現意識障礙的傷者,首要目標是保持其呼吸道通暢,若有嘔吐應將其頭偏向一側,清理口腔內的嘔吐物;有舌后墜的傷者,應拽出其舌頭,抬起頸部,使頭充分后仰,頜骨前提。在了解病因前,應密切監測傷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心跳、血壓、呼吸、兩側瞳孔大小等)。
學校和家庭應加強對青少年的安全教育,預防青少年意外傷害的發生,不斷學習、提高意外傷害的急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