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斐斐 首都兒科研究所生化免疫研究室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超重、肥胖兒童已達到1 200 萬人,兒童肥胖不僅體形不美觀,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兒童正常的生長發育,還會使兒童產生自卑、抑郁等負性心理,并影響成年后身體健康。身體一旦肥胖,再回到正常體重非常困難,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毅力。如果不及時干預,可能會影響兒童日后的學習和生活。如果是疾病引起的肥胖,要盡早就醫,在醫生指導下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肥胖是一種慢性低度炎癥性狀態,是由于體內脂肪堆積過多,超過正常水平,在遺傳、環境、飲食和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在肥胖者外周血中檢測到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干擾素γ 等多種炎癥反應標志物的濃度明顯上升。
可以根據理想體重、體重指數(BMI)、腰圍等進行判斷。
體內脂肪的主要來源是我們攝入的食物,當吃得太多而運動量不足時,多余的熱量無法消耗,就會匯聚在皮下、內臟等處形成脂肪,從而造成了肥胖。近年來,有關肥胖形成的研究發現,營養失衡、炎癥反應、轉錄因子等重要的調控因素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超重、肥胖兒童也越來越多。引起兒童肥胖的原因主要有出生體重大、遺傳因素、飲食不當、食欲過剩、戶外活動時間少、喜歡吃零食等。
出生體重大:出生體重≥4kg,多與母親孕期合并糖尿病有關,也可能是孕期營養過剩造成的“巨大兒”。
遺傳因素:若父母體重較大、體型肥胖,則兒童發生肥胖的概率比同齡人明顯增高。
飲食不當:高能量、高碳水、高脂肪的食物吃起來非常美味,能滿足兒童的味蕾,但也易使兒童發胖。
食欲過剩:容易肥胖的兒童更易“餓”,頻繁食用大量食物,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戶外活動時間少:兒童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偏長,久坐,戶外運動少,導致體內熱量無法被及時消耗,容易引起肥胖。
喜歡吃零食:兒童喜歡吃零食,比如蛋糕、餅干、巧克力,這些食物雖然看起來體積不大,但是熱量非常高,多吃、常吃可能會導致兒童肥胖。
內分泌代謝性疾?。喝绻l現孩子不明原因肥胖,家長應及早帶領兒童就醫,經過醫院的檢測評估,判斷兒童肥胖是否屬于病理性,因為內分泌疾病也可引起兒童肥胖。

肥胖一般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單純性肥胖多見于飲食過多、運動過少或者運動不足、遺傳因素等引起的體重超過正常值;繼發性肥胖多見于內分泌紊亂引起的一些疾病導致的肥胖,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下丘腦或垂體疾病、庫欣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以及性腺功能減退癥等。
肥胖按照程度可分為3 級,超過兒童標準體重的20%~30%為輕度,30%~50%為中度,超過50%為重度。
兒童肥胖常會引起高脂血癥、脂肪肝、高胰島素血癥、性早熟或者是智力低下等疾病,對孩子身體的影響非常大,所以當發現孩子肥胖之后,應該盡早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否則孩子的身體在日后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都會造成很大影響。
兒童肥胖不宜使用節食、藥物、手術吸脂等方法去減肥。兒童時期是生長發育最快也是最關鍵的時期,不能過分限制孩子的飲食,肥胖兒童可通過多進行運動、合理健康飲食、保證充足睡眠等措施幫助減肥和長高。
多進行有氧運動:運動較少可能會引起肥胖,因此肥胖兒童需要增加跳繩、跳高、跳遠、游泳、打籃球、打羽毛球等運動,不僅有助于消耗脂肪,也有助于骨骼的發育。
多吃新鮮果蔬,合理健康飲食:肥胖兒童大多喜歡喝可樂等碳酸飲料,食用膨化食品,這些飲食含糖量高、熱量高,極易導致肥胖。因此,要嚴格監督孩子每天攝入食物的種類和質量,督促孩子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多吃粗糧,適量喝牛奶等,健康的飲食有助于控制體重,也有利于孩子長高。
保證充足睡眠:睡眠時間過短也可能會導致肥胖。養成早睡早起的睡眠習慣,保證每日9 ~10個小時睡眠,能減少肥胖的概率,也能幫助兒童長高。
如果孩子飲食和運動量正常,卻還出現不明原因的肥胖,家長應該帶孩子去醫院做個全面的肥胖疾病篩查,因為有些疾病非常隱匿,但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顯現。激素六項包括催乳素、睪酮、孕酮、雌二醇、促黃體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可輔助判斷兒童是否存在高泌乳素血癥、黃體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綜合征,這些疾病可能會導致身體發生肥胖。女性兒童肥胖常導致性早熟、月經提前,乳房發育等。要盡早就醫,及時查明引起肥胖的原因,及時治療,保證身體的健康。
減肥道路雖然很苦,但是貴在堅持,家長要做的是應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贊揚孩子的優點,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這些都離不開家庭成員的支持和配合。肥胖兒童應抱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其減肥之路才有可能成功。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需要重視孩子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和健康問題,尤其是易胖體質的孩子,更應該注意科學飲食、多運動、保持良好的睡眠,從而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和身體素質,讓孩子遠離肥胖,健康茁壯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