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咸立園 北京市昌平區醫院

兒童青少年運動的主要目的是增強體質、娛樂身心及豐富生活,但是在運動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在運動損傷后采取正確的應急措施,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助力兒童青少年健康發展。因此,對兒童青少年運動損傷康復的全過程進行介紹,旨在能保護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
骨折或骨關節脫位。多發生于兒童青少年的肩、肘部位,一旦發生骨折或骨關節脫位,不要隨意對患者受傷的部位進行搬動或挪動,此舉只會加劇患者的損傷程度。需利用周邊的工具,如繃帶、三角巾、夾板等,對患者的受傷部位進行固定,并將患者及時送往醫院接受檢查與治療。
腦震蕩。倘若兒童青少年在運動中頭顱受傷,出現腦震蕩的現象,要讓患者仰臥在平坦的地方,切勿隨意挪動患者,也不要搖晃、牽扯患者的頭部。若患者出現頻繁的嘔吐、頭痛、頭暈等癥狀,甚至出現意識昏迷,可能是出現了遲發性顱內出血,需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
中暑。兒童青少年在高溫下進行體育運動,身體容易失去水分和電解質,導致身體無法正常運作,出現中暑。處理方法:①快速降溫:將患者轉移到陰涼處,用冷水擦拭身體,以降低體溫。②補充水分:給患者飲用大量含電解質的清涼飲料,以恢復身體水分和電解質平衡。③緊急醫療救助:對于嚴重中暑患者,應立即送往醫院接受專業治療。
拉傷、扭傷。此為運動中較為常見的運動損傷,一旦關節活動范圍超過正常限度,就會導致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肌肉等出現損傷。出現該損傷后,要第一時間采取急救止血與止痛措施,抬高受傷的肢體,以冷毛巾進行冷敷,促進血管收縮,減少出血、緩解疼痛,在72 小時后,進行熱敷或按摩治療。此過程中不能對受傷的肢體進行按摩、揉搓等動作,否則只會加劇損傷。倘若韌帶斷裂較為嚴重,需在簡單包扎后送往醫院就診。
擦傷。若兒童青少年出現擦傷,首先要用清水沖洗傷口,以去除傷口表面的污垢。如果損傷較嚴重,可選擇使用生理鹽水或雙氧水沖洗傷口,這樣有助于清潔傷口和預防感染。注意不要使用任何不潔物品,以免感染,沖洗后用消毒紗巾進行包扎。
鼻出血。通常是遭受外力撞擊鼻部而出現的,在處理中需讓受傷者坐下,暫時用口進行呼吸,鼻孔用紗布塞住,并用冷毛巾敷在前額和鼻梁上,可以有效止血。
兒童青少年運動損傷后,尤其是較為嚴重的損傷,會對身體的活動功能產生阻礙。一旦缺少了康復鍛煉,就會造成局部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對恢復的時間產生影響,并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一定程度的傷害。因此需要加強兒童青少年運動損傷后的康復,以此來促進其健康發展。
(1)軟組織損傷后的康復訓練需在急性期的24 ~48 小時開始。康復活動的部位要包含患者的肌肉、關節、健側肢體等,初期時以伸展體操為主,后期逐漸增加負重訓練,要保證練習的負荷在患者的承受范圍內。受傷處的癥狀減輕后,要開始活動,可先做一些局部肌肉參與的靜止性肌肉收縮訓練,再過渡到負重訓練中。康復的訓練量以不加重疼痛與腫脹為原則,循序漸進,直到兒童青少年患者的肌肉力量與肢體活動功能完全恢復。
(2)骨折及嚴重損傷的患者,康復訓練需在損傷發生1 周后對損傷的部位實施康復鍛煉。在拆除固定的工具后,確定兒童青少年患者受傷處的功能障礙程度與類型,若關節僵硬與肌肉萎縮的現象比較嚴重,需進行一些關節活動的練習,并結合肌肉力量及牽伸動作進行訓練。鍛煉的方法要從單純動作練習過渡到負重練習,配合一些按摩手法,以此來提高康復鍛煉的效果。康復訓練要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操之過急,并在專業醫生及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防止傷情加重,讓兒童青少年能早日恢復健康。
(1)對于運動損傷較為嚴重的兒童青少年,家屬及相關人員要以熱情和關懷的態度對待他,使其能充分地感受到被關愛,從而能積極主動地接受治療。
(2)在嚴重的運動損傷發生后,需要讓兒童青少年充分了解自身的實際傷情與恢復的各種方法,讓兒童青少年主動建立起戰勝困難的信心與決心,理智配合醫生的治療工作,為身體與心理的恢復打下良好基礎。
(3)明確康復目標,能讓患者充分意識到康復期鍛煉的有效性,使患者能增強自信心。同時,家屬與相關康復治療人員還需鼓勵兒童青少年積極參與到康復鍛煉中,以便更好地恢復健康。
(4)兒童青少年在運動損傷初愈后,會比較興奮,總想盡快參與到運動中,此時需要家屬與相關康復治療人員加強指導,叮囑兒童青少年要等傷勢完全恢復后再參與到運動中。在恢復練習時,家屬與相關康復治療人員要密切注意兒童青少年的不良反應,防止其再度受傷,避免恢復期延長。

要想從根源上避免兒童青少年運動損傷,需讓兒童青少年掌握更多預防措施,主動保護自身的安全。
加強安全教育,以預防為主。要為兒童青少年科普一些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確保兒童青少年能在參與運動中真正做到遵守規則,做一位文明的運動參與者,避免運動損傷出現。
穿戴適宜的服裝。運動中要穿戴適宜的服裝,確保符合運動的要求。
避免過度訓練。在進行運動時,兒童青少年要避免過度訓練,否則高強度的運動會對兒童青少年的身體造成損傷,甚至會使兒童青少年喪失運動能力。
加強易損傷部位的練習。兒童青少年要在日常生活中增強身體素質,特別是要加強容易損傷部位的肌肉力量與關節柔韌性,借此來預防運動損傷。
保持身心處于良好狀態。運動中除了需要兒童青少年具備良好的體能外,還需要其集中精神,避免由于疲勞造成運動損傷,或處于緊張狀態致使動作變形而受傷。
運動前充分熱身。在進行運動前,需要確保兒童青少年掌握動作的要領,并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讓身體肌肉處于放松狀態,從而避免運動損傷。
綜上,兒童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運動中易出現各種損傷,會對其身心健康產生傷害。因此,需要做好相對應的運動損傷防護與損傷后的康復訓練措施,方能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