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元, 肖國生
(重慶三峽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 重慶 404100)
重慶是國內重要的柑橘產區之一。重慶市萬州區的塔羅科血橙果品成熟時,果皮及果肉呈血紅色,富含花青素,果肉細嫩,風味獨特,年產量超過2 500 t,為重慶柑橘的主打品種之一。柑橘作為一個水果大類,其產量和品質受施肥技術和用肥種類的影響較大,且長期施用化肥對土壤的理化性狀影響也較大。研究顯示,多施農家肥能提高柑橘的甜度[1],栽培技術和鈣素營養都會對柑橘果樹生長和果實品質產生較大的影響[2-3],但有關施肥體系對塔羅科血橙產量、品質和土壤影響的報道較少。本文以塔羅科血橙為試驗對象,通過田間小區試驗考察生物有機肥與長效復合肥配施對重慶柑橘產量、品質和土壤的影響,以期為柑橘施肥提供參考。
供試地點:重慶市萬州區甘寧鎮永勝村蕤峰農業有限公司,海拔369 m。
供試品種:塔羅科血橙,種植密度45株/畝(1畝=667 m2),樹齡7 a。
供試肥料:長效復合肥(長效成分主要為有機質和腐殖酸,質量分數為14%;N-P2O5-K2O為15-10-15)、復合肥(N-P2O5-K2O為18-8-16)、生物有機肥(有機質質量分數為40%,有效活菌數為0.2億/g),均由重慶市萬植巨豐生態肥業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設3個處理:CK,農民習慣施肥;T1,施用長效復合肥;T2,長效復合肥+生物有機肥。每個處理6株柑橘,設3次重復。各處理小區隨機排列,處理間設置保護行,施肥采取溝施。施肥時間與施肥量見表1,2020年1月18日進行測產和取樣。

表1 施肥時間與施肥量 kg/株
試驗過程中,除施肥不同外,剪枝、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無差異。
柑橘畝產:計數不同處理各重復的第2棵柑橘果樹上的果實數N,并在該柑橘果樹上均勻采摘50個果實進行稱重(M),按式(1)計算柑橘產量Y(kg/畝):
Y=(M/50)×N×45
(1)
果樣檢測:采用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GB 5009.5—2016)中的凱氏定氮法測定果肉和果皮中的全氮含量[4];采用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磷的測定》(GB 5009.87—2016)中的鉬藍分光光度法[5]和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鉀、鈉的測定》(GB 5009.91—2017)[6]中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分別測定果肉和果皮的全磷、全鉀含量;采用愛拓ATAGO PAL-1型手持式糖量計測定果肉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氫氧化鈉-酚酞指示劑滴定法測定鮮果果肉中的可滴定酸含量;采用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還原糖的測定》(GB 5009.7—2016)中的直接滴定法測定果肉還原糖含量[7];采用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抗壞血酸的測定》(GB 5009.86—2016)中的方法測定果肉中維生素C(Vc)的含量[8]。
土壤檢測:采用行業標準《有機肥料》(NY 525—2012)中的酸度計法和重鉻酸鉀法測定土壤pH和有機質含量[9];采用行業標準《森林土壤氮的測定》(LY/T 1228—2015)中的方法測定堿解氮含量[10];采用行業標準《森林土壤磷的測定》(LY/T 1232—2015)中的方法測定有效磷含量[11];采用行業標準《森林土壤鉀的測定》(LY/T 1234—2015)中的方法測定速效鉀含量[12];采用行業標準《森林土壤交換性鈣和鎂的測定》(LY/T 1245—1999)中的方法測定交換性鈣、交換性鎂含量[13];采用行業標準《土壤有效態鋅、錳、鐵、銅含量的測定 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法》(NY/T 890—2004)中的二乙三胺五乙酸浸提法測定有效鋅和有效銅含量[14]。
采用Excel 2007軟件進行數據處理,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顯著性分析,Duncan法對不同處理的數據進行差異性比較,顯著性水平設置為P<0.05。
CK、T1、T2等3個處理的產量分別為1 712.1、1 796.3、1 991.0 kg/畝。與CK處理相比,T1、T2處理的產量分別提高了4.92%、16.29%,但是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見圖1),結果表明生物有機肥與長效復合肥配施有提高柑橘產量的作用。

圖1 不同施肥處理的柑橘產量
不同施肥處理的柑橘品質見表2。

表2 不同施肥處理的柑橘品質
由表2可知:不同處理間,柑橘果皮和果肉的全磷含量,以及果肉中的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異性不顯著;與CK處理相比,T1處理的果肉中全氮和還原糖含量分別顯著下降了9.55%和4.65%;與CK處理相比,T2處理的果肉中全氮含量下降不顯著,而果肉中還原糖增加了5.35%,果肉中的全鉀含量增加了11.89%;與CK處理相比,T1、T2處理的果皮全氮和全磷含量差異不顯著,而T2處理的果皮全鉀含量顯著增加了17.49%;與CK處理比較,T1處理的Vc含量顯著降低了11.79%,T2處理的Vc含量顯著增加了6.67%;與CK處理比較,T2處理的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5.00%。試驗結果表明,生物有機肥與長效復合肥配施有改善柑橘品質的作用。
不同施肥處理的土壤養分見表3。

表3 不同施肥處理的土壤養分
由表3可知:與CK處理比較,T1處理的土壤pH、堿解氮、速效鉀、有機質、交換性鈣和有效鋅含量均出現下降,其中交換性鈣含量顯著降低了19.44%,而有效磷增加了188.54%;T2處理的土壤堿解氮、有效磷、有機質、交換性鈣、有效銅和有效鋅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有效磷、有效銅和有機質分別增加了398.09%、25.00%和12.60%,堿解氮、交換性鈣、有效鋅分別增加了9.13%、9.72%、5.56%。試驗結果表明,生物有機肥與長效復合肥配施有改善柑橘土壤理化性狀的作用。
從試驗結果可知,生物有機肥與長效復合肥配施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和提高柑橘品質。試驗中,生物有機肥與長效復合肥配施的柑橘果肉中的全鉀、還原糖、Vc含量均有所提高,同時土壤中的有效磷、有效銅和有機質含量也大幅提高。與CK處理相比,生物有機肥與長效復合肥配施的柑橘產量提高了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