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云利
我居住的房屋面積不大,僅有八十多平方米,但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物品:有我珍藏的書籍、雜志,有妻子的生活用品,還有女兒的課本以及其他雜物。不大的房間看起來雜亂無章,再加上疏于打理,顯得凌亂不堪、一片狼藉,已經到了影響心情的地步了。
端午假期,我和家人商量,我們要進行一次大掃除,就是把常年不用的物品清理出去,或賣廢品,或丟棄掉,以給房間騰出一些空間來。但到動真格的時候,問題就來了:妻子不愿丟棄,說破家值萬貫;女兒不舍得丟棄,說那些老物件是她兒時的美好回憶。我覺得她們說得不無道理,但關鍵是如果不減少東西,房屋的空間就騰不出來。
這可怎么辦呢?我突然想到一個主意,我提議每個人必須清理十件物品,不管舍不舍得都必須逼空一下,至于什么東西由自己來決定。她們母女雖然并不情愿,但也沒有其他好的想法。
說句實話,這樣做對我來說也是件犯難的事。我的書籍都是當時精挑細選購買的,有的很有紀念意義,雜志是十幾年積攢下來的“限量版”,很多雜志已經停刊了。我偷偷地觀察女兒,她也很為難,左琢磨,右思量,遲遲不肯下手。
沒辦法,既然約定好了就要執行。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后,我們都騰出了十件物品,通過精簡和整理,房間立刻顯得亮堂起來,也顯得寬敞多了。
幾天以后,我問女兒為丟出去的東西感到可惜嗎,女兒想了想回答說,“也沒什么太可惜的,放在家里也是多年未用了,丟出去倒是斷了念想。”是的,我繼而說道,“有些東西看似有用,但又多年未用,只能安靜地躲在角落里,沾染灰塵,擠占空間,不如丟棄。”妻子也在一旁應和道:“說得沒錯,縱然歲月有情緣,但世間一切物品都各有歸宿,它們到了尋覓生命新起點的時候了。”我不由得對妻子的這番話語欽佩不已。
這雖然是一樁小事,但我沉思良久幡然頓悟,人生在世猶如清理房間,不妨經常逼空一下自己,預留些許空間,讓心靈好好透個氣。
當我們春風得意、意氣風發的時候,適當地逼空一下自己,把成績和自滿丟掉一些,多聽聽不同的聲音,多看看不足的一面,或許我們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當我們身陷困頓、逆境沉淪的時候,適當地逼空一下自己,把失敗和陰霾驅散一些,多想想美好的前景,多看看陽光的一面,或許我們就能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當我們心煩意亂、心神不定的時候,適當地逼空一下自己,把情思和煩惱斬斷一些,多閉目養神地靜坐,多萬事皆無地冥想,或許我們就能心神安寧、氣定神閑。
當我們功成名就、身居高位的時候,適當地逼空一下自己,多聽聽基層的聲音,多接觸底層的生活,或許我們就能不忘初心、方得本真。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曾文正公說過,他追求一種境界叫“花未全開月未圓”。如是而言,不完美、有瑕疵是人生的常態,而逼空自己,留有空白,才是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