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洪(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心內科心電圖室)
多數人看到心電圖異常后,會懷疑自己得了心臟疾病。然而,心電圖異常并不等于有心臟疾病,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判斷,無需過度恐慌。
對健康人群展開24 小時心電監測發現,存在室性期前收縮比例可占20%~70%,房性期前收縮為50%~85%;40%~60%的人存在竇律不齊;具有短暫房室傳導阻滯為2%~8%;右束支傳導阻滯為5%~15%;短暫竇房傳導阻滯以及竇性停搏為28%~34%;ST 段抬高為15%~23%,ST 段壓低存為10%~30%。通過上述數據可以得出,出現心電圖異常不一定就是心臟病。
心律不齊 諸多因素都會對心電圖造成影響,如呼吸、活動、疾病等。正常人心臟跳動是比較規則的,頻率為60~100 次/分鐘。心律不齊主要是指存在心跳不規則、心跳速度變化等情況,出現該異常也可能為正常生理現象,抑或者是受到神經系統、藥物等因素影響,故應結合實際情況判斷。
竇性心律不齊 竇房結不規則的發出激動,引起心臟收縮節律的改變。對正常幼兒、年輕人而言,這種情況較為常見,多與呼吸有關,也會受到藥物因素影響,如β 受體阻滯劑以及咖啡等。倘若異常不是受呼吸變化影響,則需要考慮腦部、心臟等疾病。
竇性心動過緩 正常情況下,也存在發生竇房結激動的心搏數低于60 次/分鐘的概率,特別是經常運動的人群。對于大部分年輕人而言,在休息過程中心跳低于60 次/分鐘為正常。如果存在使用抗抑郁藥、抗帕金森藥等藥物的情況,也會導致心搏減緩情況的出現。如果出現腦壓升高、甲狀腺功能下降等情況,也可能會發生心搏減緩。部分心臟疾病,也會導致心搏減緩,主要有心肌炎以及心肌缺血缺氧等。對于無癥狀人員,僅僅存在該異常,無其他心電圖異常情況,則無需處理。若存在臨床癥狀或是其他心電圖異常情況,應進行詳細檢查。
竇性心動過速 主要是指竇房結激動的心搏數超過100 次/分鐘,諸多情況都會導致該現象發生,如健康人員受到焦慮、緊張等情緒影響,如運動過程中,或是受到藥物、咖啡等影響,均會導致竇性心動過速出現。部分非心臟疾病也會誘發該現象,如發燒、休克以及甲亢等。另外,一些心臟疾病也會導致竇性心動過速,如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缺血缺氧等。如果無臨床癥狀,加強觀察即可。倘若存在疑似疾病的情況,應由醫生展開檢查和分析。
房性期前收縮 主要是指心臟激動脈沖不是竇房結發出沖動,而是通過心房發出的,健康人也會出現這種癥狀,特別是在疲倦、飲酒后以及緊張情緒等狀態下的發生率較高。如果存在臨床表現,如房性期前收縮頻次有所增加時,應重視疾病檢查,警惕心房肥大、心肌梗死等。
不適癥狀 若存在房室傳導阻滯等異常,且存在乏力、暈厥等情況,應加強對病理性情況的考慮。
環境適應 如果竇性心動過緩僅僅在夜間睡眠過程中出現,在覺醒或是活動之后消失,一般為生理性;在白天發生,活動后未能有所緩解甚至存在加重情況,多為病理性。
心電圖對于心臟疾病診斷有著至關重要的價值,然而心電圖異常并不意味著就是心臟病,無需過度擔憂以及焦慮,如特殊情況則需進一步展開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