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琴


名著閱讀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所著的一部長篇科普文學作品,同時也是一部富含知識、趣味和哲理的文學寶藏。作者極其細致地觀察和記錄了昆蟲的多彩生活,并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從人性的角度去看待昆蟲,字里行間透露著他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1.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問題。
它是怎么享用蝸牛的呢?是真的吃嗎?也就是說將獵物切割,分成小塊,然后用咀嚼器官將其磨碎嗎?我看似乎不是這樣。我從來沒有在我那些螢火蟲俘虜的嘴邊發現一丁點固體食物的痕跡。嚴格地說,螢火蟲并不“吃”,而是在吸;它采取類似于蛆蟲那樣的方法,將獵物轉化成稀薄的流質,然后再吸食。它像蛆蟲這雙翅類昆蟲的肉食性幼蟲一樣,知道如何在食用之前先把獵物消化,也就是說在食用之前先將獵物液化。具體過程是這樣的:
螢火蟲剛將一只蝸牛麻醉。即使有時獵物的體形很大,比如那種普通的散大蝸牛,螢火蟲也幾乎總是獨自完成對它的麻醉。可此后不久,客人們就陸陸續續地來了,兩只、三只,甚至更多,它們并沒有與獵物真正的主人發生爭執,而是大吃大喝起來。讓它們這樣在獵物上操作兩三天,然后再把蝸牛殼翻過來,開口朝下,這時殼里的液體就會流出來,像大鍋里的肉湯被打翻了一樣。當這些食客們喝飽了肉湯離開時,殼里就只剩下零星的殘羹冷炙了。
很明顯:蝸牛身上不斷被咬出細小的傷口,這一過程就像我們先前看到的“擰”的動作一樣;此后,軟體動物的身體就化成了肉湯,客人們不分彼此,一同享用,每一位都用一種特殊的胃蛋白酶對肉湯進一步地液化,再將其瓜分。根據這種事先將食物液化的方法,我們可以推測:螢火蟲的嘴里除了那兩顆獠牙——這是用來給獵物注射麻醉病毒,或許還用來分解獵物肌肉的體液,沒有其他有力的工具。不過,這兩顆細小得要用放大鏡才看得到的工具,似乎還有其他用途。它們是中空的,類似于蟻蛉的工具,后者不需要將獵物肢解,就可以吮吸并抽干它的體液。但是兩者之間有一個巨大的區別:蟻蛉吮吸完之后會剩下許多殘骸,并將其丟到自己在沙地里挖的漏斗狀陷阱外面;然而螢火蟲卻是將獵物液化的專家,它會把獵物吸得精光,或者說幾乎一點不剩。雖然這兩種昆蟲使用相似的工具,但前者只是吮吸獵物的血液,而后者卻事先將獵物液化,然后再把它吃得干干凈凈。
(1)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稱法布爾為“掌握田野無數小蟲子秘密的語言大師”。根據上文,法布爾掌握了螢火蟲的什么秘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布爾介紹螢火蟲的飲食習性時,語言科學準確。請以上文為例分析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問題。
在洞口站崗放哨看門守屋的這只隧蜂比其他的隧蜂年歲大。它是這個住宅的建造者,是現在正在忙著采集花粉的隧蜂姐妹們的媽媽,是現在還是幼蟲的隧蜂們的外婆。三年前,當它還是個花季少女時,它單槍匹馬地拼命干活兒,累得精疲力竭。現在,它的卵巢已經萎縮,它該休息了。不,“休息”一詞在此運用不當。它還在干活兒,它在為這個家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它已經不能再生兒有女,便當上了看門人。它為自己家人開門關門,把陌生人拒之門外。
謹慎多疑的山羊羔從門縫望出去,對狼說道:“讓我看看你的爪子,不然我就不開門。”隧蜂外婆同樣謹慎多疑,它也要對來者說道:“讓我瞧瞧你的隧蜂黃爪子,不然就不讓你進來。”如果被認為并非自家人,誰也甭想進得洞來。
我們就來看看。一只螞蟻路過洞穴附近,它很想知道洞底下為何有蜜的甜香味飄上來。隧蜂看門人脖子一扭,意思是說:“滾開,不然要你的命!”通常,這種威嚇的動作就足夠了。螞蟻見狀趕緊走開。___________?。
(1)在法布爾筆下,幾乎所有的昆蟲都有為其“量身打造”的稱謂。選文中,在洞口站崗放哨、看門守屋的這只隧蜂擁有哪些稱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兩段文字,你認為哪一句可以放在文中結尾畫線處?請說明理由。
A.如果它不走,隧蜂尾部有一道油光锃亮的溝槽,在它進入攻擊狀態時,蟄針會沿著這道溝槽上升、下降,最終趕走它。
B.如果它賴著不走,隧蜂看門人便會飛出洞來,向那大膽狂徒撲過去,推搡它,驅趕它。把它趕跑之后,隧蜂看門人便立刻回到哨位,繼續站崗放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問題。
我親愛的昆蟲朋友們,如果因為我對你們的描述沒能讓人生厭,因而說服不了那幫嗓門兒很大的人的話,那我就會挺身而出,鄭重地告訴他們說:“你們對昆蟲是開腸破肚,而我卻是讓它們活蹦亂跳地生活著,對它們進行觀察研究;你們把它們變成了又可怕又可憐的東西,而我則是讓人們更加喜愛它們;你們是在酷刑室和碎尸間里干活,而我卻是在蔚藍色的天空下,邊聽著蟬兒歡快地鳴唱邊仔細地觀察著;你們是使用試劑測試蜂房和原生質,而我則是在它們各種本能得以充分表現時去探究它們;你們探索的是死,而我探究的則是生。因此,我完全有資格進一步地表明我的思想:野豬把清泉的水給攪渾了。原本是青年人的一種非常好的專業——博物史,因越分越細,相互隔絕,互不關聯,竟至成了一種令人心生厭惡、不愿涉獵的東西。”誠然,我是在為學者們而寫,是在為將來有一天或多或少地為解決“本能”這一難題作點貢獻的哲學家們而寫,但是,我也是在、而且尤其是在為青年人而寫,我真切地希望他們能熱愛這門被你們弄得讓人惡心的博物史專業。這就是我為什么在竭力地堅持真實第一,一絲不茍,絕不采用你們的那種科學性的文字的緣故。
(1)根據上文推測,法布爾筆下被那幫“嗓門兒很大的人”弄得“讓人惡心的博物史專業”是一門怎樣的專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上文,說說法布爾思想的可貴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問題。
還有一些人在指責我,說我用詞欠妥,不夠嚴謹,說穿了,就是缺少書卷氣,沒有學究味兒。他們擔心,一部作品讓讀者談起來容易,不費腦子,那么,該作品就沒能表達出真理來。照他們的說法,只有寫得晦澀難懂,讓人摸不著頭腦,那作品就是思想深刻的了。你們這些身上或長著螫針或披著鞘翅的朋友們,你們全都過來吧,來替我辯白,替我作證。請你們站出來說一說,我與你們的關系是多么親密,我是多么耐心細致地觀察你們,多么認真嚴肅地記錄下你們的活動。我相信,你們會異口同聲地說:“是的,他寫的東西沒有絲毫言之無物、空洞乏味的套話,沒有絲毫不懂裝懂、不求甚解的胡謅瞎扯,有的卻是準確無誤地記錄下來的觀察到的真情實況,既未胡亂添加,也未掛一漏萬。”今后,但凡有人問到你們,請你們就這么回答他吧。
在上文中,法布爾請昆蟲們為他辯白作證:“請你們站出來說一說,我與你們的關系是多么親密,我是多么耐心細致地觀察你們,多么認真嚴肅地記錄下你們的活動。”請從《昆蟲記》中選擇一種你熟悉的昆蟲,以它的身份為法布爾辯白作證。
我是__________,我要為法布爾辯白作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見下期中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