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順義
(浙江景寧順義養兔專業合作社,浙江 景寧 323500)
浙江景寧農戶一直有養兔的習慣,但由于農戶技術落后,疫病防治跟不上,死亡淘汰率高,養殖的經濟效益差,嚴重制約了肉兔產業的發展。為此,景寧肉兔養殖農戶制定統一的肉兔養殖技術規范,選擇了伊普呂兔,同時通過項目推廣,解決技術落后、效益差等問題,實現品種優良化、生產標準化、管理規范化,產銷一體化目標,把全縣乃至全市的肉兔產業統一帶動發展,使肉兔產業達到質的飛躍。為此,本文著重分析伊普呂兔規模化養殖環節的技術基礎及優化,為景寧養兔農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在我國各地基本都有肉兔飼養,其中四川、山東、江蘇、河南和重慶是主要的養殖地。這5個地區的存欄量約占全國總存欄量的75%左右,出欄量占全國的80%左右。近年來,隨著我國肉兔產業結構的逐步變化,生產方式由原來的小規模粗放式飼養向快速集約式大型飼養轉變。肉兔養殖已從單一農場養殖發展成為集養殖、屠宰、加工和出口于一體的完整養殖生產鏈。
我國是世界上的養兔大國。總體質量和養殖效率與歐洲一些養兔發達國家有顯著差異。在肉兔養殖發達的歐洲國家,雌兔每年平均供應的肉兔是我國的2~3倍。品種雜,良種少,品質差,生產力低是限制我國肉兔養殖的主要因素。它極大地限制了我國肉兔的生產水平,降低了相關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降低了我國肉兔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積極推動我國領先的肉兔生產公司的發展,并與科研機構和技術系統的相關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必要的溝通,以提升我國兔養殖水平。相關技術人員逐步引進和培育了優良品種和養殖體系,采用了先進的相關生產技術和科學的飼養管理方法,經過消化吸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兔肉產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并先后引進了伊普呂配套系,伊拉配套系,齊興肉兔,新西蘭,加利福尼亞等優良品系,相應的育種技術大大提高了我國的肉兔育種率和優良品種的推廣。
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上最發達的肉兔養殖場都非常重視以配套系形式進行商品生產。采用專門化品系配套雜交生產“雜優”商品肉兔,是目前最先進、最合理的肉兔生產形式,代表著肉兔育種和生產的發展方向。生產模式以全方位生產為主,管理自動化程度高。在自動飲水、自動投料、自動肥料處理和環境管理自動化等領域相對成熟。歐洲肉兔育種可分為4個層次,即40%的優良品種、30%的良好環境、20%的優質飼料和10%的良好管理。從權重分配中可以看出國內養殖與國外發達國家養殖的思想認識差異。
這種繁育模式的核心是將四同期技術和高效手段相結合,以實現“同期發情,同期配種,同期分娩,同期出欄”。結合高效的環境管理,我國的伊普呂兔養殖行業以小規模企業為主。在繁殖和生產過程中,隨時發現兔發情,隨時配種,就造成了處在不同生理階段的兔子混合飼養,由于它們的年齡不同,很難大規模生產兔子。傳統的育種模式嚴重限制了優質產品的產量,無法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我國應該實行集中飼養技術、全進全出模式,實現對兔子的日常清潔、消毒,改善兔子生活的衛生狀況,將經濟效益最大化。
實踐證明,兔是高度敏感的動物。為了避免負面影響,促進高密度集約生產的有效利用,有必要為兔子創造一個穩定、科學、舒適的飼養環境。受布局和設備設施差異的影響,多為開放式和半開放式建筑,使用的籠具多為多層,金屬和水泥籠位,通風效果差。兔舍冬季溫度較低,溫度在-5~10℃,夏季受到高溫影響,兔群長期處于25~35℃環境中。處于這2個季節的兔子繁殖率低,出生兔子存活率低,生長緩慢。參考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廠房建設標準高,使用機器通風及環境自動控制系統,濕簾降溫,配合全進全出模式,可以達到兔舍定期清理消毒,兔舍溫度基本控制在15~25℃內,可極大地提高兔的各項指標和生產性能。
我國是世界上養兔業發展最快的國家,但我國伊普呂兔的飼料營養的基礎研究薄弱,20世紀80年代前期對兔子營養的研究幾乎沒有,也沒有關于兔子、養殖飼料總指數的測量數據。隨著20世紀80年代科研工作者對兔子營養需求的研究開始,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已呈現出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的趨勢。隨著人工授精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普及,對高密度育種飼料不同營養指標的需求日益增加,引入新的、實用的飲食標準是不可或缺的。
根據兔群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結合大規模生產的需要,應制定可靠的免疫程序,以確保所有兔子的免疫力。在大規模飼養中預防兔瘟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尤其是要注意預防兔瘟2型引起的危害。兔病毒性出血癥2型(RHD2)又稱兔瘟2型,是由兔出血癥病毒2型(RHDV2)引起的危害家兔和野兔的一種新型高度傳染性、急性致死性疫病。該病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法定通報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兔瘟2型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或者疫苗醫治或預防,為此,做好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防控兔瘟2型應加強引種隔離和檢疫,最好自繁自養。養兔場應定期消毒和清理糞便等污物,做好滅蚊、滅蠅、滅鼠等工作,種兔和肉兔分點飼養,做好臨床觀察和記錄。發現疑似病兔應立即隔離,并早診斷、早處理。另外,還要注意預防和監測當地氣候,除全面預防和控制雨水和水分外,建立養殖環境微生物監測平臺,定期監測和記錄兔舍設備表面和空氣中的微生物含量,提高消毒頻率,規范消毒劑的使用,并根據收集微生物制劑的精細實驗,在空房中清潔和消毒后,兔子必須通過測試,大型養殖場或規模化養殖場可設立相關實驗室或與科研機構合作,對兔病進行診斷、藥理實驗、抗體檢測,有效完成生態指標等工作,制定快速有效的疾病診斷和治療程序和應急計劃,并在疾病預防和控制失敗后盡快遵循標準程序和檢測系統,我們需要通過綜合分析得出診斷結論,并采取措施將經濟損失降至最低。
在現代工業生產中,人工授精技術與循環養殖模式的結合,對實現我國兔養殖規模化、集約化具有重要意義。人工授精是畜牧業有效發展的關鍵技術,可以從遠距離快速推廣優良品種,提高育種效率,減少疾病傳播,降低生產成本。首先,它有助于組織生育,實現同步測序、受孕、生育和斷奶;其次,易于集中管理,促進新技術的引進,實現生產的范圍化、量化和商業化,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節省勞動力和行政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再次,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可以顯著提高兔子的繁殖能力。大多數罕見的母兔可以安排胚胎受精以提高受孕率。然后,注意及時采取管理措施,提高繁殖成活率。最后,可以根據計劃控制兔子的繁殖力。
3.1.1 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代表生物結構物質,是體內代謝活性物質的主要成分,是組織修復的原材料。兔飼料中的蛋白質主要由植物蛋白組成,包括種子蛋白、葉蛋白和一些副產物。最常用的兔飼料是三葉草或顆粒,占飼料消耗的90%。當飼料中蛋白質質量達到所需水平時,不僅可以提高日常營養的適應性,還會影響兔子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并影響它們的生長和繁殖。嚴重的情況下,它會導致兔子生長停滯、體重下降、母兔出生率降低、出生虛弱等。因此,制定合適的飼料蛋白質標準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使生殖效果最大化的先決條件。目前,ILIUS蛋白質要求通常符合推薦的NRC標準:經濟效益相對較好。
3.1.2 飼料能量
能量是維持身體生命活動和新陳代謝的主要營養素,而智力是維持體溫、呼吸、消化、循環、排泄、生長、發育、生殖等生理功能。食物的每日能量含量決定了飼料的消耗和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的供應,從而影響動物的生產力以及體內營養素的吸收和使用,從而影響了動物的生長。在大型養兔場,人工授精和改良繁殖模式的能量需求非常高。牛奶利用率為81%。有乳汁分泌和懷孕的雌兔的利用率為76%。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雌性沒有獲得足夠的食物或飼料指數不達標,兔子的生產效率無法最大化。牛奶生產導致的食物缺乏似乎是奶牛和懷孕母兔生產效率、影響胎兒發育和影響母兔生育能力下降的原因。
3.1.3 粗纖維
作為草食動物的一個單位,兔子發達的闌尾具有微生物系統,可以使用原纖維。膳食中適量的粗纖維對維持家兔正常的消化功能和防止消化功能受損起著重要作用。飼料纖維含量低是導致家兔腹瀉的重要環境因素。在纖維飲食(ADF)為19%和9%的條件下,每天高水平的ADF飲食使伊普呂兔的健康風險指數翻倍,腹瀉發病率增高,平均腹瀉天數增加。因此,伊普呂兔日常飲食中適當的粗纖維含量與整個兔群的健康生長有關。
3.2.1 降低斷奶仔兔死亡率和消化道疾病的發病率
伊普呂兔養殖中,斷奶應激經常會引起仔兔消化功能紊亂,這是一種病原感染,會延遲兔子的生長。此前,抗生素被用于預防胃腸道疾病,但隨著歐盟(EU)及相關法律法規全面禁止使用這種抗生素,對微生態藥物等非藥物方法的調查已經展開。近年來,國外研究表明,限制喂養是保護兔子免受非特異性腸道疾病影響的最有效的非藥物方法之一。
3.2.2 提高飼料報酬,減少浪費
首先,飼料限制可以減少兔子飼料消化不足造成的浪費,提高飼料的消化率,降低飼料重量比。含量限制確保了兔子在繁殖過程中的休息時間,避免了收集相對自由的食物時的能量消耗,增加了飼料補償;此外,飼料的限制增加了兔子的進食欲望,這大大簡化或避免了自由采集的處理。從兔子身上收集了一些小飼料,這縮短了飼料在容器中的暴露時間,降低了飼料的水分含量,尤其夏季。有限的育種是最大化工業育種效率的重要因素。母乳喂養期間應提供足夠的食物和營養,以滿足母乳喂養期間的生長需求。
3.3.1 同期發情技術的應用效果
在我國,1只母兔平均每年可繁殖35~40只兔子。隨著規模的增加,差距進一步擴大,這大大限制了兔業的有效和集約發展。在循環繁殖模式中,主要的同步技術包括,同步發情、同步繁殖(人工授精)、同步分娩、同期斷奶和出欄。同步發情技術是人工授精成功的關鍵。由于繁殖周期短,許多母兔在哺乳期可能無法受精。母乳喂養會對其繁殖能力產生負面影響,影響繁殖和泌乳。產后泌乳和母乳喂養會抑制卵巢功能,影響母兔的生育能力。因此,在同步射精技術的幫助下,哺乳期兔子胚胎卵泡的發育可以引起排卵。
3.3.2 伊普呂兔同期發情的方法
第一,激素治療。目前,廣泛使用的注射激素包括毛細血管促性腺激素(ECG)和前列腺激素,它們通常在母兔人工授精前2~3d使用。結果因激素、劑量和注射時間而異。
ECG用于伊普呂兔的同期發情已有多年的歷史,ECG具有FSH和LH的雙重功能,其有助于卵泡的發育和成熟,被廣泛應用。前列腺素的黃色溶黃體廣泛用于母兔和其他兔的同步繁殖過程。與ECG一樣,同步前列腺素分泌通常在受精前2~3d使用,但效果良好。不同的受精前72 h注射前列腺激素200 μg后,母兔的出生率與對照組和ECG組無顯著差異。然而,已經證實,前列腺激素的使用可以提高母兔的繁殖能力,例如在出生第6天注射天然前列腺素50 μg。
第二,生物刺激方法。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對畜牧業中激素制劑的使用都有限制。目前對畜牧業中激素的使用沒有明確規定。隨著國內外畜牧業的改善和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激素限制將成為趨勢。此外,使用大分子外源性激素也會引起免疫反應,導致繁殖效率降低,母兔出現功能障礙,仔兔出生時死亡率增加。人們可以逐步探索激素替代的方法,以提高家畜的繁殖效率。這種方法統稱為“生物刺激”,主要包括母子隔離、營養增強、光學刺激和動物方法。其他更新的評估方法表明,IRRG研究(特別是20世紀末的“生物刺激法”)適用于母兔的改良,它不僅簡單易用,也有利于周期性養殖。
景寧山區農民自有養殖肉兔的習慣,養殖出的肉兔無藥物殘留,安全、優質、營養,在養殖肉兔工作中有著良好的氣候環境和豐富的經驗。本文為養兔農戶提供了相關技術、疫病防治等建議,通過進一步實施,可以有力地促進景寧縣兔養殖業的發展,加快景寧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步伐,提升景寧縣肉兔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組織化程度,經過加工,提高了肉兔的附加值,而大型企業可以為貧困農戶或低收入農戶無償提供養殖技術,并對產品進行保護價的回收,可有效解決當地剩余勞動力就業和低收入農戶脫貧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