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睿 歐陽娟
文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下雨了,沒帶雨具,你暫且可以躲在別人的屋檐下避避雨。與傘比較起來,屋檐大,傘小,屋檐能更好地為你遮風擋雨。
但屋檐畢竟是別人家的,是固定的,你無法帶走。倘若有一把自己的傘,雖然小,但靈巧,方便隨身攜帶,什么時候有雨了,可以隨時打開傘為自己遮擋風雨。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原作雛形
借力蓄能量,自立書華章
征途漫漫,風雨來襲,或尋一處屋檐駐足暫避,或撐一把雨傘繼續前行。但屋檐是別人的、固定的,傘才是自己的、靈巧的。是以既可不拒他人助力以韜光養晦,潛心蓄力,更需自立自強,砥礪奮進。(中心論點表達存在歧義,邏輯存在漏洞。)
借力避短,走出崢嶸路。古今中外,無論是個人、社會還是國家,兩眼不看窗外,一心悶頭苦干,極易故步自封、裹足不前,若有效借助外部力量,站在巨人肩膀之上,可看得更高,飛得更遠。曹沖借水浮之力,用船稱出大象重量而折服眾人;牛頓借助伽利略理論創立牛頓力學,成為定律,造福后世;諸葛亮借助一陣東風以少勝多大敗曹軍。飛速發展的新時代,我們偉大的祖國一直用溝通、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他國先進技術、經驗,攻堅克難、別開生面,為突破發展壁壘打下堅實基礎。正如海明威所言,“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吾輩青年當開啟“千淘萬漉”的征途,學習文明成果,為中華民族之復興而大步向前。(作文第二段在對分論點進行精當闡釋后,運用事例來支撐觀點,其中諸葛亮借東風的例子是虛構的,這樣的論據說服力不夠;而舉例之后所引用的海明威的“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的觀點,以及后面的分析,都跟分論點的關聯不夠緊密。)
居里夫人曾說,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歷史已經向我們證明,沒有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可以依靠外力變得強大。經過艱苦探索、經驗創造,我們奪取了革命勝利,讓中國站了起來;我們堅持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讓中國富了起來;千千萬萬中國人通過潛心沉淀,抓住機遇不斷創新,完成“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飛躍,讓中國強了起來!吾輩青年當秉承青云之志,懷揣民族自信,昂首闊步邁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春天。(第三段的例證因對關鍵詞“借力”的理解發生偏差,認為是虛心學習,表達不規范而聱牙;后面的“吾輩青年當秉承青云之志,懷揣民族自信”更是偏離了論述邏輯。)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應明確借力與自立的關系:借力,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自立。一方面,我們可以以“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姿態追夢,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魄力圓夢,成就更好的自我,實現個人夢。另一方面,我們不因他人的幫助而產生依賴,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而要想到人生風雨難料,當遇到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時,我們要學會借力蓄力,未雨綢繆,自立自強,踔厲奮發,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發揮出來,助力中國夢,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這三個主體段沒有設置鮮明的分論點,應按照并列的邏輯,設置分論點。)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借人之力以求補短,躬身自行得以揚長。凝聚力量激蕩夢想,青春之我譜寫華章。
(結尾升華不夠準確,前后邏輯不通。)
◆升格建議
原文在立意、結構方面打好了框架,但在論述邏輯及關鍵細節方面存在明顯的問題:
1.邏輯不夠縝密
議論文論述要精與深,就要準確選擇論據,并使論述顯示出深度、表達彰顯出新意。論據選擇要避免大眾化和淺層次,大眾化難以出新,淺層次缺乏力度,都只有其形而無其實。同時在論證時要作精深的研究,深入到內部,這樣,在論述時才不會偏離論點。議論文寫作時,對論述角度的選擇都有較為明確的指向,只有圍繞話題中心的論述才是切合題旨的,否則就會判定為“跑題”。這就要求考生在確立論述的中心之后,要圍繞中心論點論述。
2.關鍵部位表達乏力
作文開頭中心論點的提出、主體部分分論點的設置、結尾段的升華都太過簡略粗糙,需要進一步潤色、升格。
升格佳作
借力蓄能量,自立書華章
◎歐陽靜蕾
征途漫漫,風雨來襲,或尋一處屋檐駐足暫避,或撐一把雨傘繼續前行。但屋檐終是別人的,自己的傘雖小,卻靈巧便攜,隨時可抵御風雨。是以,身陷困窘時,既可借外力韜光養晦,潛心蓄力,又要自立自強,踔厲奮發。未來的路還長,當借力時借力,當自立時自立,這才是明智的選擇。
愿將黃鶴翅,一借飛云空。借力避短,走出崢嶸路。
古今中外,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民族,妄想僅靠自己開拓新世界,推崇以一己之力建功立業而忽略借助外力之法,極易故步自封、裹足不前。不若“善假于物”,取長補短,為自己鋪平前進的道路。曹沖借水浮之力,用船稱出大象重量而折服眾人;牛頓借助伽利略理論創立牛頓力學,成為定律,造福后世。步入新時代,中國一直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他國先進技術經驗,攻堅克難,別開生面,為突破發展壁壘鍛造筋骨,強大自我。海明威曾說:“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吾輩青年也當開啟“千淘萬漉”的征途,在前進途中,學會汲取他人的長處,為更好地踏上新征程蓄勢賦能。
惟患不自立,何以登青云。自立自強,繪就盛世春。
居里夫人說過,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歷史也向我們證明,沒有一個人、一個民族和國家可以依靠外力走向強大。我們忘不了清政府簽下《南京條約》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忘不了1980年久經沙場的劉華清老將軍在美艦前踮腳一望的心酸,忘不了中國企業被無理打壓、中國人被無故關押的悲憤……所幸的是,中國共產黨運籌帷幄,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披荊斬棘、破浪前行,實現了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進程。生逢盛世,吾輩青年當秉承青云之志,自強不息,昂首闊步走進“中國特色”的春天。
他人屋檐闊,只可暫時避。唯我手中傘,不可相離棄。借力與自立相合,才可行遠至深。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代青年更應深刻明白借力與自立的關系:借力,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自立。一方面,我們以“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姿態追夢,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魄力圓夢,成就更好的自我,實現個人夢。另一方面,我們不因他人幫助就安于現狀、貪圖安逸,而要想到人生風雨難料,當我們遇到各種“黑天鵝”“灰犀牛”時,不僅要學會借力蓄力,更需未雨綢繆,自立自強,中流擊楫,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正如俗語所言“寧扶井桿一尺,不扶井繩一丈”,光靠外力是不行的,依靠自身力量強大起來,才能更好地武裝自己。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借人之力以求補短,躬身自行得以揚長,凝聚力量激蕩夢想,這無論是對國家還是我們個人,都是行遠至深、走向成功、譜寫華章的有益之道。
【湖南寧遠縣第二中學】
◆升格點評
依照原文病癥,進行針對性修改、調整后,整篇作文的文脈文氣更為流暢,思維更嚴謹。同時,語言表達上,也能更好地服務于內容、中心,有力地表現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