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攝/李春暉

蘇東坡說:“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即清雅恬適之樂。守寧靜,而懷素心,簡樸處,又不失豐盈。日升月落,春去秋來,而仲秋時節(jié)的清歡,則都藏進了那棵棵桂樹里。只待秋風一吹,桂花香味在空氣中蔓延,將濃香的桂花采擷下來,用糖腌漬成糖桂花,或者晾曬成干桂花,便可封存一個濃醇透徹的秋天,就成了幸福感的來源。
天高氣清的時節(jié),桂花陣陣飄香,更是品嘗秋之味的好時節(jié)。尋常巷陌間,熱騰騰的大鐵鍋里,開始翻炒著金黃的栗子。一陣嘩啦啦的聲響后,突然幾聲“砰砰砰”,油亮裂口的栗子,甜蜜的焦香混著熱氣騰騰,新鮮出爐。平凡的幸福莫過于捧著一袋熱乎乎的糖炒栗子,尋著裂口用力掰開,一顆顆飽滿的栗仁便脫落出來。滿口粉糯香甜,品嘗來自秋日的香甜溫暖。
桂花、栗子、花生、紅薯、紅豆這些秋季的食材相逢,堆疊出日常生活中香甜溫馨的煙火浪漫。
原料:紅豆200 克、栗子100 克、水500 克、陳皮5 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所有原料放入高壓鍋中煮熟后盛到鍋中,中小火熬至粘稠,撒干桂花。
原料:花生100 克、栗子100 克、牛奶200 克、水300 克
做法:將所有原料放入破壁機中打成糊,點綴干桂花。


原料:面粉500 克、酒釀300 克、水50 克、干桂花10 克、酵母粉5 克
做法:
1.酒釀加水用攪拌機打成糊,把所有材料混合后,揉至無干粉面團;
2.待面團發(fā)酵至1.5 倍大;
3.揉面排氣,再發(fā)酵10 分鐘,分成8 個小團,每個揉至表層光滑后搓圓;
4.揉好的饅頭醒發(fā)20 分鐘,涼水上鍋,水開后轉中火蒸17 分鐘,關火燜3 分鐘。

用料:木薯淀粉150 克、干桂花2 克、開水90 克、蜂蜜20 克
做法:
1.木薯淀粉用開水攪拌,加干桂花揉成團,搓成小圓球用手指按壓;
2.水開下鍋煮至漂浮撈起過冷水,加入蜂蜜制成的糖水。


原料:紅薯200 克、栗子200 克、雞蛋、玉米油
做法:
1.紅薯去皮蒸熟(紅薯選擇水分含量少的品種,更凸顯紅薯的香甜);
2.去殼板栗洗凈蒸熟;
3.把蒸熟的紅薯和板栗壓成泥,板栗可以保留小顆粒感;
4.紅薯和板栗泥中加入一個雞蛋黃、少許玉米油和牛奶攪拌均勻(紅薯和板栗都很干,加入液體幫助捏成型,根據(jù)混合物的狀態(tài)控制液體含量);
5.紅薯板栗泥塑形切塊;
6.刷上一層蛋液撒芝麻后烤箱210℃烤15 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