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師簡介
饒小鋒
中學綜合實踐活動高級教師,教育碩士,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育、STEAM、研學旅行教研員,廣東省“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學員。兼任中國教育學會綜合實踐分會理事、廣東省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專委會副理事長、廣東省研學旅行專委會常務理事、廣東教育學會創新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人文與教育學院兼職教授、廣東省教育廳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項目負責人。曾參與省級綜合實踐活動、研學旅行、STEM等教材編制工作,擔任《佛山勞動教育》副主編、廣東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綜合實踐活動研制參與成員、《廣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指南》評議專家。
記得我接過的一個班,這個班整體情況一般,平時紀律不太好,關鍵還有幾個“天王級”的人物。其中,有一個重點人物——小A。于是我有事沒事就會思考,該如何轉化他?終于,我制定出一個計劃:
1.全面了解其性格特點、興趣、家庭狀況;
2.提高其在班內的地位,多表揚、多制造機會,提高其成就動機及自我效能感,使其獲得成功經驗;
3.在全班灌輸因材施教觀念,對小A區別對待;
4.全班同學每人寫一封評價信給小A;
5.與其交朋友;
6.開學前進行家訪;
7.發進步獎狀并送至其家中,公開表揚。
制定完計劃,我不免洋洋得意,心想:“初一時,我與小A關系也不差,按這個計劃實施應該沒什么問題吧?”我心情洋溢,對轉化小A這件事,感覺前景一片好。開學后的前三天,他的表現不錯,但從第四天開始,他的儀表、衛生開始不斷地出問題——把飯菜倒在食堂的地上、課室里總是他的座位旁最臟……接著,我又發現了他的幾個缺點——沒責任感、不講衛生。但我還只是跟他講了講道理,沒有“發火”,就連我自己也有點驚訝,但其實我的怒火已經在心中慢慢積聚。接下來的日子,他的表現越來越差,作業時常不交、沉迷打扮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上課經常惹人講話、有兩天午休私自出學校……
經過一段時間,我終于基本摸清他的性格:這是一個特別愛面子、愛打扮、成績基礎差、脾氣暴躁、易沖動和非常偏激的男孩。
這一切,似乎是離當初設定的計劃差距太遠了?我開始感到有些吃力了,不停地問自己:“還要多久才能轉化好他?如何引導他正確的審美觀?如何激發他的學習動機和熱情?如何改正他的自由散漫主義?懲罰的力度是多少?表揚的力度是多少?……”
與后進生心靈溝通可以說是轉化后進生中最困難的事情之一,但其實,說難也不難,正如一句名言所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打開后進生心靈之窗的機會不是沒有,而是缺少捕捉他們“美”的眼睛。
一天中午,我正準備去吃飯,經過實驗樓一樓,見小A一個人坐在石桌旁發呆,我走過去,問他為何不去吃飯。他很瀟灑地甩了一下頭:“不想吃。”“為何不想吃呢?”我接著問。“飯堂今天吃豆腐,不好吃。”“不好吃也得吃飯呀!不吃怎么行?胃病可就是這樣給餓出來的呀!要不老師請你吃方便面。”大概是覺得我有些關心他,他便笑了笑說:“不用了,我有錢。”然后我又順勢與他談起了前途。
第二天,我剛拿起兩張創口貼,忽的一下,小A跑過來說手受傷了,叫我把一張創口貼給他,我給他貼上,他說:“再給一張吧,我自己回家貼。這么吝嗇干嘛?”我聽了心里先是一氣:“怎么跟老師說話的?”但轉念一想,是先氣后喜,“他能這樣跟我說話,不就證明他開始接受我、不抗拒我了嗎?昨天的聊天還真的起了作用。”我便笑著把剩下的唯一一張創可貼給了他。
第二個星期的周記,小A居然交了,但只寫了一句話:“我想考西樵分校,可我基礎太差!”我心里一陣狂喜,“這小子終于開竅了!”一些同學在周記中也反映了小A想讀書的念頭并表示愿意幫助小A,看來不會有假。第二天,我在全班表揚了小A,也給他提了要求,要求全班同學監督他不要半途而廢。
然后,我要求小A制定學習計劃、找好輔導同學,他都一一答應了。接下來,我便每晚安排三位同學輪流輔導他學習,他也學得很認真,只是還談不上刻苦。我還發現他的頭發也開始剪得符合規范了,想想以前,頭發可是他的命根子呀!
對比開學時,發現小A的轉變真的很大。回想起來,如果當初對他采取圍追堵截、嚴厲訓斥的戰術,以他倔強、偏激的性格,說不定會早就跟我打架甚至退學了,但我似乎也沒在他身上花太多精力,只是該說的時候就提醒一下,從來不罰他,談了幾次心,效果卻產生了。人的心理真是奇妙!
于是,我總結了一個規律:對于一些倔強、偏激的后進生,我們倒不如采取“放牛”的戰術,懂得收放,或許這樣反而收效更大。
治學之道
好的教育就應該培養——終身運動者、責任擔當者、解決問題者、優雅生活者。
要推進跨學科融合課程。饒小鋒認為,現在的學生更需要的是通過興趣去跨學科地學習、更需要的是解決真實問題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所以要推進綜合實踐活動、STEM、勞動教育等跨學科課程,就要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去發現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學習各種知識,從而達到學習知識和提高綜合素養的目的。
以項目式學習推動綜合實踐活動,推動未來教育發展。饒小鋒表示,綜合實踐活動要以項目學習作為基本支撐,以開放性的真實問題作為導向,讓學生圍繞項目解決問題、完成任務。提倡、幫助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進行相關的探索。對思維能力、深度學習、跨學科學習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要推進融合課程高質量發展,提高教師的素養與能力非常緊迫與重要。在饒小鋒看來,項目式學習對教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進行統合、梳理、提煉,教師做項目式學習的指導會比傳統上課的難度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