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霞 胡巍 潘連生
結直腸癌作為臨床常見消化道腫瘤,其病因涉及不良飲食習慣、遺傳等,具有較高發病率,調查顯示,該病病死率位居全部惡性腫瘤第二位[1]。目前,對于中晚期結直腸癌,臨床多采用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以有效切除腫瘤組織,同時術后輔以化療干預,以更好的殺滅腫瘤細胞,延長患者生存時間[2]。XELOX 方案為結直腸癌常用化療方案,其中奧沙利鉑可結合腫瘤細胞DNA,抑制細胞復制,卡培他濱可轉化為5-氟尿嘧啶(5-FU),殺傷腫瘤細胞,從而提高患者存活率[3]。但研究發現,XELOX方案單獨應用總體有效率僅50%左右,療效不達預期[4]。近年有研究指出,腫瘤細胞的轉移主要依賴血管生成,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為促血管生成重要因子,其可加速腫瘤血管新生,促使腫瘤轉移或復發[5]。貝伐珠單抗是一種新型分子靶向藥物,其主要作用于VEGF,可阻礙血管新生[6]。鑒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貝伐珠單抗聯合XELOX方案對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患者VEGF 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新余市中醫院內三科2019 年4 月—2022 年2 月收治的89 例結直腸癌患者。納入標準:結直腸癌符合相關診斷標準[7];有結直腸癌根治術適應證,且行該術治療;原發性腫瘤;臨床分期為Ⅱ、Ⅲ期;重要臟器功能正常;卡氏功能狀態評分>70 分,體力狀況評分<2 分;精神、認知正常。排除標準:合并腎臟、肝臟等其他部位惡性腫瘤;合并傳染性、感染性疾病;交流障礙;入組前接受相關化療、分子靶向藥物等治療;對研究藥物過敏。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45)、治療組(n=44)。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兩組均行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術后4 周,對照組用XELOX 方案治療,予奧沙利鉑(生產廠家:遠大醫藥黃石飛云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3129,規格:100 mg)靜脈滴注,將130 mg/m2奧沙利鉑溶于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生產廠家:江西長江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6021429,規格:500 mL∶50 g)滴注,于6 h 內完成,第1 天;予1 000 mg/m2卡培他濱(生產廠家: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3044,規格:0.5 g)餐后口服,2 次/d,第1~14 天;1 個化療周期為3 周,共治療3 個周期。治療組用貝伐珠單抗(生產廠家:Roche Diagnostics GmbH,注冊證號:國藥準字S20170036,規格:0.4 g/瓶)聯合XELOX 方案治療,XELOX 方案同對照組,予7.5 mg/kg 貝伐珠單抗靜脈滴注,于30~90 min 完成(根據患者耐受度調整),于化療周期第1 天滴注,共治療3 個周期。兩組均接受6 個月隨訪。
(1)實驗室指標:抽取兩組術前、治療3 個周期后空腹肘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 離心處理10 min,吸取血清,置于-20 ℃冰箱內貯存、待檢;①腫瘤標志物水平:用電化學發光法測定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9-9(CA19-9)、糖類抗原242(CA242)水平;②VEGF 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VEGF 水平。(2)毒副反應:參照文獻[8],記錄兩組治療期間毒副反應發生情況。(3)復發率:隨訪期間間隔3 個月復查1 次CT 或鋇餐X 線等檢查,評估并記錄兩組復發情況,復發:檢查可見新的腫瘤病灶生成,或殘留病灶體積增大。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兩組術前CEA、CA19-9、CA242 水平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3 個周期后的CEA、CA19-9、CA242 水平均較術前降低,且治療組各指標水平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對比(±s)

表2 兩組腫瘤標志物水平對比(±s)
*與本組術前比較,P<0.05。
組別CEA(μg/L)CA19-9(U/mL)CA242(U/mL)術前治療3 個周期后術前治療3 個周期后術前治療3 個周期后治療組(n=44)78.96±6.3527.38±4.10*453.26±14.6855.43±7.14*190.22±12.3432.61±8.65*對照組(n=45)78.44±7.5840.05±3.34*453.84±14.8867.58±4.12*190.84±12.5256.38±9.48*t 值0.35016.0780.185 9.8600.23512.349 P 值0.727<0.0010.854<0.0010.815<0.001
兩組術前VEGF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3 個周期后的VEGF 水平均較術前降低,且治療組水平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VEGF水平對比[ng/L,(±s)]

表3 兩組VEGF水平對比[ng/L,(±s)]
組別術前治療3 個周期后 t 值P 值治療組(n=44) 202.15±19.32 91.34±14.53 30.406 <0.001對照組(n=45) 203.09±19.55 113.25±15.42 24.204 <0.001 t 值0.228 6.896 P 值0.820<0.001
兩組胃腸道癥狀、骨髓抑制、脫發、肝功能異常、白細胞降低發生率及毒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毒副反應對比[例(%)]
隨訪發現,兩組患者全部存活,其中治療組無復發,對照組復發4 例,兩組復發率(0 vs 8.89%)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286,P=0.131)。
結直腸癌根治術作為結直腸癌主要治療方案之一,其可有效切除腫瘤組織,遏制疾病進展,但部分患者術后仍需采取輔助化療、放療等方案,以提高患者整體獲益[9]。同時有研究表明,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早期行化療干預,利于延長患者壽命,提升其生存質量[10]。
目前,臨床多采用XELOX 方案治療結直腸癌,其中奧沙利鉑為廣譜抗腫瘤藥物,其以腫瘤DNA作為靶向部位,鉑原子與DNA 形成交叉聯結,可拮抗DNA 復制、轉錄[11]。卡培他濱為5-FU 前體藥物,經三步酶鏈反應可轉化為5-FU 作用于腫瘤細胞S 期,阻滯細胞DNA 合成,從而殺傷腫瘤細胞,抑制轉移及復發[12-13]。但臨床應用發現,結直腸癌患者單純采用XELOX 方案化療的整體效果有限,患者整體預后不佳[14]。貝伐珠單抗是一種單克隆抗體,其抗體可競爭性結合VEGF 受體,阻止內皮細胞分裂,且可降低VEGF 活性,阻礙腫瘤血管新生[15]。同時有研究指出,貝伐珠單抗可降低血管內皮細胞通透性,協同化療藥物干預,利于藥物滲入腫瘤血管,從而提高腫瘤細胞殺傷效果[16-17]。CEA、CA19-9、CA242 為臨床診斷、評估結直腸癌預后常用標志物,其表達增加提示腫瘤細胞增殖,且復發風險高[1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3 個周期后的CEA、CA19-9、CA242 水平均較對照組低,且VEGF 水平也較對照組低,說明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患者采用貝伐珠單抗聯合XELOX 方案治療利于降低腫瘤標志物與VEGF 水平。分析原因在于,貝伐珠單抗協同XELOX 方案治療,可阻止腫瘤原有血管再生及新血管形成,促使腫瘤血管退化,阻斷病灶血供,從而遏制殘存細胞生長,同時該藥物通過增加血管通透性,利于化療藥物遞送,增強藥物敏感性,從而更好地消滅腫瘤病灶,提高整體治療效果,降低CEA、CA19-9、CA242 及VEGF 水平[19-20]。本研究還發現,兩組間胃腸道癥狀、骨髓抑制、脫發、肝功能異常、白細胞降低發生率對比無差異,說明貝伐珠單抗安全性較好,不會增加毒副反應發生。有關復發率方面,隨訪6 個月,治療組無復發,對照組復發率為8.89%,說明貝伐珠單抗聯合XELOX 方案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結直腸癌復發率,但兩組間復發率對比無差異,這一結果可能與隨訪時間短有關,未來仍需延長隨訪時間、增加樣本量進行進一步研究觀察。
綜上所述,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患者采用貝伐珠單抗聯合XELOX 方案治療利于下調腫瘤標志物水平,降低VEGF 水平,且藥物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