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園 劉耀龍
鼻咽癌是一種發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發病率較高,與感染、環境、遺傳等因素有關[1]。鼻咽癌絕大多數為未分化癌,對放射線具有較高的敏感度,所以放療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療手段[2]。放療容易導致鼻腔黏膜出現充血糜爛及鼻腔分泌物增加等并發癥,增加了護理難度,降低了患者護理的依從性;同時,以上并發癥的發生會導致患者食欲降低,引發營養不良狀態,降低患者生活質量[3]。營養干預是改善患者機體營養狀況的有效手段,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4];以往有研究顯示,營養干預能改善鼻咽癌放療患者的營養狀況、降低鼻咽癌急性放射損傷[5]。延續護理視為一種從醫院到社區再到家庭的延續性康復照護,追求患者從醫院到家庭的無縫銜接護理為宗旨,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相應護理知識,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6]。近年來,延續護理在臨床護理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關于延續護理聯合營養干預在鼻咽癌放療患者中的應用研究并不多見,因此,本研究對此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納入2021 年6 月—2022 年6 月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80 例鼻咽癌放療患者。納入標準:(1)確診為鼻咽癌,在本院行放射治療;(2)年齡≥18 歲;(3)均為首次進行放射治療。排除標準:(1)預計生存期>3 個月;(2)治療過程中發生轉移或出現嚴重并發癥;(3)依從性較好;(4)改變治療方案或退出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將患者均分為傳統組和聯合組。本研究所納入的患者均知曉放療方案,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此項研究得到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認可。
傳統組給予常規護理。為患者建立相應病歷檔案,患者入院后實施常規健康宣教,并熟悉住院環境。并在患者出院時,向患者分發健康教育手冊及科室聯系方式。在出院當日,對患者進行出院教育,并對患者的藥物使用、提醒、功能訓練等方面指導。在離開醫院一周后,開始進行電話跟蹤隨訪。聯合組給予延續護理聯合營養干預。持續干預3 個月。(1)成立延續護理小組:小組成員要求具有5 年以上專科護理工作經驗。組員接受鼻咽癌延續性護理、健康宣教等相關內容培訓,考核成功方可成功入組。(2)建立健康檔案:由相關的對接護理人員為患者建立隨訪檔案,在患者出院后進行電話跟蹤,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并給予護理指導。(3)功能鍛煉指導:教授患者定期實施張口鍛煉、頸部鍛煉。張口鍛煉方法,快速張開閉合口腔,每日進行3、4 次,每次2~3 min。頸部的運動方式:對后頸部進行輕柔的按摩,向后、向左、向右轉動頸部,每天三次,每次5~10 min。(4)鼻腔、口腔護理:要求患者每天用沖洗器沖洗鼻咽部,早晚兩次口腔清潔,進食后含漱,每天1~3 次進行鼓腮與吸吮訓練。(5)營養干預:制訂對應營養方案,加強患者營養攝入,提高機體免疫力。督促患者嚴禁進食刺激性食物,尤其是注意食物過燙問題。患者如有口干等狀況,可使用山楂、話梅等生津止渴食物。(6)創建微信交流群:由延續護理小組建立鼻咽癌延續護理微信交流群,邀請聯合組患者及家屬加入。群內定期推送鼻咽癌功能鍛煉視頻、鼻咽癌疾病相關知識宣講等相關內容。
(1)依從性。在干預前后,使用自制量表對兩組患者的依從性進行了評估,此量表包含了4 個維度(功能鍛煉、鼻腔沖洗、口腔護理及定期復查),每個維度得分為0~100 分,得分越高,依從性越好。(2)自我護理。在干預前和干預后,分別對患者進行了自我照護能力測驗。本研究采用自護能力測定量表(ESCA)對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進行評估,量表包括自我概念9 項,自護責任感8 項,自護技能12 項,健康知識水平14 項。每一個條目的得分都是0~4 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越強[7]。(3)營養狀態。干預前后,采用主觀整體營養狀況評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評價兩組患者營養狀態,9 分為臨界值,評分越高表示營養狀態越差[8]。
將所得數據輸入SPSS 22.0 分析軟件,以率(%)表示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數據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傳統組男24 例,女16 例;年齡30~60 歲,平均(45.28±6.17) 歲; 病程0.5~10 年, 平均(6.47±2.03)年;臨床分期:Ⅰ期14 例,Ⅱ期8 例,Ⅲ期8 例,Ⅳ期10 例;病理類型:角化癌22 例,非角化癌18 例。聯合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29~61 歲,平均(46.10±6.54)歲;病程0.8~9 年,平均(6.12±1.80)年;臨床分期:Ⅰ期12 例,Ⅱ期10 例,Ⅲ期9 例,Ⅳ期9 例;病理類型:角化癌24 例,非角化癌16 例。兩組間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干預前,兩組功能鍛煉、鼻腔沖洗、口腔護理、定期復查依從性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功能鍛煉、鼻腔沖洗、口腔護理、定期復查依從性評分較干預前均提高,且聯合組均高于傳統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依從性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依從性評分比較[分,(±s)]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功能鍛煉鼻腔沖洗口腔護理定期復查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聯合組(n=40) 52.33±4.5488.24±5.76*61.28±5.4292.50±6.28*59.52±4.7293.35±6.88*62.38±2.6291.60±5.87*傳統組(n=40) 51.22±4.2480.39±3.21*60.33±5.4985.74±4.93*60.72±4.3286.47±3.75*61.85±2.9887.29±4.36*t 值1.133 7.5290.779 5.3551.186 5.5530.8443.728 P 值0.261<0.0010.438<0.0010.238<0.0010.4010.012
干預前,兩組ESCA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ESCA 各維度評分較干預前均提高,且聯合組均高于傳統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ESCA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ESCA評分比較[分,(±s)]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自護技能健康知識水平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聯合組(n=40) 21.15±4.1831.32±4.20*19.77±3.5630.57±4.19*28.06±3.5439.40±8.2337.53±4.3343.38±6.75傳統組(n=40) 20.16±4.3227.52±4.36*18.89±3.2725.14±2.80*28.43±3.4334.16±6.8037.54±4.0240.41±4.79 t 值1.042 3.9701.151 8.0700.475 3.1040.0112.269 P 值0.301<0.0010.253<0.0010.636<0.0010.9910.026
干預前,兩組PG-SGA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PG-SGA 評分各維度均較干預前降低,且聯合組低于傳統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PG-SGA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PG-SGA評分比較[分,(±s)]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干預前干預后聯合組(n=40)10.22±2.873.28±0.75*傳統組(n=40)10.35±2.904.79±1.06*t 值0.5163.974 P 值0.4800.013
鼻咽癌是國內發病率很高的惡性腫瘤,放療是治療鼻咽癌患者的首要手段,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和延長生存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放射線會導致微血管、口腔黏膜及各種腺體發生損傷,引發一系列并發癥,造成患者對食物的攝入量大大減少,同時腫瘤本身對機體能量消耗較大,由此會導致患者機體營養狀態不佳,不利預后[9]。并發癥的發生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負性心理情緒,會對相關治療及護理工作產生抵觸,依從性降低,也不利于患者的預后[10]。故對鼻咽癌放射治療患者進行護理,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自我護理能力和營養狀況。
延續護理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各種疾病的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羅小梅等[11]的研究顯示,與常規護理比較,延續護理能明顯改善鼻咽癌患者張口困難訓練依從性,降低張口困難的發生率,護理效果明顯。馬立雙等[12]的研究顯示,延續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鼻咽癌首次放療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和自我護理能力,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依從性指患者對醫囑配合程度;較好的依從性能夠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和護理,能夠很好地接受健康宣教,對疾病和并發癥有更好的認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13-14]。本研究中,干預后,聯合組依從性各維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傳統組,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自護技能、健康知識水平評分均明顯高于傳統組,提示延續護理聯合營養干預能明顯提高鼻咽癌放療患者依從性、自我護理能力,與廖婷婷等[1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分析原因可知,該護理干預方式為個性化定制護理,讓患者感到關懷和重視,能夠有效培養患者遵醫行為,促使其自護能力的提升。營養支持對于腫瘤患者非常重要,關系到后期康復,甚至生存時間[16]。PG-SGA 目前已成功地應用于包括腫瘤患者在內的多種患病群體得營養評估[17]。本研究中,干預后,兩組PG-SGA 評分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聯合組PG-SGA 評分的降低幅度更大,提示延續護理聯合營養干預能顯著改善鼻咽癌放療患者的營養狀態,與林婷姝等[18]的研究結果相符。分析原因是該護理干預模式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個體化營養指導,同時患者的依從性和自我護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患者更加主動接受健康教育,遵從醫囑,樹立了正確的心態,改善機體營養狀態。
綜上所述,延續護理聯合營養干預能夠有效提高鼻咽癌放療患者依從性及自我護理能力,改善機體營養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