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盈希
乳腺結節可能是正常腺體,也可能是良性或惡性腫瘤,無論是自己觸及或是體檢發現,均可描述為乳腺結節[1-2]。近些年,隨著影像學檢查技術分辨率的提高,愈來愈多的乳腺病變被篩查出[3]。目前,臨床常通過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IRADS)對乳腺結節的良惡性程度與風險進行評估,因BI-RADS 4 類結節的惡性病變的跨度范圍較大,導致穿刺活檢率較高,從而給女性的身體造成一定損傷[4-5]。因此,對BI-RADS 4 類結節的良惡性傾向行精準鑒別,以減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檢帶來的損傷,并施以個體化的治療,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乳腺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CDS)、乳腺X 射線攝影為目前臨床診斷乳腺結節良惡性的常用影像學檢查方式,但部分不典型良惡性病變表現有所重疊,易出現誤診情況。乳腺觸診成像為模擬臨床觸診的乳腺疾病檢查技術,可獲得病灶形態、硬度等半定量結果?;诖?,本研究以2021 年6 月—2022 年8 月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300 例(300 個結節)BI-RADS 4 類結節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乳腺CDS、乳腺觸診成像聯合乳腺X射線攝影診斷此類患者良惡性的效能,旨在為臨床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以盡可能的改善患者預后。信息如下。
選取2021 年6 月—2022 年8 月本院收治的300 例(300 個結節)BI-RADS 4 類結節患者為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①單側乳腺結節;②具有較高的依從性;③行病理檢查。(2)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疾?。虎诤喜乐氐哪X器質性疾??;③伴有凝血功能、免疫系統異常;④合并全身性感染;⑤意識障礙,難以進行正常交流;⑥存在傳染性疾病;⑦伴有血液系統疾??;⑧存在酒精、藥物依賴史。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颊邔Ρ驹囼炛ぃ易栽负炇鹬橥鈺?。
(1)乳腺X 射線攝影檢查:以乳腺乳腺X 射線攝影機(美國GE 公司,型號:MDR)開展檢查。儀器參數:管電壓20~40 kV,管電流90~140 mAs,乳房加壓50~70 N;患者保持站立,先行常規拍攝,取患者兩邊乳房的側斜位與軸位,之后行內外側位拍攝,詳細記錄患者的乳腺類型、病灶大小、病灶形態、腋窩淋巴結腫大等情況。(2)乳腺CDS:選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西門子公司,型號:ACUSON NX3)行檢查?;颊呷⊙雠P體位,充分顯露兩側乳房,首先行常規二維超聲檢查,了解腫塊位置與聲像圖特征;之后行CDS,探查腫塊內部血流狀況,并記錄病灶數目、大小、形態、有無鈣化、病灶血液供應、有無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等情況。(3)乳腺觸診成像檢查:選用乳腺觸診診斷儀(深圳世強生物醫療電子有限公司,型號:T6)檢查。囑咐患者取仰臥位,顯露兩側乳房,首先以篩查模式檢查全乳,再對可疑病灶以診斷模式進行檢查;以數字化格式記錄其病灶定位象限、二維(2D)顏色、2D 邊界形狀、2D 動態、三維(3D)形狀、3D峰值、3D 動態等數據,綜合分析處理圖像后做出診斷。由本院兩名高年資的影像科醫師行閱片,在兩者意見不一時,經過討論得出最終檢查結果。
不同檢查方法在BI-RADS 4 類乳腺結節患者良惡性中的診斷效能:以病理檢查為“金標準”,統計分析乳腺CDS、乳腺觸診成像與乳腺X 射線攝影三者單獨及聯合診斷的效能,敏感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假陽性)例數×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陽性)例數×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例數/(假陰性+真陰性)例數×100%。陽性即惡性,陰性即良性。BI-RADS 4 類分級標準:BI-RADS 4A 類表明惡性可能性為2%~10%;BI-RADS 4B 類表明惡性可能性10%~50%;BI-RADS 4C 類表明惡性可能性為50%~95%。
選用SPSS 20.0 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達,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達,用t 檢驗;一致性采用Kappa 檢驗(Kappa>0.75 表明一致性極好,0.4~0.75 表明一致性較為理想,<0.4表明一致性差)。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依據病理檢查結果將患者分為惡性組(n=150)與良性組(n=150)。良性組年齡31~62 歲,平均(45.31±2.46)歲;體重指數18.3~27.1 kg/m2,平均(25.37±0.61)kg/m2;病變部位:78 例左側,72 例右側。惡性組年齡34~65 歲,平均(45.40±2.59)歲;體重指數18.4~27.3 kg/m2,平均(25.46±0.71)kg/m2;病變部位:80 例左側,70 例右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乳腺CDS、乳腺觸診成像聯合乳腺X 射線攝影檢查BI-RADS 4 類結節的敏感度、準確度、陰性預測值均高于三者單獨檢測,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檢查方法的特異度、陽性預測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Kappa 檢驗顯示:乳腺CDS、乳腺觸診成像聯合乳腺X 射線攝影檢查結果與“金標準”檢查結果的一致性極好(Kappa=0.960,P=0.000)。見表1、2。

表1 不同檢查方法在BI-RADS 4類乳腺結節患者良惡性中的檢出情況(例)

表2 不同檢查方法在BI-RADS 4類乳腺結節患者良惡性中的診斷效能對比(%)
乳腺結節是乳腺外科常見病,與體內激素水平紊亂、遺傳等因素有關,常見于乳腺增生(可形成乳腺囊腫)與乳腺腫瘤性疾病,包括乳腺良性腫瘤(如乳腺纖維瘤、分葉狀腫瘤等)及乳腺惡性腫瘤(乳腺癌)[6-7]。乳腺癌為女性常見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與死亡率[8-9]。近些年因人們生活方式的持續轉變,促使該病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并逐漸趨于年輕化,嚴重威脅女性的身心安全[10-11]。因乳腺癌在患病初期多數無典型癥狀,且與其他良性乳腺疾病有重疊,易被忽視,導致多數患者經臨床診斷時病情已處于中晚期,此時已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多數預后較差[12-13]。因此,對乳腺結節的良惡性行早期鑒別診斷至關重要。
病灶的形態、邊緣、邊界、內部回聲等為BIRADS 分類依據的主要影像學特征,對乳腺結節行BI-RADS 分類可有效提高乳腺結節的良惡性診斷準確率。BI-RADS 共分為0~6 類,其中4 類結節為可疑異常,又分為4A、4B、4C 類,惡性可能性為2%~95%,由此可見BI-RADS 4 類結節的惡性可能跨度較大,導致臨床醫師對其進行精準分類存在一定難度,繼而增加不必要的穿刺活檢。因此,為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檢,及時治療惡性可能性大的病變,對于BI-RADS 4 類結節患者,有必要行進一步診斷,以明確病變性質。乳腺X 射線攝影檢查是將乳房夾于乳腺X 射線攝影機器的托板上,將乳房壓扁后以X 線行照射的檢查措施,其對于獲取乳腺內部微小鈣化與內部結構異常等均存在較高的敏感度[14-15]。然而,因乳腺X 射線攝影檢查易受到乳腺組織密度的影響,而我國女性乳腺組織密度通常較大,加之檢查人員操作經驗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乳腺X 射線攝影檢查存在一定的誤診、漏診[16]。乳腺CDS 同樣為目前臨床檢查乳腺結節良惡性的常見措施之一,其具有操作簡便、可重復性良好、無創等優勢,其是利用超聲波的物理特性與人體組織聲學參數進行檢查的成像技術[17-18]。乳腺CDS 通過對不同界面行折射與反射,可獲取結節大小、內部回聲與邊界情況等信息,繼而有效診斷BI-RADS 4 類結節的良惡性。然而,乳腺CDS 難以顯現出微小血管的血流信號,且病灶內的液化灶會直接影響到多普勒信號的顯示,內部壞死或液化發生后組織通常無血流信號,加之若乳腺腫塊的直徑較小,在血流不豐富的情況下亦可能不顯示血流信號,因此乳腺CDS 亦存在一定的誤診、漏診。乳腺觸診成像采用具有高敏感性的探頭觸及乳房并施壓,能夠獲得乳腺病變的形態、大小、硬度、活動度等大量信息,記錄不同硬度組織產生的反作用力的機械測量值,并將其轉換成2D 與3D 數字信號,提供與臨床觸診類似的影像學特征,繼而對乳腺結節行有效診斷[19-20]。同時,對所有可疑病灶均記錄其硬度、峰型、峰頂形態等參數,將圖像表現為單一、圓滑峰的軟韌性腫塊、邊緣形態規則、基底窄、動態回放活動度良好的判斷為“良性病變”;將圖像表現為單峰、多峰的堅硬或硬性腫塊、邊緣形態不規則、基底寬、動態回放圖基底部活動度差的判斷為“惡性病變”,以此做到定性分析,對良惡性病變行更加準確的鑒別。為進一步提高BI-RADS 4 類結節良惡性檢出的準確率,臨床??紤]聯合診斷。本研究結果顯示,乳腺CDS、乳腺觸診成像聯合乳腺X射線攝影檢查BI-RADS 4 類結節的敏感度97.33%(146/150)、準確度98.00%(294/300)、陰性預測值97.37%(148/152)高于三者單獨檢測,而幾者的
特異度、陽性預測值相當。Kappa 檢驗顯示:乳腺CDS、乳腺觸診成像聯合乳腺X 射線攝影檢查結果與“金標準”檢查結果的一致性極好(Kappa=0.960,P=0.000),表明乳腺CDS、乳腺觸診成像與乳腺X射線攝影三者聯合可提高組織分辨率、彈性分辨率、密度分辨率,通過不同層面、機制對BI-RADS 4 類結節的良惡性行有效診斷,顯著提高惡性結節檢出準確度,以此減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檢,并可為臨床提供個體化的治療措施,保障患者獲得優良的預后。但還需注意的是,本試驗存在納入樣本量較少等局限性,存在一定的概率影響本試驗結果的精準性。因此,之后依然需要持續的完備試驗設計,擴大樣本量,以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
綜上所述,乳腺CDS、乳腺觸診成像聯合乳腺X 射線攝影檢查診斷BI-RADS 4 類結節的良惡性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檢查準確度與敏感度,可為臨床的治療提供全面的參考信息,進而對患者施以個體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