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金海,曹愛玲,張 輝
(1.安定區畜牧獸醫局西鞏驛鎮畜牧獸醫站,甘肅安定 743000;2.濮陽縣農業農村局,河南濮陽 457100)
豆粕是最常見的蛋白質飼料,究其原因,還在于豆粕具有高蛋白,易吸收,可促進動物生長發育等優點。但我國大豆產量較為有限,難以滿足畜牧養殖業的發展需要(鄭愛榮,2023)。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顯示,2020—2022 年全國大豆進口數量分別為1.0、0.96、0.91 萬t ;而在價格方面,截至2023 年7 月26 日,全國豆粕市場均價4433元/t,環比上漲410 元/t,同比上漲264 元/t。面對豆粕高度依賴進口和市場價格的高位運行,非常有必要開發新的蛋白質飼料,通過替代豆粕的方式降低飼養成本,實現降本增效(劉慧,2023)。其中,玉米蛋白粉是玉米籽粒經食品工業生產淀粉或釀酒工業提純后的副產品,本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具有很強的豆粕替代潛力(劉薇等,2022)。賈友剛等(2023)在黃腳麻雞養殖過程中利用低水平(1.3%、2.6%、3.8%)的玉米蛋白粉替代豆粕,結果發現,基礎日糧添加低水平的玉米蛋白粉對黃腳麻雞的生長性能和屠宰性能無負面影響,且能提高黃腳麻雞的抗氧化能力。鄧曉裕等(2023)研究發現,在海蘭褐蛋雞的基礎日糧中,采用6% 的玉米蛋白粉等蛋替代豆粕能起到提高產蛋率,降低料蛋比,改善蛋黃顏色的效果。但與豆粕相比,玉米蛋白粉存在蛋白質溶解性差,氨基酸組成不平衡,適口性差等問題,這些制約條件極大程度地限制了玉米蛋白粉在飼料中的添加比例(高婷婷等,2018)。為此,本試驗通過發酵的方法降解玉米蛋白粉中的抗營養因子,提高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和生物活性,并研究發酵玉米蛋白粉對肉羊生長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質的影響。
1.1 一般材料 豆粕與玉米蛋白粉均購自XX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試驗參考姜鑫(2021)的辦法制備發酵玉米蛋白粉。通過接種4% 的地衣芽孢桿菌、4% 乳酸菌、6% 酵母菌、6% 黑曲霉,水分控制在40% 左右,初始pH=7,在33℃環境下發酵84 h,制備出試驗所用的發酵玉米蛋白粉。豆粕與發酵玉米蛋白粉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豆粕與發酵玉米蛋白粉的營養水平 %
1.2 試驗方法 試驗選取160 只健康、無病,初始體重相近的肉羊,隨機分為4 組,每組4 個重復,每個重復10 只。其中,對照組參考《肉羊營養需要量(NY/T816 -2021)》標準飼喂基礎日糧,其余3 組分別用20%、40%、60% 的發酵玉米蛋白粉替代基礎日糧中的豆粕。各組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2。試驗為期60 d,試驗期間,各組肉羊采用相同的飼養管理措施,自由飲水,自由采食。

表2 各組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3 指標測定
1.3.1 生長性能 分別于試驗第1、60 天清晨空腹測量各重復肉羊的起始體重、結束體重,記錄各重復組肉羊每天的飼料消耗量,計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
1.3.2 屠宰性能 試驗第60 天各重復選取2 只平均結束體重接近的肉羊,空腹測量宰前活重,參考《羊屠宰技術規程》(DB34/T 4133-2022),電致昏、靜脈放血屠宰,測量并計算胴體重、屠宰率、凈肉重、凈肉率、眼肌面積。其中,胴體重為去頭、四肢下端、皮(毛)、尾(尾脂)、內臟(不含腎臟)后的重量;屠宰率(%)= 胴體重/ 宰前活重×100 ;凈肉重為胴體去骨骼之后的凈肉和脂肪的重量;凈肉率(%)= 凈肉重/ 胴體重×100 ;眼肌面積為倒數第一、二胸椎之間背腰最長肌的橫斷面面積,眼肌面積(cm2)= 眼肌高度× 眼肌寬×0.7。
1.3.3 肉品質 取背腰最長肌,參考《肉與肉制品 pH 測定》(GB/T 9695.5-2008);《羊肉產品標準》 (T/TFHT C019—2019)等標準,測定pH值、亮度L*、紅度a*、黃度b*、失水率、滴水損失、蒸煮損失、剪切力。
1.4 數據統計與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軟件做初步整理,采用SPSS 軟件做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采用Duncan’s 法進行多重比較,結果以“平均數± 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組間顯著差異,0.05 <P<0.10 表示具有統計學的變化趨勢。
2.1 發酵玉米蛋白粉對肉羊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3 可知,2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羊的結束體重、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4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6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P<0.05),6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羊的平均日采食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2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羊的料重比顯著低于6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P<0.05)。

表3 發酵玉米蛋白粉對肉羊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發酵玉米蛋白粉對肉羊屠宰性能的影響由表4 可知,2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羊的宰前活重、胴體重顯著高于對照組、4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6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P<0.05),20%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羊的凈肉重、眼肌面積顯著高于4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6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P<0.05)。4 組肉羊的屠宰率、凈肉率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2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羊的凈肉重、眼肌面積無顯著差異(P>0.05)。

表4 發酵玉米蛋白粉對肉羊屠宰性能的影響
2.3 發酵玉米蛋白粉對肉羊肉品質的影響由表5 可知,4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6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色黃度b*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相比,2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4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6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的剪切力有上升趨勢(P<0.10),4 組pH、亮度L*、紅度a*、失水率、滴水損失、蒸煮損失均無顯著差異(P>0.05)。

表5 發酵玉米蛋白粉對肉羊肉品質的影響
生長性能可以直接反映出飼料的營養價值和促生長效果(姜媚,2018)。姜鑫等(2020)以斷奶前荷斯坦公犢為試驗對象,在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50 g 的玉米蛋白粉、發酵玉米蛋白粉,結果表明,發酵玉米蛋白粉組公犢的平均日增重顯著提高。魏炳棟等(2017)在等蛋白質情況下選擇用5% 玉米蛋白粉、5% 發酵玉米蛋白粉、10% 發酵玉米蛋白粉分別飼喂肉仔雞,在49 d 的試驗期后,與5%玉米蛋白粉組相比,5%發酵玉米蛋白粉組、1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仔雞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顯著提高,且1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仔雞的料重比顯著降低。在本試驗中,與對照組相比,2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羊的結束體重、平均日增重顯著提高,說明20% 的發酵玉米蛋白粉替代基礎日糧中的豆粕能提高肉羊的生長性能;而6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羊的平均日采食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20%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羊的料重比顯著低于60%發酵玉米蛋白粉組(P<0.05),這說明60% 的發酵玉米蛋白粉替代基礎日糧中的豆粕會對肉羊生長性能起到負面影響。
屠宰性能是肉用型家畜生產性能的直接體現,并且影響養殖效益,通常采用胴體重、屠宰率、凈肉重、凈肉率、眼肌面積等指標來進行衡量(邱建華等,2023 ;成思源等,2022)。在本試驗中,與對照組相比,2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羊的宰前活重、胴體重顯著提高,這是由于受到不同分組肉羊結束體重的影響;而2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肉羊的凈肉重、眼肌面積顯著高于40% 發酵玉米蛋白粉組、60%發酵玉米蛋白粉組(P<0.05),說明基礎日糧中中高水平(40%、60%)的發酵玉米蛋白粉會對肉羊屠宰性能起到負面影響,發酵玉米蛋白粉的最佳替代量為20%。
在肉品質方面,與對照組相比,基礎日糧中中高水平(40%、60%)的發酵玉米蛋白粉可顯著提高肉黃度b*,這可能是玉米蛋白粉中葉黃素沉積所致。而降低羊肉黃度b*可相應減少基礎日糧中發酵玉米蛋白粉的添加比例。4 組肉品質的其他指標均無顯著差異,說明發酵玉米蛋白粉替代豆粕對肉羊肉品質無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20% 的發酵玉米蛋白粉替代基礎日糧中的豆粕能提高肉羊生長性能和屠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