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廣慶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河南鄭州 451191)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水稻產量達2 萬萬t(張湘云和劉利珍,2022)。水稻秸稈是水稻種植最重要的副產品,研究表明,我國水稻秸稈產量極大,因此,合理利用水稻秸稈資源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重點。除可用于造紙和還田外,水稻秸稈可作為反芻動物等的粗飼料,有一定的飼用潛力(曾輝等,2017)。但與牧草、苜蓿等優質粗飼料相比,水稻秸稈中畜禽難以消化吸收的纖維成分較多,適口性較差。此外,水稻秸稈中多種營養物質含量較低,特別是粗蛋白質(呂文龍等,2011)。因此,對水稻秸稈進行再加工以提高其飼用價值,不僅能有效減少糧食消耗,也能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周苗育等,2023)。大量研究表明,使用益生菌制劑和酶制劑在嚴格厭氧環境下對秸稈進行發酵處理能有效提高其營養水平和適口性,并降解其中畜禽難以吸收的復合纖維成分(許宇薇,2012)。目前,發酵玉米秸稈和全株玉米青貯在肉牛上的研究較多,但關于發酵水稻秸稈飼料在肉牛養殖中的應用研究較少,因此,本試驗以西門塔爾肉牛為研究對象,探究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對肉牛生產性能、肉品質和經濟效益的影響,以期為水稻秸稈資源在肉牛養殖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1 試驗材料 水稻秸稈購于湖南某農貿公司。使用復合發酵試劑對水稻秸稈進行發酵處理,復合發酵試劑包括枯草芽孢桿菌(活菌數≥1×1010CFU/g)、糞腸球菌(活菌數≥1×1010CFU/g)、纖維素酶(活性1.5×104U/g)和木聚糖酶(活性4×104U/g),由山東某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水稻秸稈切斷至1 ~2 cm 與發酵試劑混勻后裝入聚丙烯袋中,密封保存14 d 即為水稻秸稈發酵飼料,水稻秸稈和發酵水稻秸稈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發酵前后水稻秸稈營養水平變化
1.2 試驗設計和飼養管理 試驗將60 頭體重相近的[(410±10)kg] 的西門塔爾肉用公牛隨機分為3 組,每組4 個重復,每個重復5 頭。使用TMR 型全混合日糧作為基礎日糧,基礎日糧組成和營養水平見表2,各組分別使用0%、15%和30% 的水稻秸稈發酵飼料替代基礎日糧中的水稻秸稈。試驗共計100 d,預飼期10 d,正試期90 d。

表2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3 測定指標與方法
1.3.1 生長性能測定 試驗開始和結束時分別用地磅稱量試驗肉牛空腹體重,每天觀察試驗牛健康狀況,每天記錄采食和剩料量,分別計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
1.3.2 屠宰性能測定 試驗結束后每組選擇6 頭牛進行屠宰,參考GB/T 19477-2018(國家牛屠宰操作規程)分別計算胴體重,屠宰率、脂肪色、背膘厚度、凈肉率和肉骨比。
1.3.3 肉品質測定 試驗肉牛屠宰后取其左側胴體第12 ~13 肋背最長肌進行肉品質測定。參照NY/T 676 2010 標準,分別測定pH、亮度(L*)、紅度(a*)、黃度(b*)、大理石花紋、剪切力、滴水損失、蒸煮損失和系水力。
1.3.4 經濟效益計算 根據終末體重、初始體重、肉牛價格、總采食量、日糧單價計算毛利潤,具體公式如下:
毛利潤/ 元=[ 終末體重(kg)- 初始體重(kg)]× 肉牛價格(元/kg)-[ 總采食量(kg)- 日糧單價(元/kg)]。
1.4 數據統計與分析 使用WPS 表格對所有原始數據進行預處理,使用SPSS 25.0 軟件進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 法進行多重比較,結果以“平均值± 標準差”表示,P<0.05 表示組間差異顯著。
2.1 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對肉牛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3 可知,日糧添加30% 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可顯著提高肉牛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終末體重(P<0.05),顯著降低肉牛料重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日糧添加15% 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可顯著提高肉牛平均日采食量(P<0.05),但對肉牛增重和料重比無顯著影響(P>0.05)。

表3 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對肉牛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對肉牛屠宰性能的影響由表4 可知,與對照組相比,日糧中添加30% 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可顯著提高肉牛的胴體重、屠宰率和凈肉率(P<0.05);日糧添加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對肉牛脂肪色、背膘厚度和肉骨比無顯著影響(P>0.05)。

表4 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對肉牛屠宰性能的影響
2.3 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對肉牛肉品質的影響由表5 可知,日糧添加15%和30%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可顯著提高肉牛背最長肌pH24h(P<0.05);日糧添加30% 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可顯著提高肉牛背最長肌大理石花紋評分,顯著降低剪切力(P<0.05);日糧添加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對肉牛背最長肌pH45min、亮度、紅度、黃度、滴水損失、蒸煮損失和系水力無顯著影響(P>0.05)。

表5 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對肉牛肉品質的影響
2.4 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對肉牛經濟效益的影響由表6 可知,使用水稻秸稈發酵飼料替代水稻秸稈后,日糧成本分別為2.83、2.84 和2.85 元/kg ;增重成本分別為24.38、24.76 和22.83 元;毛利潤分別為550.79、488.37 和1046.02 元。

表6 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對肉牛經濟效益的影響
胡蓉等(2008)研究發現,經過發酵處理后,多種作物秸稈的纖維成分含量顯著降低,而粗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明顯升高。本試驗結果表明,與水稻秸稈相比,發酵水稻秸稈粗蛋白質含量提高4.43%、粗纖維、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含量分別降低12.36%、26.05 和16.94%。表明發酵處理能有效提高水稻秸稈的營養價值。本試驗發現,完全使用水稻秸稈發酵飼料替代肉牛日糧中的水稻秸稈可顯著增加肉牛的平均日增重和終末體重,同時能有效減少飼料消耗。這與魏炳棟等(2016)在肉羊上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此外,盡管添加15% 的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可顯著增加肉牛的平均日采食量,但采食量的增加并未對生長性能產生影響,作用機制仍需進一步探究。
屠宰性能是衡量肉牛生長發育最重要的指標,同時也與相關從業者的經濟效益息息相關,較高的胴體重和屠宰率表明出肉率及養殖戶所得經濟收入較高(馮鑫等,2020)。本試驗結果表明,水稻秸稈發酵飼料添加量為30%時,肉牛的胴體重、屠宰率和凈肉率最高。這與杜敏(2023)使用全株玉米青貯飼喂肉牛的結果基本一致,表明秸稈經發酵處理后對肉牛的生長和屠宰性能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肉品質是評價肉品質量的重要指標,本試驗結果表明,日糧添加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可顯著提高肉牛背最長肌的pH24h值,杜敏(2023)研究認為,肉質pH 值越高,其抗氧化能力越強。此外,本試驗發現,水稻秸稈發酵飼料添加量為30% 時,肉牛的背最長肌大理石花紋評分最高,剪切力最低,這些結果表明其肉質嫩度較高,肉質較好(吳端欽等,2012)。
盡管對水稻秸稈進行發酵處理會小幅增加日糧單價,在本試驗條件下,各組日糧單價隨水稻秸稈發酵飼料添加量增加分別上漲約0.01 和0.02元/kg。但使用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后,肉牛的生長性能得到改善,其增重成本分別為24.38、24.76和22.83 元;毛利潤分別為550.79、488.37 和1046.02 元。此外,使用15% 水稻秸稈發酵飼料替代水稻秸稈后,其經濟效益明顯低于對照組,認為與該組生長性能無變化有關。
本試驗結果表明,水稻秸稈發酵飼料對肉牛生長性能和屠宰性能都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此外,完全使用水稻秸稈發酵飼料的經濟效益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