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英
(扎蘭屯職業學院,內蒙古扎蘭屯 162650)

書名:新農經濟:產業互聯網視角下的農業產業升級路徑研究作者:樊一麟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22-08ISBN:9787109293885定價:78.00 元
數字經濟模式成為新時期畜牧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將數字技術嵌入到畜牧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可以促進畜牧業生產主體高效互動、生產要素深度整合、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進而勾勒出畜牧業“新農經濟”的創新圖景。“新農經濟”本質上是一種要素聚合型經濟,即在數字技術的轉化、牽引、組織等作用下實現畜牧業實體經濟要素與互聯網數字經濟要素的有機融合。飼料產業是支撐畜牧業“新農經濟”的基石,對傳統畜牧業數字化改造具有重要影響,尤其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能源結構轉型、低碳經濟發展的綜合背景下,以數字經濟為核心打造的“新農經濟”產業格局有利于加速飼料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畜牧產業健康穩定、可持續性發展賦能。由樊一麟編著的《新農經濟:產業互聯網視角下的農業產業升級路徑研究》一書詳細闡明了“新農經濟”建設理論,介紹了要素鏈接、數據互融、產業激活、價值共創4 種“新農經濟”實踐范式,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互聯網+農業數字經濟”的模型設計,對優化畜牧業產業結構、提升畜牧業經濟附加值具有指導與啟發價值。本文聚焦書中“農業產業升級路徑”的相關研究內容,探究數字經濟背景下畜牧業產業發展策略,兼顧探討數字技術驅動下畜牧產業與飼料產業的協同創新。
《新農經濟:產業互聯網視角下的農業產業升級路徑研究》一書包括11 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農業產業升級背景、目的、方法等,突出了數字經濟的價值;第二部分從區域經濟、產業組織、鄉村振興、產業互聯網4 個角度建立“新農經濟”理論體系;第三部分分析了農業產業的現狀及痛點,論證了農業產業數字化是必然趨勢;第四部分歸納了農業產業升級的政策引領,其中“數字經濟戰略”占據政策引領的核心地位,是構建農業全產業鏈的前提;第五部分介紹了“互聯網+農業產業”的模型范式,其中“要素鏈接”部分指出,通過數字經濟賦能飼料企業加工、營銷、戰略管理等,對畜牧業“新農經濟”體系建設具有積極意義;第六部分提出農業產業數字化模型,這一部分是全書的核心內容,對促進畜牧產業與飼料產業關系優化具有指導價值;第七部分分析了農業產業互聯網的應用機制,重點突出了數字技術對農業產業的改造功能;第八部分為讀者提供了一系列農業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案例,關于畜牧業產業互聯網平臺是重點,包括“牦牛養殖”“肉鴨養殖”等;第九部分聚焦國際先進農業產業結構,美、日、法等國家的先進畜牧業經驗表明,數字技術是強大的生產力,可以形成飼料研發、生產、供應各環節的合力;第十部分提出中國農業產業升級路徑的設計與實現,以“冊亨糯米蕉”為例,證明了特色種植與特色養殖結合的可行性;第十一部分為“總結與展望”,總結了數字化技術服務農業產業的種種優勢,展望數字經濟在鄉村振興中的應用前景。
從畜牧業產業發展角度評價《新農經濟:產業互聯網視角下的農業產業升級路徑研究》一書,數字經濟模式優勢主要體現在打通關鍵產業鏈環節上,即如何構建飼料產業數字經濟模型,這是因為飼料直接影響著畜牧業產業結構、產品品質、產出能力等。第一,完善飼料產業組織,依托數字經濟體系中智能化、網絡化、平臺化等要素,增強飼料研發組織、生產組織、運輸組織之間的互動性,讓數字真正成為飼料產業的生產力。第二,構造全新的數字經濟商業模式,這也是“新農經濟”下農業產業升級的整體目標。商業模式設計屬于頂層設計范疇,可以運用“互聯網+”營銷渠道來擴大飼料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實現不同類型動物飼養的飼料供應體系強化。第三,吸收多元化的金融資本,共同打造飼料產業技術與資源運作架構,換言之,飼料產業應從傳統單打獨斗的“作坊式”狀態向數字技術支撐的產業聚合形態轉型。第四,在飼料產業中引入生態、綠色、低碳等環保理念,數字經濟本身就是一種環保經濟,有效壓縮了傳統生產運營過程中的環節,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與資源浪費,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飼料企業可以精準控制工藝流程、提高飼料原料的利用效率。第五,在數字經濟背景下打造畜牧業全產業鏈標準,以提高“肉蛋奶”的品質為發展方向,以此倒逼飼料產品建立與健全標準化體系。
整體上,該書視野前瞻、觀點領先,它標志著“新農經濟”理論的正式確立,宏觀上引領我國農業產業升級,加速了“互聯網+農業產業”的實現,微觀角度作用于畜牧產業的數字經濟模式構建,對飼料產業系統性改革與創新具有指導與啟發意義。該書適合農業類專業學生、畜牧養殖企業管理人員、飼料企業研發人員及營銷人員等閱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