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應露婷 供圖/松陽縣香榧產業發展中心

松陽縣是浙江香榧南擴的先行區和示范縣,目前,全縣香榧種植面積達8.9萬畝,遍及全縣19個鄉鎮(街道)、83個行政村、2 個國有林場,投產面積達2 萬余畝。2023 年香榧青果產量達75萬千克,全產業鏈總產值超3000萬元,曾獲“全國香榧產業發展先進縣”“全國香榧炒制大賽突出貢獻集體”等榮譽稱號,“松陽香榧”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榮獲浙江省知識產權獎“地理標志”類三等獎。近年來,松陽香榧產業緊跟“十四五”步伐,抓住發展機遇,以隊伍建設為重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質高價優為目標,以品牌建設為抓手,答好“五張卷”,持續推進松陽香榧高質量發展,不斷完善香榧產業鏈,打造“品質香榧”松陽樣本。
在產業發展中答好“提質擴面”考卷。松陽縣依托“林業特扶”“兩山一類”“區域協調”“示范縣”等省級林業重點項目,在2017—2022 年,政府性投入達3912.6 萬元,其中2020—2023年“區域協調”和“示范縣”兩個項目扶持1919.95萬元,社會性投入1770 萬元,開展了一系列獎補措施,有效推進香榧產業提質擴面增效。一是持續開展香榧擴面工程,通過扶持示范基地建設、零星重點村送苗等方式,2020年以來新增造林面積9495余畝,其中新建香榧基地612畝,贈送香榧苗木22.2萬株,折合面積8883余畝;二是開展基地生態撫育,近三年累計開展香榧撫育1 萬余畝,推廣生態栽培、有機肥上山,有效提高香榧基地管護水平;三是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水池1888.7 立方米,操作道20.5 公里,不斷完善基地基礎設施,并先后制定縣級、省級山地香榧園機械化建園技術規程;在全縣范圍內組織評選10個香榧精品園,標準化示范推廣香榧生態高效栽培方式。
在解決問題中答好“攻堅克難”考卷。隨著香榧產業的不斷發展,松陽縣花粉產量不足、野豬泛濫、產業鏈不完善等問題逐步凸顯,面對問題,松陽多管齊下解決問題。一是解決香榧授粉難題,近三年,縣香榧產業發展中心采購并贈送香榧花粉200余千克,同步開展培訓,指導香榧高枝嫁接雄枝條及人工授粉,保障香榧授粉效率,提高坐果率。二是協助開展野生動物保險,通過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與松陽人保簽訂保險合同,指導保險理賠標準及現場定損,降低農戶損失。從2021年開始截至目前,保險公司接報案184起,賠付143起,總計賠付資金199.3萬元,其中香榧損害賠付121起,賠付資金157.06萬元,有效降低了榧農財產損失。三是開展香榧貸,累計開展香榧基地評估13宗,涉及香榧林1300余畝,貸款額達1365萬元,有效解決農戶前期資金難題。
在為群眾辦實事中答好“服務榧農”考卷。隨著香榧產量越來越大,榧農種植技術、青果交易、干果加工等需求量持續增加。近年來松陽縣通過技術培訓、產品開發、場地建設等方式不斷為榧農做好服務。一是標準化加工場建設,通過產業發展現狀合理布局加工點位,引導業主開展標準化加工場建設,近年來累計培育標準化加工場5家,有效提升松陽縣香榧標準化加工能力。二是新建松陽香榧玉巖服務中心,2021年依托香榧示范縣項目,在玉巖鎮排居口村新建占地765 平方米的松陽香榧玉巖服務中心,每年炒制香榧2.5 萬千克,有效解決玉巖、楓坪等主產區香榧加工銷售問題。香榧玉巖服務中心承租戶吳金妹表示,9月正是香榧豐收的季節,每天收購周邊農戶香榧可達1000 余千克,還能幫30 多名70 歲以上留守老人增收。三是扶持建設松陽香榧產業文化園,2022年松陽縣再次依托香榧示范縣項目,在縣城周邊十五里村扶持建設集加工、銷售、展示于一體的松陽香榧產業文化園,獨樹一幟打造全國首個香榧產業綜合體,解決香榧加工銷售難題。香榧產業文化園負責人潘俊杰表示,2023年,香榧產業文化園已收購香榧青果3 萬千克,計劃自加工及代加工17.5 萬千克青果、3.5 萬千克干果,有效緩解了松陽產量暴增帶來的難題。四是加工技術推廣與培訓,依托松陽縣科技周、香榧人才工作室等活動,多次邀請浙江農林大學喻衛武、宋麗麗、曾松偉等香榧專家到松陽開展香榧完熟采收技術、堆漚后熟技術和炒制加工技術等專業培訓,創新開發香榧糖、餅干、糕點等零副產品,推進香榧產品多元化;縣香榧產業發展中心香榧專家陳新法送技術下鄉,到楓坪鄉開展香榧產業共富技能培訓班,從生態栽培、完熟采摘、生態堆漚等方面為當地榧農答疑解惑;此外,依托松陽縣香榧產業協會,聯合縣市場監管局舉辦《地理標志規范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課程專題輔導。2023年已培訓500人次。
在開拓市場中答好“品牌建設”考卷。為應對香榧產量的不斷上升而產生的香榧銷售難題,徹底打開“兩山”轉化通道,近年來,松陽縣不斷開展品牌建設,提升松陽香榧品牌知名度。一是線上線下開展廣告宣傳,連續2 年在上海鐵路局高鐵動車上宣傳松陽香榧品牌,同時在“松陽香榧”抖音號、視頻號發布宣傳視頻150 多條,播放量破20 萬次。二是規范使用區域公用品牌,積極對接申報使用麗水山耕、浙山珍等區域公用品牌,與有加工能力和有自主品牌的企業簽訂備案“松陽香榧”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合同,目前14 家企業簽訂商標使用合同,6家企業獲得地理標志產品專用證明。三是組織開展森博會等線下品牌展示,組織或推薦農戶參加省級以上農林產品展覽、展銷及賽事活動,近年來累積獲得義烏森博會金獎17 個、優質獎30 個。四是連續多年舉辦全國性香榧賽事,繼2018年開展中國松陽香榧節后,連續三年舉辦全國香榧炒制大賽,其間松陽本地參賽選手嶄露頭角、屢獲佳績,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
在鍛造鐵軍中答好“優化隊伍”考卷。一是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依托浙南香榧工作站、人才工作室等平臺,進一步完善技術服務體系,合作研究推廣、示范應用林業產業新技術,大力提升以“行業專家+林技推廣人員+鄉土專家+經營者”為主的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已培養香榧類國家級鄉土專家2人,省級鄉土專家9人,縣級鄉土專家4人,同時制定《松陽縣林業鄉土專家工作評價細則》,對全縣鄉土專家進行量化考測,發揮最大作用。二是加強協會建設,發揮橋梁作用。目前松陽香榧產業協會有會員89人,重點做好信息、科技、人才、融資等服務,指導協會成為一支服務型、開拓型的團隊。面對2023 年香榧產量暴增、青果銷售難的問題,縣香榧產業協會多次組織加工戶商議香榧收購事宜,并積極對接外地收購商到松陽收購,免費提供收購場地,盡力保障榧農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