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有峰
摘 要:小麥和玉米是邢臺市重要的糧食作物,能夠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因此保證小麥和玉米穩(wěn)產豐產意義重大。小麥和玉米的產量、質量主要受栽培技術影響,推廣小麥玉米雙高產配套栽培技術,是實現小麥和玉米雙高產、雙穩(wěn)產的重要舉措。文章以邢臺市為例,著重對小麥玉米雙高產配套栽培技術要點展開了深入研究,供參考。
關鍵詞:小麥玉米雙高產;配套栽培;技術要點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18-0076-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S512.1? ? ? ?文獻標志碼:B
邢臺市地處河北省南部,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朗,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干濕季節(jié)交替顯著,非常適宜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生長。為穩(wěn)定糧食生產能力,邢臺市劃定了糧食生產功能區(qū),即32.40萬hm2小麥生產功能區(qū)、31.53萬hm2玉米生產功能區(qū),功能區(qū)內切實保證優(yōu)質糧食生產,維護糧食安全穩(wěn)定。傳統(tǒng)栽培技術模式下,小麥和玉米的產量低、質量差、效益不理想,影響糧食安全穩(wěn)定。在此背景下,推廣應用小麥玉米雙高產配套栽培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1.1 前茬玉米秸稈粉碎還田
小麥玉米輪作模式下,要妥善處理前茬作物秸稈。玉米收獲之后,要及時將秸稈粉碎還田,選用適宜的秸稈粉碎還田裝置,粉碎后的玉米秸稈長度要控制在3~5 cm,保證秸稈粉碎還田質量。將粉碎后的秸稈均勻拋灑在田間,然后施加適量肥料,加快秸稈腐熟發(fā)酵分解,要結合秸稈還田量控制好肥料施加量,一般每還田秸稈100 kg需施加氮素0.7 kg或尿素1.5 kg,施氮素50~70 kg/hm2。施肥的同時,可撒施適量的農藥,如3%辛硫磷顆粒劑、48%辛硫磷乳油、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等,可預防小麥病蟲害的發(fā)生,確保小麥健康生長。
1.2 精細整地
整地是小麥播種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建議農戶用鏵式犁對農田進行深翻處理,控制好深度,一般在30 cm左右,將犁底層打破,同時將秸稈深埋,加快其腐熟發(fā)酵,提升表土質量,為小麥播種及生長提供有利條件。整地時可利用帶有鎮(zhèn)壓輪的旋耕機整理表土1遍,保證地表平整性,達到上松下實的效果。
要控制好深耕頻率,一般每間隔3年深翻1次為宜,每次深翻后旋耕1遍。不深耕的年份建議直接旋耕土壤2遍即可。整地的同時,需要清理干凈田間殘留的上茬作物枯枝敗葉、地膜、碎石、雜草等,為小麥播種作業(yè)提供便利。
1.3 品種選擇
小麥栽培前,做好選種工作非常重要,這是影響小麥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小麥和玉米輪作背景下,選擇小麥品種時要充分考慮到地力、灌溉等因素,優(yōu)先選擇具備較強抗逆性、抗病性、適應性、豐產穩(wěn)產、灌漿快、成熟早的中多穗型品種。以邢臺市為例,目前主推師欒02-1、藁優(yōu)2018等優(yōu)質強筋小麥。要確保麥種質量達標,即純度≥99%、凈度≥99%、發(fā)芽率≥85%、水分≤13%[1]。
1.4 種子處理
小麥播種前,要妥善處理麥種,重點做好種子包衣、藥劑拌種工作,預防小麥病蟲害的發(fā)生。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當地小麥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趨勢、經驗,選用適宜的藥劑或種衣劑。目前常用的種衣劑包括27%苯醚·咯·噻蟲懸浮種衣劑、30%噻蟲·嘧菌·咪鮮胺懸浮種衣劑、31.9%戊唑·吡蟲啉懸浮種衣劑、45%烯肟·苯·噻蟲懸浮種衣劑、38%苯醚·咯·噻蟲嗪等。還要控制好包衣時間,一般在小麥播種前7 d包衣,陰干后再播種。經過包衣的麥種禁止碰水,避免影響包衣效果。
1.5 規(guī)范播種
小麥播種時,要做到足墑播種,在墑情較差的情況下,需人工造墑后再播種,或播種后及時澆灌蒙頭水1次,促進小麥出苗。要控制好播種時間,建議在溫度穩(wěn)定在15 ℃時再播種,確保小麥越冬前溫度積累達到650 ℃,保障小麥安全越冬。
播種時建議采用寬行寬幅免耕播種機進行等行距播種作業(yè),行距需要控制為30 cm,苗帶寬需要控制在8 cm。播種前要做好設備檢查工作,避免作業(yè)時出現故障。要合理控制小麥播種深度,一般為3 cm左右。播種機作業(yè)時需配套鎮(zhèn)壓裝置,隨播隨鎮(zhèn)壓。
要結合小麥品種特性、土壤墑情等因素,合理控制好小麥播種量及密度,建議中多穗型品種基本苗控制在180萬~220萬株/hm2,有效穗數600萬~680萬穗/hm2;多穗型品種有效穗需達到750萬~780萬穗/hm2。每遲播種1 d,需增加7.5 kg/hm2播量,但基本苗應控制在500萬株/hm2以內[2]。
1.6 肥水管理
水肥是小麥生長的必需品,更是實現高產穩(wěn)產的關鍵。所以農戶要提高水肥管理意識,結合小麥的需水需肥規(guī)律和特性、長勢,制訂科學的水肥管理計劃、方案,合理做好小麥水肥管理工作。
針對旺長麥苗,應及早鎮(zhèn)壓,控制徒長。同時在起身期用15%多效唑50 g兌水30 kg噴霧,加快根系下扎,避免倒伏。拔節(jié)期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05 kg/hm2。
針對弱苗,進入返青期后要及時澆水追肥,澆水時施尿素82.5 kg/hm2,加快分蘗,增加穗數。進入拔節(jié)期后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20 kg/hm2,提高穗粒數。針對壯苗,建議在拔節(jié)期結合澆水追施尿素90 kg/hm2,澆水不變的麥田可隨自然降雨擇機追肥,加快肥料化解滲入土壤中。
此外,在小麥拔節(jié)期至灌漿期,農戶要做好“一噴三防”工作,應選擇晴天16:00后混合噴施磷酸二氫鉀300 g+蕓苔素內酯10 mL+硼砂20 g,每間隔7 d噴藥1次,連噴2~3次,增加千粒重。噴藥后2 h內若降雨,要再補噴1次,保證藥效。噴藥時要避開中午高溫時間段及有露水的早晨,防止影響噴藥效果。
1.7 化學除草
雜草會對小麥生長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做好除草工作非常重要。農戶要合理控制除草時間,建議在雜草2~4葉期除草最為適宜。除草時推薦使用大型施藥機械進行專業(yè)化統(tǒng)防統(tǒng)治,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防治效率及效果。要結合雜草類型合理選用藥劑,例如防治節(jié)節(jié)麥、雀麥時,建議噴施3%甲基二磺隆油懸劑、1%雙氟·二磺等藥劑,注意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鈉鹽等除草劑禁止用于強筋小麥田雜草防治;防治野燕麥、看麥娘、黑麥草等雜草時,建議噴施6.9%精惡唑禾草靈乳油、1%雙氟·二磺;防治播娘蒿、薺菜、豬殃殃等雜草時,建議噴施10%苯并硫二嗪酮可濕性粉劑、20%氯氟吡氧乙酸異辛酯乳油。要嚴格控制用藥量,防止產生藥害,同時保證防治效果。
1.8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發(fā)生會對小麥產量及品質產生極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絕產,因此農戶要提高小麥病蟲害防治意識,樹立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理念,結合當地小麥主要病蟲害,科學選用藥劑,確保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優(yōu)選廣譜、綠色、低毒、高效、低殘留的農藥,嚴格控制用藥量,防止造成藥物殘留,保證小麥品質。
目前,邢臺市小麥主要病蟲害包括條銹病、赤霉病、白粉病、吸漿蟲、蚜蟲等。防治條銹病時,建議交替噴施20%三唑酮乳油1 500倍液、12.5%烯唑醇乳油1 500倍液;防治赤霉病時,建議交替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250倍液;防治吸漿蟲時,建議交替使用3%辛硫磷顆粒、80%敵敵畏乳油;防治蚜蟲時,建議交替噴施20%吡蟲啉2 500倍液或者25%抗蚜威3 000倍液。
1.9 適時收獲和秸稈還田
小麥成熟后,要及時進行收獲作業(yè)。農戶應合理控制小麥收獲時間,建議在小麥蠟熟末期利用聯(lián)合收割機進行收獲作業(yè),收獲后的小麥要充分晾曬,防止霉變。
與此同時,要認真做好小麥秸稈還田工作,控制留茬高度,一般要低于15 cm,不可過高。建議使用帶有秸稈粉碎拋撒設備的小麥聯(lián)合收割機,一次性完成收割、粉碎、拋灑、還田等多道工序,提高作業(yè)效率。要合理控制秸稈粉碎長度,一般要小于10 cm。秸稈粉碎后用旋耕機旋耕至土壤內,使其和土壤均勻混合,加快腐熟發(fā)酵,為下茬玉米栽培作業(yè)提供有利條件。
2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2.1 科學選種
品種是決定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科學選種是實現玉米高產穩(wěn)產的關鍵。因此農戶要明確玉米選種的重要性,結合當地生產條件、生態(tài)特點、栽培經驗等因素進行科學選種。優(yōu)選經過當地農業(yè)部門審核認定和推薦的優(yōu)質高產、耐密植、生育期適中、適宜機收的玉米品種。以邢臺市為例,建議選擇沃玉3號、沃玉964、萬糯2000、滄玉76、冀農802等品種,禁止使用雄穗分枝少、花粉量小的玉米品種。農戶要從正規(guī)渠道、廠家購買玉米種,保證玉米質量達到標準,即純度≥98%、凈度≥98%、發(fā)芽率≥85%、水分≤13%。
2.2 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是玉米播種前的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首先,要適當晾曬玉米種。在晴天均勻攤鋪晾曬玉米種4 h,每間隔1 h翻動1次,保證曬種均勻。其次,溫湯浸種。準備適量55 ℃的溫水浸泡玉米種0.5 h,冷卻后繼續(xù)浸泡8 h,然后撈出晾干播種即可。再次,針對未浸泡的玉米種,建議使用藥劑拌種或種衣劑包衣。結合當地玉米病蟲害流行規(guī)律合理選用種衣劑及包衣,如在玉米蚜蟲、灰飛虱、棉鈴蟲等害蟲高發(fā)時,可用含有噻蟲嗪、吡蟲啉、溴氰蟲酰胺等成分的種衣劑包衣;在根腐病、莖基腐病、玉米絲黑穗病高發(fā)期,可用含有咯菌腈·精甲霜、苯醚甲環(huán)唑、吡唑醚菌酯等成分的藥劑拌種。
2.3 搶時早播
搶時早播能夠為玉米生長提供充足的熱能,促進壯苗培育。小麥玉米輪作模式下,建議在收獲小麥之后及早進行高質量免耕播種作業(yè)。要合理控制玉米播種時間,一般在6月10—18日且土壤含水量維持在75%時播種最為適宜。要做到足墑播種,墑情較差時,播種玉米后要及早灌水,加快玉米發(fā)芽出苗,保證幼苗整齊度,促進壯苗的培育。要想甜糯玉米良好生長,要做好時間隔離、空間隔離以及自然屏障隔離工作,避免串粉對玉米品質、口感產生影響[3]。
2.4 化學除草
雜草會和玉米爭奪水肥,抑制玉米植株生長,而且會增加病蟲害的發(fā)生率,所以做好玉米除草工作非常重要。
玉米播種后、出苗前,要在地表上均勻噴施乙草胺、丁草胺、乙·莠懸浮劑等除草劑,合理控制除草劑用量,達到理想的除草效果。玉米出苗后若田間出現雜草,可在雜草2~4葉期噴施化學除草劑,如苯唑草酮懸浮劑+莠去津水分散粒劑+煙嘧磺隆,提高除草效果,確保玉米健康生長[4]。
2.5 化控防倒
農戶要密切留意田間玉米植株生長情況,特別是高肥水、高密度、長勢旺的高產田,玉米植株極易出現倒伏的現象,對玉米產量造成影響,同時也不利于收獲作業(yè)。建議農戶在玉米長出8片葉時噴施矮壯素等化控劑,防止植株徒長,促使莖稈健壯。需要注意的是,密度合理、生長正常的大田和中低產田無需進行化控作業(yè)。噴施化控劑后2 h內若降雨,應再補噴1次,提高化控效果。
2.6 防病除蟲
病蟲害的發(fā)生會對玉米生長造成極大的影響,為達到玉米高產的目的,農戶要提高病蟲害防治意識,結合病蟲害類型選用針對性的藥劑落實防治工作,降低病蟲害對玉米的影響。例如防治大斑病時,噴施25%苯醚甲環(huán)唑乳油8 000倍液;防治玉米莖腐病時,噴施30%甲霜惡霉靈800倍液;防治玉米病毒病時,噴施20%脲3號懸浮劑500倍液;防治玉米蚜蟲時,可以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5]。
2.7 適期收獲
玉米成熟后,在不影響下茬小麥等作物生長的情況下,可適當延遲收獲時間,有助于增加籽粒飽滿度,提高千粒重和產量。一般情況下,夏玉米收獲時間為10月上旬,推薦使用機械設備收獲作業(yè),做好玉米秸稈還田工作,留茬高度控制在15 cm以內。使用籽粒機械直收的玉米田,要在籽粒含水量低于28%時再進行收獲作業(yè)。
3 結束語
小麥和玉米是邢臺市重要的糧食作物,需要重視當前小麥玉米產量低、品質差的問題,加大小麥玉米雙高產配套栽培技術的宣傳力度,掌握小麥玉米雙高產配套栽培技術要點,確保小麥玉米安全生產,提高小麥玉米的產量、質量,創(chuàng)造更高種植效益,增加農民經濟收入,保障糧食安全穩(wěn)定,推動邢臺市小麥玉米產業(yè)良好發(fā)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參考文獻:
[1]陳文平.小麥、玉米輪作高產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yè),2021(19):31-32.
[2]黃華容.淺談小麥套種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8(6):184,187.
[3]高照民,師建榮,劉康懿.小麥及玉米套種栽培模式新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9(7):44-45.
[4]孫云毅,馬振勇,楊琳.小麥間作玉米套種大豆的高產高效栽培術探究[J].農業(yè)與技術,2012(1):31.
[5]朱天穩(wěn).小麥玉米雙壟作高產種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5(1):42.
(編輯:劉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