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減污降碳管理運行技術中心(簡稱“減污降碳中心”)于7 月12 日正式揭牌成立。減污降碳中心主要承擔碳排放全過程管理、移動源污染防治管理、固定污染源綜合管理體系建設以及環境風險管理等方面技術支持工作。
成立當日,減污降碳中心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唐家富表示,成立減污降碳中心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將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
據介紹,今年是全國低碳日十周年,也是上海市市民低碳行動十周年。10 年前,中國正式將“全國節能宣傳周”的第三天設立為“全國低碳日”。上海推出以“城市生活,樂享低碳”為主題的上海市市民低碳行動,聚焦衣、食、住、行、用五大生活領域開展低碳主題宣傳。
同日,在由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主辦的“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2023 年全國低碳日·上海主題宣傳活動”上,通過驗收的第二批低碳發展實踐區——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楊浦濱江南段地區、前灘國際商務區、世博園區、真如城市副中心獲授牌。上海市生態環境局與上海市交通委共同發布上海市碳普惠綠色出行示范場景,并由上海市減污降碳管理運行技術中心為3 位市民代表成功簽發第一筆“上海市碳普惠綠色出行碳減排量”,并獎勵其3 個月公共交通免費出行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今年的全國低碳日活動主動擁抱時代潮流,創新推出“低碳嘉年華”活動邀請與市民生活相關的企業和低碳達人,分享創新如何改變市民的低碳生活,宣傳和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東華大學的設計團隊用創意賦予廢舊材料和衣物“新生”,通過環保服裝秀展現低碳生活的無限可能。比如,由東華大學與科思創中國聚合物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3D 打印旗袍,采用科思創開發的柔性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材料和“3D 打印衣片+傳統縫制工藝”的技術路徑制作而成。由科思創自主研發的柔性可調TPU 材料具有良好的柔性特征,可以100%回收再利用。
此外,上海市節能減排中心聯合近30 家單位與個人,在外灘中央廣場共同舉辦“低碳市集”,圍繞“知、行、創、享”四大主題,開展“舊物再造”“物物交換”“低碳大闖關”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