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蘇州城市學院 江蘇蘇州 215104)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現高質量的發展,不僅包括了教學方法和理念的創新,還包括了教學實踐和指導的創新。從高校的內涵模式發展來看,教學方法和途徑的創新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一環,是全面深化教學質量前沿發展的基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一書全面呈現了系統集成的思政教學方式方法,打開了思政教育發展的新思路,構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的新樣態,增加了新形式豐富了新成果,為高校思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教學方法的創新可以說是思政引領征程路上的基礎,充分提高思政質量離不開對思政教育方法的探索,這也是實現均衡化、個性化發展的學術路徑。第一,思政教育教學方法要挖掘新理念,改革舊方法,發揮先導性作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認為確立方法論原則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關鍵選擇,應提煉出教學規律及法則,在此基礎上提升教學高度,為大思政理念的發展提供平臺,從而更好地樹立思政教學觀,為思政工作方法的創新指明方向。第二,在教學環境下,構筑方法的新生態,實現師生教學的雙向互動。該書提到當前的教學生態環境還拘泥于課堂,并未拓展虛擬,要實現混合發展就要對現實和虛擬空間的教學同時兼顧,既要關注顯性的、直接的課程需求,又要探索隱性的、間接的教育理念,實現二者的統一。第三,在樣態上,呈現出思政課程教學的多層多向態勢。該書認為思政工作的一般方法和具體方法,應該在思想層次發展中講究多層,多向發展,重視師生雙向互動視角聯系,在多樣化的課程教學中,豐富的教學模式有助于開拓大思政課的新樣態。第四,在形式上,突破思政教學的傳統模式,擇優遴選,采取新舉措。該書提到教學方法實現新突破還需要多重要素的共同推進,案例、體驗、專題互動等形式的教學是信息化時代智慧課程、智慧教室發展的必然產物,激活思政工作的方法革命是探索新形態的中心舉措。第五,在最終成果中,提煉行之有效的高質量方式方法,積淀新成果。《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認為思政工作的方法集成,是分析和研究思政教學的基礎支持,也是改革創新的有力支撐。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凸顯,在眾多社會思潮的沖擊下,如何創新實踐路徑,有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艱巨且繁重的任務。首先,高校要以創新的意識來迎接新時代思政工作的具體任務。《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認為新發展理念是思政工作取得進展的宏觀指導,在育人為本的現實需求理念下,實現立德樹人的歷史使命是高校長足發展的根本所在。其次,高校要建立長效機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聚成合力。該書提到在思政工作的途徑中,領導機制的健全以及運行機制的補充,是思政工作不迷失方向及可以良性運作的前提。在統籌思政各項工作中,只有健全機制,才能不折不扣地落實。再次,高校在具體課程教學上,要優化內容提升質量。該書提到思政工作的關鍵在思政課程,課程的吸引力來自內容的質量。雖然關于思政課程內容的改革一直順應形勢,不斷實現更精準、更深刻地詮釋,但在既定理論的背景下,轉變為現實問題的突破,實現單一學校與社會實踐的結合,是自我提升的難點。最后,高校要積極探索立發出新的教學方法,在立體式培養中逐步發展。《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提到在信息時代的助力下,體式培養的實現有了可能,這就需要基層科研一線的高度融合,師資隊伍的分眾化傳播,傳播媒體的多元化散,才能打通思政工作的立體通道。
總之,該書全面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痛點和難點,重點把握了思政工作的具體創新方法,時代改革途徑,對于思政工作者今后在開展教育、適應新機制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學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