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梁晴
紅磚墻、老廠房,開闊筆直的吉爾大道向南延伸,道路兩側高大的法桐巍然聳立,廠房上極富年代感的標語,仿佛把人帶入了電影《你好,李煥英》的場景中。這里便是位于濟南市槐蔭區的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二機床”)。
這家始建于1937 年的老國企,從軍品到民品,歷經仿制、技術引進、合作生產和自主研發各個階段,已經走過了86 年的發展歷程,是“世界三大數控沖壓裝備制造商”之一。近年來,濟南二機床緊緊圍繞打造卓越管理運營體系,培育“全員參與、持續改善”的精益管理理念,將精益管理運用到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等全流程全鏈條。
“以前的焊接現場,需要操作工一手拿著面罩,一手拿著焊接槍去焊接。禹城數字化工廠建成后,生產各環節都實現了數字化,操作工不僅節省了找零部件圖紙和焊接工藝的時間,同時也能對自己當天和當月的工作量實時了解掌握。對于生產管理人員來說,產品每個零部件生產的進度都能做到實時把控。”濟南二機床禹城數字化工廠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今年6 月30 日,濟南二機床禹城數字化工廠項目E 車間正式投產。這座位于德州禹城的濟南二機床數字化工廠是企業提升產能、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布局,也是加快數字化轉型、建設高端裝備制造基地的示范性工程。禹城工廠只是濟南二機床數字化工廠建設的一個縮影。濟南二機床在新一輪的數字化升級改造中,通過軟件升級,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在研發、制造、管理、服務等各環節積極探索推進數字化應用場景,持續提升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及服務化延伸等方面的數字化水平,全面打造數字化智能工廠,全速邁向國際一流機床制造企業。
數字化智能工廠深度應用CAD、CAE、CAM、PLS 等技術手段,將規劃、設計、仿真、調試等在計算機虛擬環境中進行驗證,實現協同設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管理,產品研發周期縮短30%。圍繞信息自動化、物流自動化和設備自動化,完成下料、焊接、機加工、熱處理及裝配等環節的制造單元智能改造升級,以生產調度和物流調度為中心,建立以MES 為核心的數字化車間,打通了PLM、CAPP、ERP、QMS 及WMS 等系統,實現了設計、工藝、制造、檢驗、物流等各環節協同管理,生產效率提高22.9%,運營成本降低20%。
此外,2010 年以來,濟南二機床實施系列高水平技改項目,新增關鍵設備儀器1500 余臺(套),企業裝備水平與制造實力躍居世界同行業首位。目前,大型數控沖壓機床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80%,國際市場占有率達35%以上,并遠銷美日歐等世界67 個國家和地區。
“企業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的目的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進而實現更大的效益。”濟南二機床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安全總監王明剛說。
走進濟南二機床歷史博物館,記者了解到濟南二機床曾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機床行業“十八羅漢”之一。在這里,曾經誕生過一個又一個重大裝備:中國第一臺大型龍門刨床、中國第一臺大型閉式機械壓力機、中國第一條全自動沖壓生產線、中國第一臺機械主軸式五軸聯動數控龍門鏜銑床、中國第一條大型智能化全自動沖壓生產線、中國第一條大型全伺服沖壓生產線……
昔日的“十八羅漢”如今一個個退出歷史舞臺,要么被民企并購,要么破產重組……只剩濟南二機床一枝獨秀。濟南二機床如何實現逆勢發展的?“公司之所以持續發展,離不開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企業管理,如果管理不到位,技術優勢也發揮不出來。”王明剛說。
正因為如此,在推進企業改革時,濟南二機床把提質增效作為企業改革的重頭戲。
2003 年,濟南二機床打破過去老國企的框架,實施流程再造,面向市場精簡部門,所有中層干部全體起立重新競聘,同一個崗位滿兩屆就要輪崗。除了競聘制、任期制,還實行淘汰制、輪崗制,探索出一條“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管理機制。
截至目前,濟南二機床已累計實施7 輪機構調整、19 次干部市場化選聘,集團中層干部、26 個下屬單位負責人、甚至重要生產單位的班組長全部實現競聘上崗。共聘任中層干部538 人次,解聘108 人,其中100 名普通管理、技術人員走上中層領導崗位,干部“競聘上崗、任期述職、績效考核、到期解聘、重新競聘”的選拔機制日漸成熟完善,真正實現了“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讓能干事的人有平臺”。
“對于一個老牌國企而言,實施干部競聘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因為改革中必定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是改革不能怕得罪人,不改企業就沒有發展。”王明剛說。

濟南二機床數控機床生產現場
機床行業的特點,可以概括為技術密集、技能密集、資金密集、管理密集。其中,技術、技能、管理三個方面,都與人才高度相關。
濟南二機床按照國際一流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完善引才育才機制,優化用才留才環境,采取多種形式的聘用或合作關系,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各種形式的培養機會和方式,為企業的科技創新、管理提升、國際化經營戰略的實施奠定人才基礎。
通過“走出去、引進來”,采取去高等院校參加招聘會、組織專場招聘會、網上招聘、本單位面試等多種招聘策略,不斷充實高等院校優秀畢業生。堅持“一把尺子”,搭建統一的筆試和測評系統,采用素質測評系統測試、專家面試小組面試等形式,不斷提高新招聘人員綜合素質。目前,企業技術管理人員中,博士研究生學歷7 人,碩士研究生學歷318 人,占技術人員比例為36%。
此外,濟南二機床制定、實施中長期及年度人才教育培訓規劃,將企業發展目標與員工職業規劃相結合,對員工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為企業發展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技術創新人才隊伍。
通過一系列人才管理體系,濟南二機床人才隊伍素質明顯提高,各類人才用自己的頭腦和知識不斷突破,變“制造”為“智造”。企業形成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設計、制造技術和完善的產品系列,具備了雄厚的“量體裁衣”開發、“交鑰匙服務”的能力,并向國際頂尖技術發展。目前,濟南二機床生產的沖壓設備占領中國汽車市場主導地位,并出口到美日歐發達國家市場,確立了在國際高端市場上的競爭地位,樹立了中國制造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