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意見》。意見明確了7 方面19 項重點工作任務。
一是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二是加強農業農村節水,堅持以水定地,提高農村節水能力。三是強化工業節水,堅持以水定產,實施節水改造。四是厲行城鎮節水,堅持以水定城定人,遏制用水浪費,公共機構率先垂范。五是推進生態景觀節水,堅持以水定綠,嚴控景觀用水。六是推廣非常規水源利用,加強污水資源化利用。七是發展節水產業,加強技術研發應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金融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 年)》。工作方案提出,2023 年,汽車行業運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2700 萬輛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900萬輛左右。2024 年,汽車行業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產業發展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工作方案提出,支持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落實好現有新能源汽車車船稅、車輛購置稅等優惠政策,抓好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工作,積極擴大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等。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能源局等多部門印發《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2023 年版)》。新版管理辦法主要修訂了四方面內容。一是新增需求響應章節。辦法明確推動各地培育需求側資源,積極鼓勵多元化經營主體參與需求響應,構建需求響應資源庫。二是拓寬綠色發展內容。進一步推動綠色用電與綠電交易、綠證交易銜接,鼓勵重點地區、重點企業提高綠電消費比重。三是強化電力安全底線思維。明確需求響應與有序用電的邊界,著重強調要依法依規實施有序用電。四是充分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進一步推進電力消費智能化,實現電力利用效率的提升與電力利用方式的變革。
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以規范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及相關活動。辦法對自愿減排交易及其相關活動的各環節作出規定,明確了項目業主、審定與核查機構、注冊登記機構、交易機構等各方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以及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管理責任。辦法以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根本目的,突出“自愿”屬性,并堅持信息公開、強化監督,統籌協調、統一管理,夯實基礎、循序漸進,立足國內、對接國際等原則。
根據《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生態環境部制定發布了造林碳匯、并網光熱發電、并網海上風力發電、紅樹林營造等四項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明確了這四類項目的適用條件、減排量核算方法、監測方法、審定與核查要點等。
其中,造林碳匯方法學適用于喬木、竹子和灌木荒地造林。并網光熱發電方法學適用于獨立的并網光熱發電項目以及“光熱+”一體化項目中的并網光熱發電部分。并網海上風力發電方法學適用于離岸30 公千米以外,或者水深大于30 米的并網海上風力發電項目。紅樹林營造方法學適用于在無植被潮灘和退養的養殖塘等適宜紅樹林生長的區域人工種植紅樹林項目。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等六部門聯合發布《北京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到2025 年,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全面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進展,重點領域、重點區域探索形成一批具有首都特點的典型經驗,減污降碳協同度有效提升。方案提到,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在產業園區、公共機構、建筑領域推廣使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因地制宜適度發展風電,大力發展地熱及熱泵、太陽能、儲能蓄熱等清潔供熱模式。持續推進農村供暖“煤改電”,減少燃煤使用量。
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年-2025 年)》。按照計劃,到2025 年,新能源汽車在京產量將超30 萬輛,自主品牌形成新支撐,進一步提升競爭能力。方案確立了技術創新突破、協同聯動支撐產業鏈安全穩定、產業結構加速優化等三個方面的發展目標。方案提出將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京津冀新能源汽車產業協同發展生態;打造智能網聯示范高地,持續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推動京津冀智能網聯汽車分工協作;推進多主體開放合作,深入推進造車新勢力與傳統整車企業戰略合作;主動優化調整產能結構,優先保障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求。
《北京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近日發布。北京將前瞻布局通感融合、智能無線電、智能超表面、太赫茲、空天地一體化等6G 網絡技術儲備,加快探索6G 技術商用。實施方案提出面向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制造、未來能源、未來材料、未來空間六大領域,打造未來產業策源高地。其中,在未來能源領域,方案圍繞新型能源系統建設需求,在房山、通州、昌平、大興、懷柔、延慶、經開區等區域,重點發展氫能、新型儲能、碳捕集封存利用等細分產業。加強先進氫能技術、材料和裝備研發,實現氫能在交通、工業、發電、供熱等多領域全場景示范推廣應用等。

9 月18 日至22 日,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指導,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辦,北京節能環保中心承辦的“2023 年京津冀綠色技術和產業發展高級研修班”(以下簡稱“高研班”)成功舉辦。本期高研班圍繞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技術需求,按照高水平、重特色、強實效的要求,邀請國內能源資源領域8 位知名專家授課,來自京津冀三地能源資源領域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中青年業務骨干和管理人員參訓。研修班對增強京津冀地區能源資源領域人才專業知識更新,強化三地互聯互促互融的合作機制形成具有積極助推作用。下一步,將堅持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和重點產業發展,發揮高研班的示范作用,強化京津冀三地協同,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提高培養質量,打造精品班次,培養造就能源資源領域及“雙碳”領域創新型、應用型、技術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