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子涵
我愜意地走在大街上,成排的香樟樹遮天蔽日,綠蔭鋪地,在晚風的吹拂下發出快樂的沙沙聲。
我走著走著,前面出現一個穿著黃馬甲的打掃衛生的老爺爺,他一手拿著笤帚,一手提著個白色塑料袋,正在店門口打掃衛生。店門口停了一排電瓶車,老爺爺在電瓶車旁掃著地,突然他停了下來,目光落在了一輛電瓶車上。只見他抬起頭,向兩邊看看,四周沒有人,便把手中盛滿垃圾的袋子,放在了電瓶車上面,然后晃晃悠悠地離開了。
這老爺爺也太過分了,垃圾不扔到垃圾箱——何況垃圾箱就在他身后不遠的地方。
我怒氣沖沖地快步往前,正想追上去跟老爺爺理論理論。就在這時,一位叔叔從路邊超市里走出,徑直走到電瓶車旁。他看到車上有一袋垃圾,頓時臉色大變!
這時,意外出現了,叔叔拎起來的垃圾袋子下,竟然躺著一部手機。叔叔驚訝地放下袋子,拿起電瓶車上的手機,又摸了摸自己的口袋,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也明白了,原來老爺爺是用一袋垃圾遮住叔叔的手機啊,原來我冤枉了好心的老爺爺,內心頓時涌起愧疚之情。
“叔叔,我知道是誰放的。”我走到叔叔身邊,笑著說道。
老師小評
小作者向我們介紹了一位善良的老爺爺。習作情節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從“納悶”到“誤解”再到“感動”,習作心理描寫準確,不斷推動情節發展,敘事流暢自然。
【作者系江蘇蘇州市康橋學校昆山校區G6忠班學生,指導并置評:王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