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祥 孔德馨
(作者單位:北華大學)
2023開年大戲《狂飆》一出場就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收視率節節攀升,并迅速成為一部現象級電視劇。“現象級”一詞,源于英文phenomenal一詞,原指人們將某個或者某些事物的特殊性歸結為一種現象,并把這種現象的規律和程度稱為“現象級”。“現象級”一詞被引申到電視劇領域,強調了一部電視劇要經歷的一個被大眾認識、接受,再到追捧的過程,其不僅可以引領風潮,還可以輸出正確的價值觀,獲得觀眾的認可,甚至可以改變觀眾對電視劇的看法。電視劇《狂飆》的播出,使全民追劇時代再次被開啟,其成為各年齡段觀眾茶余飯后的主要討論對象,網絡詞條熱搜更是居高不下。該劇不僅帶火了一大批演技高超的演員,在大結局播出之際,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官網、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等媒體,也針對其發表文章,結合劇情來提醒黨員干部,法律紅線不可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等。《狂飆》贏得了觀眾的一致贊賞,為現象級電視劇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優秀的文藝作品首先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引起觀眾的共鳴。《狂飆》能夠成為一種現象級電視劇,離不開高質量的內容,內容廣泛符合群眾的心里期待。在情節設置上,開篇就設下了充足的懸念,通過兩條故事線、兩位男主角的經歷的交織來描繪出一個虛擬中透著現實的“新”世界。該劇中蘊藏著其他題材劇中的特色元素,如藏在警方內部的幕后內鬼等,以此來豐富刑偵劇的內容細節、強化故事邏輯[1]。在風譎云詭的臨江省京海市,以兩個小人物的成長軌跡刻畫整個社會復雜的關系。該劇主要講述了一線刑警安欣(張譯飾)與賣魚販高啟強(張頌文飾)長達20年黑白對決的故事,在故事結構上使用正敘、倒敘相結合的方式。開篇安欣一頭白發,以宣傳科科長的身份,謹慎地面對指導組的詢問,二者逐漸取得信任后殊死扳倒以高啟強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的強盛集團。此時回到20年前,那時的年輕刑警安欣,意氣風發,善良勇武。20年的時間為何會如刻刀般摧殘著一位正義的警察,滋養著身處黑暗的高啟強,強烈的對比使觀眾頃刻間想要一窺到底,影片就此展開。
《狂飆》中內容除了常規化操作,劇本還經過層層打磨,雙主線、三幕式結構同時展開,揭示了20年來京海市的黑社會發展史和部分政府工作人員的層層庇護。安欣和高啟強這兩個人的人生經歷有著天壤之別,不斷發生變化和逆轉,兩人的價值觀和身份大不相同。該劇以指導組決心長期入駐京海市為引子,一步步揭開社會復雜事件背后隱藏的真相和背后所涉及的一系列的違紀政府工作人員、違法商人等。為了增強情節的真實性,劇中很多實例都是根據社會真實事件改編的,極大地增強了該劇作的藝術真實性和可觀賞性,劇情緊湊連貫,在高潮涌起的情節發展上表現了官場之間的復雜而又風云變幻的矛盾和沖突,使觀眾觀后欲罷不能。
美學家巴拉茲·貝拉曾提出,“一件藝術作品可以描繪出現實的世界,但是,它與現實世界可能并無直接的關系和接觸”。劇中出現的很多情節都源于社會現實,將大量源于現實的細節投影在劇里,不僅可以豐富人物形象,也可以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在這個觀眾“拿著顯微鏡”看劇的背景下,編劇對細節進行復雜的描摹,可極大地增強故事的縝密性和敘事的節奏感[2]。
時代的變遷離不開人物身份的轉變,影片開頭刻畫高啟強時側面展現出來的雜亂無章的市場環境,暗喻高啟強的身份將要發生變化。其中《孫子兵法》的熟練運用也顯示著高啟強成長的痕跡。在徐雷死后,高啟強和徐江攤牌的情節中,高啟強充分運用了《孫子兵法》中的行軍篇,將故事和古法計謀聯系到一起,如“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兵非貴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遇敵不詳則保存實力,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高啟強意在選擇人多且無警察的街頭,引蛇出洞,欲以一招制敵。其弟高啟盛為哥哥出謀劃策,也運用了《孫子兵法》中一計,“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利用金蟬脫殼來協助他們避開警察的視線。但此時畫面并沒有讓觀眾預知談判地點,而是通過設置懸念來引導劇情發展,全面激發觀眾的觀看欲望。還有最重要的線索就是丟失的錄音筆,其貫穿全劇,成為解密的關鍵,結局卻意想不到地出現在趙立冬手里。為了優化觀眾的觀看體驗,該劇對于環境和物品的展示更是貼合實際,幾個畫面就展現出了近20年中國的變遷,如推動故事發展的等離子電視、高啟強和高啟盛二人創業售賣的小靈通、拆遷潮和房地產熱等。劇中以小人物的發展視角反映出了我國激蕩變化的改革20年。該片豐富的細節同樣反映在影片的服裝道具上,《狂飆》用了6 500件服裝來拍攝橫跨20年的故事劇情,動用演職人員超600人,群演10 000余人,超100個取景地,置景面積超80 000平方米。許多細節之處更是令人嘆為觀止,編導團隊準備了充足的道具,從服裝道具上展現出了近20年各類人物服裝的變化,使觀眾體會到了當時背景下的社會變遷與時代更迭[3]。導演為追求劇中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完美統一,試圖通過將作品所蘊藏的主題和現實體驗凝結在一起,實現現象級電視劇中掃黑反腐的主題傳達和價值普及。
恩格斯指出,“據我看來,現實主義的意思是,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狂飆》中塑造了豐富的人物形象,導演從文學作品中汲取了生動的角色形象,勾勒出了一幅世道縮影下的人生百態圖。在以往現實主義掃黑題材的電視劇中,正與邪往往是完全對立的,且劇中人物臉譜化痕跡往往過重,在妝容上來說觀者往往能一眼辨清正邪,所以樣板式掃黑劇很難達到理想的社會影響。自從2003年《征服》《無間道Ⅱ》大火后,掃黑劇中“雙雄交鋒”的劇情大受關注,觀者不再局限于對正面人物的喜愛,也對反面角色青睞。《狂飆》中無論是信奉絕對正義“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安欣,還是絕地翻身“人生得意須盡歡”的高啟強,都備受觀眾喜愛。只有正義能量與黑惡勢力雙方各自裹挾著對等的矛盾,才能為觀眾演繹出酣暢淋漓的掃黑劇。
僅憑主角性格的完整性無法襯托出整個豐滿的故事邏輯。豐富的人物形象是《狂飆》成為現象級電視劇的關鍵原因之一。各個配角在微博的熱度居高不下,瘋驢子、李有田、李宏偉、老默等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部電視劇之所以能夠帶火如此多的演員,除了演員們具有“炸裂”的演技,另一個原因是導演對劇中的人物形象進行了扁平化描寫,使觀眾易理解、易辨識,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其中,安欣、陸寒、李響等正義的形象尤為突出,安欣為了追求心里的絕對正義,奮不顧身,導致前程受阻。安欣的徒弟陸寒是一個警校高才生,也與師傅經歷相似,從風華正茂、前途一片光明,到丟掉工作、不知所終。劇中的人物都有著豐富的性格,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折射出時代的變幻,贏得了觀眾的喜歡。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文藝創作不僅要有當代生活的底蘊,而且要有文化傳統的血脈。《狂飆》之所以在互聯網上的收視率高居不下,是因為該電視劇的故事藍本本身就十分精湛,加上題材的特殊性——懸疑刑偵劇自帶可觀賞性的特點,在播出時,社會反腐掃黑的時代熱點恰好契合故事藍本。劇情發展環環相扣,人物形象不矯揉、不造作,敢于革新,不拘枷鎖。情節邏輯周密、起伏跌宕,既高潮迭起,又不讓觀眾覺得冗長拖沓,無論是正派還是反派角色的人物形象都不浮夸、不虛假,符合現實情況[4]。
《狂飆》在價值傳達上擁有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判斷[5]。在審美方面邪不勝正、雙峰對峙的故事情節令觀眾百看不厭;在價值傳達方面,該劇充當了上層在掃黑除惡關鍵階段的宣傳隊,帶給社會各階層人士心靈上邪不壓正的震撼,從而實現社會影響和效益最大化。“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6]作為新時代的影視劇創作人員,只有在創作過程中保持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不落入俗套,并且擔負起價值傳達和社會責任,才能不斷地創作出可觀賞性高、社會價值高的藝術作品,并得到觀眾的喜愛。
《狂飆》之所以能夠讓觀眾欲罷不能,離不開演員們可圈可點的演技,如吳剛、張志堅、李建義等他們本身在現象級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就備受矚目,還有在白玉蘭獎榮獲最佳男主角的倪大紅,這些都是該劇火爆的重要保障。同時,該劇也成就了一大批有演技卻缺少流量的演員們。比如,阿如那飾演的李宏偉,在劇中穿著花哨的衣服,性格剽悍,盡顯農村混混風格,演技質樸自然。又如,林家川飾演的唐小龍,在21集出獄時所展現出來的對外界事物的陌生,在面對弟弟發達時迷離且不自然的眼神,都生動傳神,仿佛就是剛剛從獄中服刑完的犯人,渾然天成的演技,打動了無數觀眾。另外,張頌文的演技收獲了所有人的掌聲,他在劇中分別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為觀眾展現出了小人物一步步往上爬最后成為黑社會老大的成長史。通過觀看高啟強與安欣的黑白交鋒,觀眾能夠得到十足的體驗感和共鳴。高葉的演技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每一次新的電視劇中都能看到她的成長,從《理想之城》到《狂飆》,高葉通過高超的表演實現了角色固化的突破。“好劇需要好的演員,流量劇不止于流量小生。”在各大廠商推崇“流量明星”的背景下,擁有好演員、好故事的電視劇難能可貴。
“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7]《狂飆》電視劇的導演徐紀周是專攻刑偵、反貪劇類的導演和編劇,獲得過白玉蘭獎最具實力導演獎等多項國家獎項。他曾經多次執導相關類型影視劇,如《中國刑警》《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永不磨滅的番號》等,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創作功底。該劇在矛盾突出上邏輯合理,情節娓娓道來,節奏不慌不忙。人物的出現到離場合情合理,故事從發展到高潮令人拍案叫絕。這一幕幕故事敘述離不開導演團隊在腦海中的萬千推演。正是有幕后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態度,才保證了故事邏輯線的周密合理、時間線索的排列有序、傳播策略的恰巧得當,才為觀眾產出了一部如此優秀的開年戲。
在時間線上,《狂飆》采用的是三幕式結構,分別是2000年、2006年、2021年。在敘事上采用倒敘、插敘的手法由果推因,由因及果,果因相撞。從調查黃翠翠的死因開始,到黃瑤揭發高啟強結束,所有的矛盾從發展到頂峰集中在一個點上爆發,達到了首尾呼應的效果。影片中出現了眾多具備時代特色的角色,是他們引起了觀眾的共鳴。導演通過細致刻畫,將整個故事由多條線索交織在一起,周密且不雜亂,劇情環環相扣。《狂飆》在觀念傳達中也宣傳了國家懲治腐敗、掃黑除惡的決心和利劍成果,用寫實化的鏡頭描摹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中波瀾壯闊的時代特色。
制定周密的傳播策略是產品營銷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有助于激發觀眾對影視劇的興趣,吸引觀眾前來觀看。在傳播策略上,《狂飆》在愛奇藝與央視八套同時播出,憑借“網絡+央視”的編排策略瞬時吸引了大量“游客”。《狂飆》主要將流媒體平臺作為重要載體聯合傳播,電視平臺則是力推此劇,最大限度地吸引住熒幕面前的觀眾。愛奇藝的核心受眾是“90后”“00后”新一代年輕群體,該平臺的“迷霧劇場”以優質的內容吸引了以年輕女性為主的受眾,近七成網絡女性受眾都曾表示關注過“迷霧劇場”的編排宣發。目前,該平臺已經成為一個依靠網絡傳播、面向全國性的流媒體平臺。在成熟平臺的加持下,《狂飆》在上映時段中,也是愛奇藝同時期主推的影視產品,這是該劇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僅僅在首播階段,該劇在電視上的平均收視率為2.5%,峰值的收視率破3.5%,電視端累計觀看3.19億人次,愛奇藝熱值更是達到每秒11 776次點擊。由此可以看出,該劇通過央視八套和愛奇藝播出,傳播策略周密,獲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值得其他電視劇效仿。
《狂飆》的熱播再次印證了優秀的電視劇是可以打破年齡的鴻溝,引起全民同感共情的。真實的情節附加藝術化的表達為電視劇工業化開辟了新的思路,贏得了良好的口碑,《狂飆》已經在中國電視劇市場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狂飆》的出現意味著越來越多的電視劇注重劇本的內涵深度和演員的表演狀態,觀眾不再過度追求明星至上和低智庸俗的套路模式,所以電視劇創作人員要注重內容質量,以高質量的內容來獲得觀眾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