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 雯
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南京 210023
紫砂藝術在中國傳統藝術中獨樹一幟,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不拘一格的造型特征和深厚豐富的文化內涵,紫砂壺和其他茶具不同,其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極具代表性,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始終以民族文化為核心,而紫砂藝術反映出中華民族的藝術價值,紫砂壺起源于宋朝,盛于明清,發展于現代,在漫長的歷史中,紫砂壺始終以工藝的傳承為導向,將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結合在作品中得以呈現,紫砂壺是大自然的饋贈,經過嚴謹的程序工藝,以及紫砂藝人的細致制作,紫砂泥最終變成紫砂壺,讓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愛上紫砂壺。現就以這件《漢鐸壺》為例(見圖1),展開對其造型特征和藝術表現力的詳細討論。

圖1
對于紫砂壺的創作而言,其造型特征是十分重要的,經過歷代紫砂藝人的不斷創新和改進,紫砂壺的造型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經典的作品形式更是數不勝數,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佼佼者,也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學習楷模,而《漢鐸壺》就是其中最為鮮明的代表,漢鐸就是漢朝之鐸,頂上有柄的方形大鈴,可擊打發聲,而紫砂壺的創作將這一極具特色的形式融入其中,能夠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對紫砂壺創作的重要性,是紫砂藝術歷史上十分經典的作品之一,紫砂壺的創新就是在傳統作品的基礎上不斷得到新的創作靈感,在原來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多具有藝術美感的作品形式。
《漢鐸壺》壺身整體大氣穩重,身筒高聳挺拔,上小下大呈梯形,壺蓋內嵌于壺口之中,口蓋嚴密,平底與之相呼應,體現出一種首尾呼應的聯系,壺流從壺身延伸出來,短小精湛,出水流暢,朝斜上方伸展,營造出一種比例協調的美感,在壺身的另一側是壺把的造型設計,耳形的壺把設計古樸典雅、方便實用、圓中帶方。壺鈕造型如木柄狀,中間置一圈圓線,與傳統作品一樣具有鮮明的作品標志。壺身采用半浮雕的手法進行刻畫,將仙鶴、鹿、古樹等多種元素融入作品中,帶給人們一種古色古香的藝術境界,使其呈現出不一樣的視覺美感,深厚的文化內涵使得紫砂壺變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代名詞,提升了壺器的文化價值,壺器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不僅增添了壺器的文化氣息,還將傳統藝術的精髓展現在作品中,人們能夠通過對紫砂壺的刻畫,感受到來自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這件《漢鐸壺》集傳統和創新于一體,凝聚著傳統文化的厚重感,同時又讓人充分地感受到造型設計對紫砂壺的重要性,具有濃厚的創新意義,讓人對紫砂藝術的創作有著無限的想象空間。
一件優秀的紫砂壺是文化和藝術的結合體,在歷史的長期發展中,人們對于紫砂壺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茶具這么簡單,而是希望能夠從中感受到紫砂藝術的魅力,對作品中蘊含的人文價值的探索,因此,紫砂壺是一門多元化的藝術形式,它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不限定于某一種造型形式,將傳統文化完美融入作品形式中,將紫砂壺變成傳統文化的載體,經過一系列的刻畫和渲染,紫砂壺對于文化的傳承作用不言而喻,將中國傳統藝術繼續發揚光大。
《漢鐸壺》是在漢朝的鐸基礎上延伸而來的作品創作,漢鐸是一種能夠發出美妙音樂的樂器,因此能夠帶來美好的祝福,因此紫砂《漢鐸壺》將其作為創作主題就是希望通過漢鐸這一鮮明的特色,將紫砂作品變得極具特點,其中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值得人們去發現和探索,《漢鐸壺》不僅是對傳統歷史的致敬,也是對新時代文化的延續,讓紫砂這門藝術能夠真正地與時俱進,傳承下去,紫砂藝術的創作需要紫砂藝人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讓更多的文化內容去充實紫砂藝術,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紫砂藝術的不斷繁榮,紫砂藝術才能歷久彌新,展現出更多文化中的精髓。
綜上所述,紫砂藝術中流傳至今的優秀作品數不勝數,這些經典的作品值得我們去好好探索和學習借鑒,紫砂《漢鐸壺》就是在傳統作品的基礎上創新而來的一件作品,將鐸作為主題以器傳神,讓作品不僅具有古典的藝術氣質,還有歷史的厚重和淵源。紫砂藝術之所以能夠在傳統藝術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其深深扎根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上,將作品變得具有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