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西蘭職業教育改革實踐

2023-11-21 03:04:50高苡菡徐宏偉
職業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關鍵詞:技能培訓教育

高苡菡 徐宏偉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天津 300222)

新西蘭職業教育體系被視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體系之一,不僅滿足了新西蘭國民對知識與技能的需要,還在機構建設、質量監督、資格審查體系等方面形成其獨特的范式,直接推動著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促使獨立僅百年的新西蘭躋身世界前列。但近些年來,新西蘭的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比如,國內持續廣泛的技能人才短缺、職業教育與培訓質量不佳導致吸引力降低以及日益激烈的國際人才競爭壓力等。為此,2019 年,新西蘭教育部最終出臺了《2020 年教育和培訓法》(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ct 2020)。該法案開啟了新西蘭職業教育與培訓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為改革的深入推進提供了政策指導和法律保障,力圖創建一個統一強大、開放包容、可持續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適應新興產業對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實現學員、雇主和社區等利益相關體的合作共贏。

一、新西蘭職業教育改革的背景

(一)經濟結構調整重構職業教育生態

2021 年,新西蘭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 475.93 億美元,其中農林牧漁增加值比重為4.32%,制造業增加值比重為15.6%,商業貿易增加值比重達到30.04%,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為50.04%[1]。以上數據表明,新西蘭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轉型期,商業服務連續三個季度實現增長,醫療保健、社會援助、信息媒體等子行業都呈增長趨勢,就業市場對于專業對口的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高漲。然而,新西蘭的技術工人和勞動力短缺問題已持續多年。2009 年,新西蘭近43%的企業難以找到熟練勞動力[2]。因此,培養符合各行各業所需的熟練技術技能型人才成為新西蘭職業教育的當務之急。

(二)數字技術變革急需人才結構轉型

近年來,在科技變革和企業轉型的沖擊下,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日新月異,就業模式產生急劇變化,生產周期縮短,工作時長增加,職業壽命延長,新生就業崗位正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為應對新發展,政府加大了對職業教育和行業培訓的投資力度,為行業轉型下的技術工人設計出適應數字化、自動化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培訓課程,力爭培養一支掌握高技能、具備高素質的勞動力隊伍。取得薪資優越的工作職位成為人們進入職業院校深造的內在動力,也成為職業教育改革的必然訴求。

(三)職業教育系統自身存在不足

新西蘭職業教育屬于中學后教育,由新西蘭高等教育委員會(Tertiary Education Commission,TEC)統一監督管理。新西蘭資格認證局(New Zealand Qualifications Authority,NZQA)負責新西蘭資格框架開發、行業資格標準評估、職業教育質量監督等工作,具體如圖1 所示。

圖1 新西蘭改革前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

新西蘭原有的職業教育是以新西蘭理工學院(Institute of Polytechnic,ITPs)和私立培訓機構(Private Training Establishments,PTEs)的脫產培訓為主,輔以行業培訓機構(Industry Training Organizations,ITOs)的在職培訓。兩套培訓方案銜接不暢,標準不統一,導致學員無法進行高效轉換。這不僅加劇了職業教育體系的分裂,還難以滿足學員、雇主和地區的需求。一方面,新西蘭理工學院作為實施脫產培訓的最主要機構,也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搖籃,面臨著招生人數持續下降、學院專業設置多有重復且水平參差不齊、平均成本逐年增加、學院間的惡性競爭等諸多挑戰,導致部分學院教學質量下降,經營不善,深陷財務赤字的困境。另一方面,行業培訓機構負責組織在職培訓,制定全國行業標準、監控現代學徒制下學徒培訓的質量。然而,近年來行業培訓機構的吸引力不斷減弱,2012 年至2018 年間學員的數量基本維持在13 萬至14 萬人之間[3],增長勢頭乏力。一直以來,行業培訓機構的實際培訓效果與行業培訓標準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行業培訓機構所提供的技能支持落后于新興產業的崗位要求,難以滿足雇主和學習者的需要,削弱了行業培訓機構的權威性。加之,行業培訓機構內部存在管理混亂和資金大量閑置的現象,也加劇了雇主和學員對技能培訓的不滿。在此情形下,新西蘭職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二、新西蘭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西蘭改革后的職業教育核心理念是“以學習者為中心”,通過提供形式靈活的學習方式,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滿足學習者對未來生活和學習的需求。這一理念包含著三個問題:什么樣的學習者?什么樣的學習內容?什么樣的學習方式?

(一)什么樣的學習者?

改革前的新西蘭職業教育對部分學習者重視程度不足。第一,改革前的職業教育受眾主要面向16~21 歲的年輕人,那些在職多年、掌握熟練技能的專業崗位員工被屏蔽在外。這類在崗人員需要接受職業教育培訓來適應新一輪技術變革,從而保障現有的工作;同時也希望通過參與正規的職業培訓項目來提升個人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拓展自身的就業生存空間,以期獲得更好的薪資。第二,昂貴的時間、生活成本阻礙了經濟困難學生、下崗失業人員等經濟困頓學習者參與職業教育培訓。這些人員對于獲得新西蘭學歷資格認證局(NZQA)審核認證的學歷職業資格證書有著強烈的欲望,希望以此能提高自身的就業質量和生活水平。第三,課堂教學中教師鮮少使用毛利族語言授課,阻礙了毛利族學習者參與教育培訓,也直接導致毛利族學生獲得高等學歷的人數比例低。因此,毛利族學習者通常憑借初等、中等學歷進入人才市場,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進入高等院校完成學業并獲得更高社會地位的人少之又少。同時,這也影響了毛利族人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態度,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致使毛利族學生的學業情況長期萎靡不振。第四,職業教育建設主要集中在城鎮地區,偏遠地區的校區設施不齊全,殘障人士得不到充分的服務和支持,大大降低了殘障學習者接受教育的意愿。新西蘭統計局2022 年6 月份的最新全國數據顯示,15~64歲殘障人士的失業率為7.9%,而同年齡段的非殘障人士的失業率為3.3%[4]。

為適應社會發展,新西蘭政府根據《2020 年教育和培訓法》頒布了《2020 年國家教育與學習優先事項》(The Statement of National Education and Learning Priorities,NELP)和《高等教育戰略》(The Tertiary Education Strategy,TES),意圖通過加強對教育的管理和指導來促經濟、穩就業、惠民生。該文件作出以下規定:以學習者為中心;建立無障礙通道,讓所有人接受教育;提升課程領導力,打造優質教育;為學習者贏得未來的工作,提升他們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技能、知識;建立世界一流的公共教育等。此文件表明新西蘭政府對職業教育的管理和指導能力都在加強。一方面,不斷增強在職員工應對崗位變化的適應能力,增強人們承擔工作和生活風險的能力,通過增加職業教育受眾來減少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現狀。強化教育與工業、社區和全球經濟的聯系,進而推動社區、區域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提升對弱勢群體的服務能力,增加殘障人士參與職業教育的數量,增強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敏感度,力圖為包括毛利族人在內的新西蘭人提供適應工業自動化發展環境并更快取得成功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質。

(二)什么樣的學習內容?

新西蘭職業教育缺乏專門的管理機構,行業企業代表難以直接進入管理層,致使職業院校只能孤立地做出發展規劃和決策。因行業信息缺乏導致教學內容滯后于學員需求,技能結構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導致就業的結構性失衡,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加之,理工學院陷入財政困境,各個機構之間的惡性競爭,更侵害了學習者的正當學習權益。當前的職業教育體系輸出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難以適應新興產業工作要求,迫使部分人還未上崗就失業,被迫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數字化、自動化工作環境以滿足未來崗位變化的需求,抵御被社會淘汰的風險。因此,職業教育必須面向未來勞動力市場,符合未來行業企業的需求,注重學習者未來的發展。

校企共治、產教融合是推進職業教育技能“供應鏈”適應未來勞動力市場需求的關鍵。新西蘭職業教育的治理思路將依托新西蘭卓越職業中心(Centres of Vocational Excellence,CoVEs)和區域技能領導小組(Regional Skills LeadershipGroups,RSLGs)兩大機構,通過與行業專家就各區域勞動力市場需求問題進行密切交流,準確把握行業不斷變化的技能需求,推動區域內職業院校教、學、研方面的創新,促進區域行業和職業院校的雙向良性互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員和雇主的滿意度。新西蘭職業教育聯合行業協會實施專門化管理,聚焦未來職業發展需求、行業企業人才素質要求、職業教育與培訓課程質量三大要素,持續向社會輸送高素質、高質量、高技能的人才,以嶄新的面貌應對區域需求、市場變化和未來的發展。

(三)什么樣的學習方式?

當前,新西蘭面臨持續且廣泛的技能短缺,新技術革命與傳統行業升級、移民趨勢逆轉、人口外流嚴重等現象更加劇了勞動力危機。重復的、簡單的工作正在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勞動者必須主動更新自身的技能來適應數字自動化的新環境,人們接受技能培訓和再培訓的意愿和需求也相應增加。

終身教育概念最早是由法國教育家保羅·朗格朗(Paul Lengrand)提出的,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與個人及社會生活全體的教育的總和”[5]。終身學習起源于終身教育,即“通過一個不斷地支持的過程來發揮人類潛能的過程,它激勵并賦予人們獲得一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價值觀、技能和認知能力,并使人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有信心、創造性地、愉快地應用它們”[6]。終身學習作為一種生存方式,學習者在教育系統的支持下不間斷地、持續地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面,提高個人能力,適應工種升級帶來的變化。

改革后的職業教育教學主體,由新西蘭技能技術學院、200 多家私立培訓機構和3 家毛利大學(Wānanga)構成,均支持在職學習、在校學習和在線學習。新西蘭現有近27 萬名職業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節奏靈活調整學習和實踐的方式。這種新型職業學習方式面向不斷變化的數字自動化環境,將學員置于中心地位,打破了常規的時間、地點的束縛,形成了開放流通的多元學習渠道。不同階段的學習者可以選擇適合的教育形式和教育類型,靈活轉換自己的學習方向,持續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避免職業機構間的惡性競爭,形成教學資源的良性循環,推動在職培訓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學習者、雇主和社區等多方共贏,從而建立起一個能夠應對未來技能、學習和工作快速變化的新系統。

三、新西蘭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舉措

新西蘭政府通過將原有理工學院改建為新西蘭技能技術學院,設立統一職業教育資助體系以保障經費支持,開啟學徒援助計劃以增加學徒數量,提高國際教育服務能力來打響職業教育國際品牌等措施,構建統一強大、開放包容、可持續發展的職業教育體系(如圖2 所示)。

圖2 改革后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

(一)創建新西蘭技能技術學院

新西蘭本土共有16 所由政府主管的區域性理工學院。為滿足學習者多樣的學習需求,理工學院不僅提供基礎性職業教育課程、各種短期培訓課程,還提供本科層次的應用技術型學位課程。2019 年理工學院招生總人數是127 315 人,相比2012 年的151 390 人[7],下降了16%。數據表明,理工學院新生入學率呈下降趨勢,對適齡人群的吸引力在不斷減弱。與之相反,2019 年的市場調查顯示,43%的企業難以招到熟練的勞動力,71%的雇主表示其行業部門面臨技能短缺問題[8],行業對技能型工人的需求呈不斷增長趨勢。除了勞動力市場供需矛盾尖銳,理工學院還面臨嚴峻的財政問題。新西蘭職業教育的經費大部分來自政府撥款,自從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經費資助方式由績效能力導向轉為學術成果導向,大量的教育經費流入學術研究類大學,理工學院長期處于財政不利地位,資金支持不充足。2018 年發布的《ITP 路線圖:2020 年部門財務建模》報告顯示,到2022 年,所有理工學院可能面臨2.8 億美元的資金短缺[9]。理工學院陷入生源減少與財務壓力的困境中,必須對理工學院進行改革。

第一,為維持理工學院現有的區域供應網絡,建立一個高效率、可持續的高等職業教育公共網絡,政府決定將16 所理工學院整合成一個獨立的高等教育機構——新西蘭技能技術學院(The New Zealand Institute of Skills and Technology,NZIST)。新西蘭技能技術學院作為一個全國校園網絡,提供職業基礎教學、標準化培訓課程,支持在校學習、在職學習和在線學習,以滿足全國各地學習者的需求。新西蘭技能技術學院歷時兩年,將原有的16 所理工學院逐步轉化為技能技術學院子公司,保留其原有的認證資格和授予證書的權力,一切教學活動正常進行,保證學習者學習的連貫性,最大限度地減少由于改革所帶來的風險。

第二,成立專門的新西蘭技能技術委員會對學院內部重大事項提供建議,對管理決策負責的同時保有一定的自主權。委員會的成員由教育部部長任命,4年一換,數量限定在8 至12 名。成員構成需要依據新西蘭人口的種族、性別等情況,也需要考慮人員的管理能力和相關經驗,保證成員的多樣性和能力的適配度。委員會下設各種分委員會,如學生委員會、員工委員會、毛利族咨詢委員會等。分委員會不僅協助委員會收集各方意見,而且還監督委員會具體決策的落實,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

第三,新西蘭技能技術學院建立了強有力的外部檢測和干預措施來抵抗潛在的風險。首先,教育部長任命一名皇家觀察員,隸屬皇家委員會,通過出席技能技術學院委員會中的會議,提出相關建議并進行監督。其次,皇家觀察員有權要求技能技術學院向皇家委員會定期遞交一段時期的經營、財物和管理狀況的書面報告,以確保政府充分了解技能技術學院的具體財務狀況。同時,新西蘭技能技術學院要定期發布教育教學風險評估報告,并將評估細則公之于眾,接受群眾監督。

(二)設立統一的職業教育資助體系

職業教育資助體系(Unified Funding System,UFS)設立的初衷在于幫助未繼續接受教育或技能培訓就直接走向就業市場的15 至24 歲的新西蘭年輕人。為了幫助這部分人取得成功,政府努力提升教育保留率,并幫助這些已經離開校園的人重返教育系統。因此,新西蘭職業教育改革的關鍵是合理分配職業教育經費,降低學員的教育成本。

改革前資助體系的主要受眾是行業培訓機構,對于提供者(理工學院、毛利大學和私立培訓機構統稱為提供者)及正在學習的學員的資金支持有所欠缺。這種資助方式加劇了提供者和行業培訓機構之間的激烈競爭,阻礙了以提供者為基礎和以工作場所為基礎的兩種學習渠道的有效貫通,直接削弱了雇主和學習者參與職業教育的熱情。雇主難以保證員工教育和培訓的連貫性,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需要重復學習之前的知識,或直接開始未曾接觸的培訓項目,雖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但收效甚微。為了幫助學習者實現在校學習和在職培訓的流暢銜接,需要建立一種全新的資助系統,將行業培訓基金(Industry Training Fund,ITF)和學生學業學分(Student Achievement Component,SAC)掛鉤,職業教育資助體系(Unified Funding System,UFS)應運而生。

新西蘭職業教育資助體系(UFS)適用于全部3至7 級學位學習和文憑資格教育及所有的行業培訓,鼓勵學習者積極參與實習培訓,滿足行業和雇主的需求。新的資助系統由資金分配機制、學習者成功計劃及戰略規劃三部分組成。首先,資金的分配主要集中在增加職業教育培訓項目的數量。UFS 注重通過資助培訓項目促進培訓方式向學習工作一體化方向發展,其典型代表為學徒援助計劃。學習者可以在教室和工廠兩種場地同時接受培訓,不僅方便更多學習者直接接觸未來工作場所積累相關經驗,同時也提供了學習時賺錢的機會以減輕生活負擔。其中,同時參與兩種及以上培訓的優秀學徒可以獲得多方的資助,確保每種培訓方式下的學徒都能得到適當的支持和照顧。

其次,學習者成功需要以接受良好的教育為前提。為幫助每一位新西蘭人可持續就業,職業教育要適應所有學習者教育培訓的需求。為打破職業教育系統長期存在的偏見,實現對教育公平的承諾,《2020 年教育和培訓法》對教育“邊緣人”——毛利族人、太平洋島嶼族裔人學習者的教育改革措施極具典型意義。為推動毛利族人和太平洋島嶼族裔人等少數學習者的職業教育參與度和完成度逐步與其他新西蘭人保持一致,教育部專設毛利皇家高等教育小組(Te Taumata Aronui)聽取毛利族權威人士對職業教育的看法。該小組從毛利族學習者利益角度出發,就改革如何有效提升毛利族人的學習成效、解決毛利族人就業問題、促進毛利地區經濟發展,向政府提供戰略性咨詢意見。同時,新西蘭通過增加專項經費投入或直接向學院撥款的方式,改進那些少數學習者參與度低的培訓項目,激勵更多毛利族學習者和太平洋島嶼族裔學習者脫產學習。如2021 年5 月,戴維斯(Davis)部長親臨霍普羅STEM學院(Pūhoro STEM),宣布增加297 萬紐幣的資金,以支持更多毛利族學習者參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學習[10]。

最后,UFS 運用戰略規劃的資助方式,控制資金合理流向國家職業教育優先發展項目,靈活應對區域勞動力市場的動態需求。2021 年,政府通過國家教育發展計劃(National Education Growth Plan,NEGP),創建可持續的職業教育網絡資金,為國家教育增長計劃保駕護航。該計劃著眼于未來的教育和社會發展,5年分批次投入資金,2022 年預計投入47.5 萬紐幣,2023 年294 萬 紐 幣,2024 年820 萬 紐 幣,2025 年1 817.5 萬紐幣,直至2026 年投入2 380 萬紐幣,預期五年的投資成本高達5 359 萬紐幣[11]。該計劃的資金將用于職業院校財產組合的持續性擴展,以滿足學校在線教育用戶數量急遽增長引起的現有壓力和動態預測下的需求。

(三)開啟學徒援助計劃

為支持數以萬計新西蘭民眾的就業與培訓,滿足企業對熟練技工的強烈需求,2020 年8 月,新西蘭政府開啟學徒援助計劃(Apprenticeship Support Programme)[12]。該計劃為學徒及其雇主提供519.8 億紐幣的資金支持,保留現有學徒數量,持續擴招新學徒,使其獲得工作所需的技能和培訓。該計劃主要包括四項核心舉措:一是學徒促進計劃(The Apprenticeship Boost Initiative,ABI),政府提供3.6 億紐幣支持雇主保留現有學徒并雇傭新學徒。二是工作援助計劃(Mana in Mahi-Strength in Work),新增3 030 萬紐幣支持現有計劃并增加受眾人數,以更優越的福利待遇支持高危人群(從事建設類事業的勞動者)進行長期工作。三是區域學徒計劃(The Regional Apprenticeships Initiative),投資40 萬紐幣協助流離失所的工人、毛利族人和太平洋族裔等失業群體重返職場。四是團隊培訓支持計劃(Group Training Scheme support),撥款19 萬紐幣支持現有的七個團體培訓計劃,協助參與企業繼續雇傭學徒和實習生,對于那些資金困難無法繼續支付學徒費用的雇主(尤其是小型建筑企業)進行重點關照。自2020 年8 月以來,政府支付了超過3.465 億紐幣來支持雇主、學徒,超過17 萬名雇主注冊了學徒援助計劃,超過4.3 萬名學徒受到學徒援助計劃資助。截至2022 年2 月,被資助學徒超過5.6 萬人,而2020 年同期為3.7 萬人,僅僅兩年內就增長了55%[13]。

新西蘭目前已經形成了政府監管、行業主導、職業院校協助、雇主參與的現代學徒制制度。學徒援助計劃是新西蘭現代學徒制重啟計劃的擴展和改進,屬于新西蘭學徒制的一部分。政府通過向雇主提供基礎廣泛的工資補貼以維持現有學徒的學習并繼續雇傭新的學徒,所有學徒無論年紀大小都將獲得同等的資金支持,要求學徒必須修滿120 個學分并且獲得新西蘭相應行業的四級資格證書,從而獲得國家學歷資格認證局(NZQA)審核認證的職業資格證書。參與學徒項目的三方(雇主、學徒、行業培訓機構)必須簽署正規合同并提交至國家學歷資格認證局(NZQA)審核備案,合同中明確規定三方的責任和義務,保護參與者的切身利益,保障培訓的質量。

首先,學徒援助計劃有助于減輕雇主負擔,調動企業的積極性。2020 年8 月5 日起雇主可以向政府申請補助,根據學徒援助計劃的規定,參與學徒制的雇主第一年可以獲得每月1 000 紐幣的政府支持,第二年每月將獲得500 紐幣,獲取補貼的最長期限為20 個月。學徒資金補助可降低學徒的收費標準,更好地提高教育質量,極大地提升雇主參與學徒制的積極性。但是,雇主獲得補貼資格的前提條件是學徒必須參與高等教育委員會(TEC)批準的學徒項目,并且完成不少于24 個月的培訓,培訓等級大多處于4 級,至少涵蓋120 個學分。這筆款項需在學徒評估結束之后,才能支付給評估合格的學徒雇主,可協助雇主向學徒支付最低工資或培訓工資。目前,該計劃預期投入317.484 萬紐幣,歷時五年。

其次,為了最大程度地支持新西蘭人參與學徒制,政府專項撥款3.2 億紐幣用于定向培訓和學徒基金(The Targeted Training and Apprenticeship Fund,TTAF),涵蓋了2020 年7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日學徒所接受的一切職業教育和培訓的費用,政府將直接支付給高等教育機構來免除學徒的教育花銷。TTAF 涵蓋了學徒制課程、由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的目標領域的3~7 級學位課程以及目標領域進行學徒制以外的行業培訓。行業領域涵蓋了農業、漁業、林業等第一產業,建筑行業、制造和機械工程與技術、電氣工程、信息技術以及老年護理、心理咨詢等在內的社區支持工作。此外,針對偏遠和高危(At-risk Students)的學生,政府建立了專門的寄宿津貼,2023年起寄宿津貼率提高到8%。這些津貼有助于建立包容性的教育體系,使需要的學生更容易負擔學習的成本。2021 年,約有930 名高危學生獲得了助學津貼,大約745 名偏遠地區的學生獲得了準入貧困生寄宿津貼。

最后,為了提升學徒就業率,新西蘭政府投資30億紐幣開展基督城建筑計劃。該計劃通過建造公共房屋、維護現有房屋、修建全新自行車道等基礎設施項目來創造大量的崗位需求,引領大批學徒進入真實的工作環境,協助新西蘭人就業,刺激當地經濟。通過不同的開發項目建設公共住房,幫助學徒及有住房需要的人減輕生活成本,也有利于大批學徒進行建筑行業的技能培訓。

(四)打響職業教育國際品牌

新西蘭緊跟全球國際教育市場,將教育視為助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重視教育產品的開發和宣傳,強化部門間協同服務能力,提供一定的經費支持來打造強勢的國際教育品牌。面對需求廣闊的全球技術工人市場和職業教育領域激烈的國際競爭,新西蘭政府將建立教育體系的國際相關性列為優先事項,以期實現 “2025 年國際教育價值提高到50 億紐幣”的目標。國際教育現已成為新西蘭第五大出口產業及第二大服務出口產業。2020 年,獲得新西蘭學習簽證的國際學生約6 萬人,僅國際教育的學費收入就達到9.63 億紐幣[14]。國際教育的好處不僅限于經濟貢獻,新西蘭的年輕學子有機會與世界各個國家的人一起生活和學習,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加強了新西蘭與世界的聯系,從而增強新一代新西蘭人成為全球公民的能力。

同時,這對新西蘭相關政府機構的服務能力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所有從事國際教育工作的政府機構間都需要保持良好的聯系,以實現政府國際教育領導聲明的目標。2015 年,新西蘭行政總裁國際教育委員會成立,并將為國際學生謀福祉列為政府優先事項之一。委員會通過與新西蘭學歷評估局、新西蘭教育推廣局、外交與貿易部等部門合作,研究新西蘭國際教育的完整性、供給質量及市場變化,以回應一些國際學生對國際教育市場變化帶來的風險的擔憂。此外,委員會還積極參與了國際教育質量監管體系、國際學生支持計劃等教育項目,把握全球國際教育市場的最新動態、新西蘭國際學生現狀和未來的市場變化趨勢,以便積極應對未來國際教育市場的風險和挑戰。2018 年,新西蘭發布的《國際教育戰略2018—2030》(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rategy 2018—2030)提出,“提供卓越的教育”“促進可持續增長”以及“培育世界公民”三大首要目標,力圖通過暢通國際學生的升學通道、提高國際學校的教育質量、制定量化的評估指標等措施,滿足國際學生對教育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提升國際學生的教育體驗和滿意度,吸引大批國際學生赴新西蘭學習,促進新西蘭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深化改革,國家逐步意識到發展職業教育對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出臺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優化職業教育供給結構,2025 年全面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到2035 年,職業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會基本建成,職業教育供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度匹配。因此,我們可以吸收、借鑒新西蘭2020 年職業教育改革在機構建設、資助方式、監管體系等方面的相關經驗,完善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滿足市場對高技術人才的需求,從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猜你喜歡
技能培訓教育
高級技能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培訓通知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勞動保護(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秣馬厲兵強技能
中國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豐收
畫唇技能輕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免费毛片|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护士|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亚洲日本www|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色综合成人| 日韩欧美91|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AV|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欧美色丁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2023| 九色免费视频|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91无码网站| www.亚洲国产|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国产jizzjizz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伊人激情综合网|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成人亚洲天堂|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欧美色香蕉|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欧美色伊人|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波多野结衣二区|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99热最新网址| 国产精品3p视频| 男人天堂伊人网|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www.91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免费a级毛片视频|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色国产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视频大全| 91美女视频在线|